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丹 《改革与战略》2012,28(5):84-8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如何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变得越加迫切,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从投资者异质性、企业生命周期、信息不对称、产权交易等视角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理论基础,探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定位,从培养机构投资者、培育融资主体、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分析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和影响投资者情绪的因素来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并且从中找到资本市场变化与投资者情绪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通过研究投资者情绪理论可以创造一个新的金融管理观念。尤其是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已经逐渐成为研究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所以本文将对国内外研究投资者情绪的理论进行整合并结合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给出未来发展方向,希望以后可以运用投资者情绪指标来研究和评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指引下,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积极力量.文章主要探讨和分析了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轨迹,进一步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规模和结构,最后分析了如何倡导价值投资以及规范机构投资者行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艺洁 《魅力中国》2010,(6):358-358,357
资金结构和投资者结构的调整是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本文回顾了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我国资本市场资金结构和投资者结构的变迁轨迹,梳理了我国资本市场各类机构投资主体的发展现状及评价,并通过分析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得出资本市场的资金结均守投资者结构具有机构化趋势和国际化趋势。基于以上研究,最终提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在资金供给政策上应该遵循基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冠群 《开放导报》2007,(4):101-104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思路,也是实践中的主要措施,有经济理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是理性投资者,具有抑制市场非理性交易的特征。本文从羊群行为研究入手,采取实证方法,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戴雅芳 《特区经济》2010,(7):120-121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积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仍是中国资本市场相当长时期内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内容。本文首先简要概述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然后分别从机构投资者和管理层出发,提出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洪锦 《产权导刊》2010,(6):43-45
发达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金融资产定价而展开。这对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资本市场来说,有其局限性。然与此同时,对于资本市场结构的多层次,金融学上存在一种基于金融市场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还有制度经济学上制度变迁理论,又给国内学者开展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理论依据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矛盾和系统风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根源于市场的结构矛盾特别是股票市场的结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股权割裂、博弈格局的变化和当前交易机制下的投资者结构的变动,前两者是诱发投资者信心崩溃和阻碍信心恢复的核心因素,而市场机制的完善是维持市场信心的外在保障。在可预见的期限内如果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系统风险,它最有可能从股票市场最先出现。危机从股票市场向其它市场的扩散过程中,以证券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结构调整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要预防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出现首先要解决股票市场的结构矛盾,首要的就是尽快采取行动,不能使问题越积越大,在完善市场制度建设的同时,着手解决股权割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了20多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主,缺乏大量机构投资;股票市场迅速扩张,股价上升幅度过大;债券发展减缓;基金市场规模小,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等,并阐述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同时提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对策建议:尽快实现国家股、法人股的逐步流通;放宽市场准入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规模首度超过GDP,成为全球第四大资本市场;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这一年,中国居民理财意识觉醒,投资者账户超过1亿户;这一年,机构投资者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者;这一年,新产品和新规则不断推出。在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还有什么可以期待,还有哪些事情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产生重大影响呢?  相似文献   

11.
彭杨 《特区经济》2012,(10):63-65
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一直受到政策制定者、监管者和投资者的关注。我国资本市场未来风险的变化将对A股市场、债券市场走势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其对金融政策的反应敏感程度更加值得研究。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1998~2011年的相关月度数据和债券市场2003~2011年的相关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从金融监管的视角对资本市场的风险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风险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短期波动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渐向长期的均衡状态趋近;金融监管的改变会显著影响资本市场的风险水平,并且其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并通常为2个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投资者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时代——信用交易时代。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信用交易制度,但是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尚未建立信用交易制度。文章讨论了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的主要模式,以及我国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我国证券市场信用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卫灵 《特区经济》2010,(1):213-215
投资者的利益和发行人的成本是企业债券发行的根本,信用增级则是节约发行人成本、增强投资者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操作还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中。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其获得有关发展和完善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郑伟 《改革与战略》2012,28(3):82-85
主流的金融计量理论是以价格的随机游走和收益的正态分布假设为基础的。而分形市场研究认为价格是分形,价格遵循有偏随机游走,并用分形分布描述收益的分布规律。在分形研究的框架下,作为主流有效市场假说的替代理论,分形市场假说用不同投资期水平下的投资者对信息的不同评估来解释价格行为的分形机制,也启发我们从动态的和相对的角度去思考股票市场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制度创新推动B股市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兵 《特区经济》2009,(9):92-94
B股市场问题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遗留问题,B股市场问题的解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B股市场问题根源于一系列制度缺陷与制度变迁,与A股市场并轨是解决B股问题的现实的最佳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就通过制度创新实现A、B股市场并轨进行了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6.
陈冠霭 《特区经济》2009,(10):108-109
资本市场是现代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会计信息作为投资者对融资方的最重要评判工具之一,直接影响着出资人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并做出投资决策。本文以普通股股票为例分析了会计信息偏差在权益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被市盈率这一放大器放大的过程,从而阐明健全会计信息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7.
There is a widespread view that China’s currency can be used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only after the liberalisation of China’s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opening of its capital account. Yet evidently the renminbi’s internationalisation is preceding these so-called preconditions.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tensions inherent in renminbi internationalisation starting at a transitional period in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For now, effective capital controls allow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to retain regulated deposit and lending rates, quantitative credit guidance and bond market rationing. Relaxation of the capital controls would put these policies at risk. Reserve requirements can be extended to bank inflows from the offshore market but only at a price.  相似文献   

18.
张艳 《特区经济》2007,226(11):114-115
我国资本市场上只有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公司类型、交易品种都很少,这远不能满足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借鉴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构建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应包括全国性一元化的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四部分。每个市场针对不同的投资者和资金需求者,安排不同的上市标准、运作模式和监管方式,这些子市场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完整统一的证券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