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文章针对高职大学生课堂迟到早退、进食、玩手机等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从心理因素、社会风气因素、学校管理状态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及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具体阐述了矫正高职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的课堂纪律十分松懈,这一现象不容忽视。本文对高职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常见的不良行为进行了总结,并尝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是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防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研究辅导员对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施学生面上引导和个体关注并行制度等八个方面分析了辅导员针对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干预措施,期望能对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防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课堂文明规范缺失现象是学校课堂教育中常见的现象,本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高职学生课堂失范现状入手,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失范行为产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和探讨解决高职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途径,为进一步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搞好课堂教学和进行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孙井恒  李特  唐申 《企业导报》2013,(9):211-212
大学生日常不良行为教育一直是教育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校扩招、90后的入校,大学生日常不良行为及归因出现了新的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环境均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在综述了大学生不良日常行为存量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对大学生日常不良行为发展变化、归因及教育、引导对策进行了论述,期望能为大学生日常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正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是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引导学生适应学院生活,学院管理方式,对学生学习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规范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职生活,丰富课外生活和正确面对新的生活环境等方面论述了学生管理工作对营造和谐校园、培养独立、自主、自强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是当今的热点话题,理财能力也逐渐成为个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生存能力。但是在一些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存在着消费缺乏理性、消费结构不合理、理财知识缺乏和理财方式单一等理财现状,这些都阻碍了学生理财能力的提高。为了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建议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相互推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要扎牢爱国主义之根,企业青年要铸牢爱国主义之魂。企业的未来离不开爱国青年的助力,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红色资源的滋养。因此,将山西红色资源融入高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文化建设和用人需求。在为企业培养爱国人才的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课堂上引导式教学欠缺、校园内学习氛围淡薄、大学生中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实现路径,即以走进学校课堂增强高职学生的爱国认知、以优化育人环境根植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提升教育主体巩固高职学生的爱国信仰,从而激励高职学生为企业进步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编制的大学生社会适应力量表对山东省三所民办高职院校的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生源地、独生子女、家庭收入和父亲文化程度四个影响因素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母亲文化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学生自身的性格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亲文化程度和学生自身的性格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有较大的影响:母亲文化程度在专科以上的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比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高中或中专的大学生社会适应力好,外向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比内向和内外向兼有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好。  相似文献   

10.
受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新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定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面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出现新情况,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探讨。文章结合作者在职业交通技术学院长期从事专职辅导员和教学工作的经验,分析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大学生群体思想的特点。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卓有成效的主题班会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途径的社会实践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就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积极探索,希望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明确现阶段尚未有对高职课堂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构建现代化课堂管理体系的研究,进而从高职教育发展之内在诉求、高职大学生自身发展之必然、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目标达成之必要三方面,分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从教学管理、环境管理、制度管理三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课堂管理改革体系。最后,阐述“三阶段、四层次、五领域”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管理转型跃迁策略,以尽己所能为高职院校课堂管理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或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一系列重要环节,“课前”主要是制定“思政课”教学计划,征求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意见和要求,以及了解学生思想表现情况和文化基础,然后进行全面备课;“课中”主要是指课堂理论讲授和组织讨论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深入研究了校企合作背景下民办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提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方法和策略。在校企合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民办高职大学生应对实际工作和职场挑战至关重要。高校应结合实践和理论,强调个性化辅导和多方合作教学,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终身学习和创新思维已成为民办高职大学生必备素质。学校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虚拟实验室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思政教育互动性和趣味性;结合多媒体、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使用案例分析和导师制度等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发展潜能。学校、企业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共建良好教育体系,提升民办高职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招生处于高校招生的末端,招录的学生从整体来看,文化基础薄弱,行为习惯较差,自控能力不强,缺乏理想信念。根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以及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有品位大学生培养的策略研究,在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文化艺术、素质评价、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策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陈群玉 《价值工程》2014,(28):258-259
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得到了高职院校广大师生的重视。而学生社团是学生为满足个人兴趣、爱好、专业技能增长需求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第二课堂的有机组成,是校外文化的重要载体。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更加明确、连续性更强、效果更为突出、有专业知识支撑和影响面广等优势,这种优势为这种模式的有效实践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桓美丽 《中外企业家》2012,(9X):107-108
高职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高职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支生力军,以什么样的职业品质顺利完成由"大学生"到合格"社会人"的过渡,笔者根据高职学生特征以及高职学生中的种种现象,提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品质,以期待高职学生顺利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为积极应对高校严峻的就业压力,拓展大学生就业途径,从国家到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素质培养。随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大学生创业的意识、创业心理素质、创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践环境等因素制约,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教育需要改善。要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工作,具体措施包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业课程体系、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强化学生创业实践等。  相似文献   

19.
大学是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涵盖了大学生的技能、思想、品德、观念、情感等多方面。特别是目前一些高职类院校,来自于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压力、干扰等,都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所以,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的职业观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帮助大学生端正职业观、成功就业,除了需要学生主体对正确职业观的认识,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课堂教育、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提升,以促成他们"奉献自己、服务社会"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