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土地制度改革力度的增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成为土地改革的最重要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必须进行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为核心的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城乡发展一体化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新型城镇化日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背景下,要求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无论怎么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都必须做好配套基础工作,这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国情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是由于农民的土地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我们必须在土地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上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包括明确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客体突破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瓶颈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形成“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阐释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村土地无法确权。明确指出在土地国家所有的基础上分配农民土地使用权,并赋予土地使用权以财产权能是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方向。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大效应是具有财产权能的农村土地与现代金融信贷系统相结合,将推动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用必须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征用实践中存在着征地范围宽、失地农民多、补偿标准低、安置办法单一、征地行为不规范等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土地管理制度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密切相关。必须加快征地改革,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农民的生命源泉.自夏以来,中国农田制度经历了多番发展变化,是经济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典范.当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如何在当代背景下借鉴历史寻求新的农村土地制度值得探讨.从中国古代田制思想更替入手,得出启示,再结合当代农村土地制度背景,挖掘问题,提出走出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困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的基础制度,新形势下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求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精神,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民参保范围日益扩大,参保人数快速增加,社会保障资金需求金额急增,财政负担加重。而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村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等公有资产的增值收益,本该属于村民的保障收益,却因为缺乏增值收益再分配管理,从而造成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资金严重短缺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土地等公有资产收益分配的科学管理,确保农民社保基金资金的有效筹集积累。  相似文献   

9.
最近,农业部人事劳动司举办了“农村土地制度专题研究班”,就“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民承包土地的权利及保护”、“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组织了四场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制度一直是农村发展改革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2008年10月12日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决定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方式,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于是全国各地更广泛的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其中重庆市率先建立农村土地交易所,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交易平台。但是实践表明农村土地交易所的运行及农村土地流转都存在若干理论和实践的难题有待于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由来已久,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一直受到热议,本文从其概念出发,针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法学界存在的两种声音,在考虑以上两种观点、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在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的前提下,提出了几条小建议,明确产权,完善市场经营主体,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农村土地防范风险机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完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公平正义,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农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农村土地公司化经营是规模经营基础上的新模式探索,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基石。土地公司化经营过程应以农民为市场主体,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地方政府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转向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和农民权益的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一些学者从目前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出发,提出农地私有化的改革主张。他们认为农地私有了,就可以保障农民的权利。农地私有真是一剂解决土地问题的良方吗?不然!  相似文献   

14.
盘点财经2015     
《山东企业管理》2016,(1):26-41
每经记者1月1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意味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制度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延续和发展,1984年1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打开这一政策口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逐渐兴起并合法化。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目的是农民自身的发展以及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农户是最主要的受益主体,这一政策对其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政府、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加强,农民作为其中的弱者,其利益往往受到损害,尽管国家意识到种种漏洞之后采取了多种补救措施,但农民权益损害现象仍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这一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十年,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实施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的回顾,旨在全面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进过程,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实际的土地制度,其经验主要有:土地制度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尤为如此;土地制度的变迁,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要使制度内的农民受益,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土地制度的一波三折,其核心在于界定土地的产权,而关键是公有还是私有的矛盾。政府在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担负重要的角色。新的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应当在充分考虑中国农村国情的基础上,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赋予了农民更加充分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其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旨在稳定土地长期的土地承包关系.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在探讨经济绩效与制度效率,而对于维系中国农民生命线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其效率如何呢?将进行制度效率、经济绩效和土地流转制度相关理论的梳理,以期找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由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日趋凸现.这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切。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阻碍了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有序进行,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因此,只有明晰农村土地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工作,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土地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永佃权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性质、权能加以比较分析,永佃权作为一种永久的权利,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在传统民间习惯中其交易、流转不受限制,由市场调节,具有灵活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农地制度实施改革,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这与历史上的永佃权有不谋而和之处,本文以永佃权为制度背景提出农村土地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