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剪刀差“概念源于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的超额税,是对不合理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概括,其实质是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地价“剪刀差“这一现象开始在我国土地市场领域中出现,而且这种差异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石家庄市作为第二批基准地价更新与平衡的国家级试点,在详细调查城市土地价格形成环境和土地价格样点市场交易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系统为辅助手段,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完成了134.9平方公里范围内(不含铁路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土地定级调整、基准地价更新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的研究工作。多种软件结合完成土地综合定级和分类定级按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01)的要求,采用全域覆盖法完成了城市土地的综合定级和商业、住宅、工业分类定级。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为:从地价影响因素入手,在多因素评价的基…  相似文献   

3.
地价是近来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中在对城市地价空间结构进行理论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太原市城市地价空间结构问题,指出基于成交价的地价空间分布和基于2004年太原市基准地价的空间结构不符,并讨论了成因与地价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具有单中心城市牦最的北京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单中心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假设,构建土地价格的Hedonic模型,利用北京2005—2013年住宅和办公用地微观交易价格数据进行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的区位属性、物理属性和邻里属性对其价格有显著决定作用,且该决定作用随土地市场的成熟而逐渐增强;(2)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价格与该区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负相关,而随时间推移,两类土地价格从城市中心向外的降低速度逐渐变快。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具有单中心城市特点的北京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单中心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假设,构建土地价格的Hedonic模型,利用北京2005-2013年住宅和办公用地微观交易价格数据进行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的区位属性、物理属性和邻里属性对其价格有显著决定作用,且该决定作用随土地市场的成熟而逐渐增强;(2)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价格与该区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负相关,而随时间推移,两类土地价格从城市中心向外的降低速度逐渐变快。  相似文献   

6.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是企业科技水平的竞争,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其对企业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在现代市场条件下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此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现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着重论述了如何以科学技术为重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着力发展房地产业是其必然的选择。一些经济特区(如浦东、珠海、厦门)和沿海开放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明确提出,把发展房地产业作为“十五”期间的重点产业、主导产业乃至支柱产业。在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和经验的今天,我们认为不宜再走规模性扩张之路,而必须在质量发展方面做出探索,大力发展现代化居住和国际型社区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选择。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2003—2010年是浦东新区全面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重要时期。现代化住宅是浦东新区居住功能开发最直…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基准地价需要深化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公布的基准地价大多以城市土地定级为基础,按照工业、住宅和商业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确定区域平均地价。以城市土地定级为基础确定的基准地价,不仅具有科学的价格内涵,也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方便非地价评估专业人士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聚集的中心。本文论述了我国地级城市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环境所产生破坏的状况,分析了工业化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即将科学发展观理念贯穿于方针政策和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政策制度执行的刚性化,保证资金投入并加大治理力度,还要善于学习先进经验。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高新科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和谐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后工业化城市与制造业——以旧金山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旧金山这一典型的后工业化城市,从历史的角度,解析了在城市从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制造业所经历的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变化,归纳了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五个主要特征。指出在经历结构现代化和外迁之后,制造业虽在后工业化阶段仍具有较重要地位,但已不再能够体现城市的主要功能,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其未来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张卫枚  方勤敏  刘婷 《城市问题》2015,(3):62-66,104
工业生态效率是衡量城市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立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湖南省13个地级市2008-2012年期间的工业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湖南省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平均效率值只有0.758;区域间的差距较大,湘东、湘北地区的工业生态效率较好,湘西、湘南地区较差;工业用水的过多消耗,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的超量排放成为制约湖南省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6):13-14
人居环境科学是吴良镛先生提出的重要思想。作者通过学习该理论的相关著作后,以人居环境科学思想为指导对百步亭社区进行分析,并从中探索出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的思路和方法,打造出一个有地方特色的适宜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异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产业结构主导人口结构的特征,远郊区呈现人口结构主导产业结构的特征,近郊区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住房的可得性。当一个区域住房可得性较高,则容易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区,并形成外来人口主导产业发展的特征。因此,住房政策、居住管理可以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起到调控大城市人口流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眼于研究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资源长期稀缺性这对矛盾之间寻求一个最优的平衡点,同时也试图解决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工业地产的需求,与岛国新加坡有限的土地供应之间的矛盾。在严格的土地规划管理框架之下,追求土地资源利用的最优解,其实是为城市创造新的房地产价值提供了发展空间。而这一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城市工业地产的价值发现。这一过程能够很好的反映——尽管不是完全反映,一套有效的价格机制是如何促进城市土地在工业地产开发中的优化利用的。文章建立了一套多元回归模型,用来反映工业地产价值与价格决定因素以及政策规划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将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基于工业地产价值的空间聚类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周丽霞  李俊 《价值工程》2010,29(30):53-53
对居住小区规划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复合型居住街区规划,结合台州实例论述复合型居住街区特征,进行了居住街区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环境复合体的研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非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其中胡同街区的居住条件较差,对此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有所成效,但难以解决居住问题。以2017年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选取北京市东城区青龙炮局胡同为例,通过调研基础建筑和人本数据,叠加专项行动揭示的违建数据,综合描述居住空间形态并分析街区、院落、家庭和居住空间形态的关系框架。从人本角度,探讨治理和提升非保护性胡同居住问题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一支新兴力量。然而目前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急需认真研究破解之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应从民营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加强民营企业自身建设,建立企业良好信誉等级;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完善民营企业融资体系,多方面、多渠道为民营企业发展破解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配合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很多地区都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普遍的非自然性产业演替过程,这个过程中又伴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和城市面积的急剧扩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一些大城市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口空间失配问题.论文通过对北京市不同区域内3个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在考察了各个社区内部居民通勤方式和工作可通达度之后得出关于北京市空间失配情况的结论,建议规划部门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新出现的空间失配现象给予足够重视,调整按照旧有城市发展进程设定的规划或开发选址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元,初始的意思;老,老资格的老。高傲的创业元老为企业出了一道难题,解决好了,企业短痛、微痛;解决不好,就会面临突变,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国家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是人口和国家财富的集中地,国家对外开放也是通过一批城市作为窗口来实现的。因而,在国家防灾减灾工作中,将城市作为中心和重点,不断增强城市防御灾害和减轻灾害的能力,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