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讯     
《新财经》2013,(1):10-11
发改委:电煤由供需双方自主定价 发改委近日发出《关于解除发电用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根据当前发电用煤供需形势和价格变化情况,决定解除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电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从2013年1月1日起,取消对合同电煤价格涨幅和市场交易电煤最高限价的有关规定,电煤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定价。这是我国电煤价格朝市场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5,(15):38-38
煤炭、电力供应偏紧 煤炭行业:下半年,冶金、建材等重点耗煤行业生产增势减缓,而大量电力新机组投产,电煤需求增加,煤炭供求形势总体依然偏紧,但程度较近两年趋缓。受部分地区铁路运输制约,迎峰度夏期间电煤供应将持续紧张,华中、中南等部分地区供求矛盾将比较突出。预计全年煤炭产量21亿吨左右。  相似文献   

3.
目前西部地区煤炭生产及运输中断,电煤供应持续紧张。据国家电监会昨天披露的数据,京津唐等地电煤库存已低于警戒线。数据显示,我国大型发电厂电煤库存较上月再降10.7%,截至5月18目,全国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电厂的煤炭库存已降至4171万吨。从地区分布来看,煤炭库存低于警戒线(7天)的地区有:京津唐(6.9天)、蒙东(6.4天)、河北(55天)、湖南(5天)、安徽(2.8天)。四川省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电厂的电煤库存1069万吨,约可用9天。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份,我国南方地区遇到罕见的大雪,冰天雪地的寒冷气候使生产和生活用煤猛增,而此时正值煤矿设备安全检修期,煤炭有效生产能力不足,电煤供应捉襟见肘,使本来供求基本平衡的煤炭市场在短期内出现供应缺口。由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公路、铁路交通受阻,水运煤炭转运能力下降,电煤供应骤然紧张。  相似文献   

5.
数据     
《西部论丛》2005,(9):9-9
贵州省“十五”和“十一五”计划开工建设的第一、第二批“西电东送”火电项目共10个,配套电煤矿区共7个,配套骨干煤矿项目25个,年建设规模5370万吨。电煤基地建设加快,设计年产300万吨的中岭煤矿已达产。引资新建100万吨级的电煤基地,盘江和水城公司的现有生产矿井进行万吨级提升改造。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确定建立市场化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在放开煤价的基础上,对电价实行竞价上网,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过渡期间,将按照“市场导向、机制协调、价格联动、综合调控”的思路,建立灵活的、能够及时反映煤价变化的电价调整机制。据了解.2005年电煤定价原则是:凡供需双方已签订合同的,按合同确定的价格执行。并优先考虑衔接运力;尚未签订合同的电煤,以2004年9月底实际结算的含税车板价为基础.在8%的幅度内,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对于东北、内蒙古东部地区去年10月份已协商确定的合同中.电煤价格高于2004年9月底实际结算价8%的情况,以协商定的价格为准。新投产发电机组的电煤价格,以2004年9月底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的加权平均价格为基准,调整幅度同样为8%。  相似文献   

7.
进入2月份以来,全国大多数地区拉闸限电的次数越来越频,这其中有全社会生产、生活用电增加的原因,但主要是电煤供应不足、电厂闹"粮荒"的原因;而背后的真正原因是,煤矿与电厂之间为电煤的价格干仗——煤矿拒绝为"电力改革"买单。春节前结束的2003年长沙全国电煤订货会上,煤电两家就电煤供应的价格谈判再陷僵局,会议期间竟没能签下一份供货合同。发电企业转而以"稳定电力供应"为理由向政府"施压",可国家计委公开表示,不会出面协调煤价问题。尽管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搞了好多年,可统配煤与统配电一直走计划生产的老路,政府不但宏观控制产量,也控制煤与电的价格。上一轮煤电干仗的冲击波让政府在两年前放弃了对电煤生产与价格控制,但政府至今仍控制着  相似文献   

8.
黄毅 《港口经济》2008,(6):45-46
今年1月,我国南方一场近五十年罕见的连续强降雪天气,给全国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影响,电煤库存告急。1月29日全国有17个省级电网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电煤库存只有正常水平的50%。全国电煤库存告急中低于3天发电用煤量的电厂有80家,容量达8000万千瓦,相当于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0%。以致国家多部门出台应急措施,力保电煤运输安全。由此可见,电煤供应链安全问题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安全运行、人民生活能否稳定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煤双方的停战协议 2013年,中国"煤电联动"处女航扬帆启程. 中国的电煤之战缔结停战协议之日是2012年12月25日. 那一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该文明确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自主协商确定价格.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从总体上说,它标志着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能源计划供应体系的结束和市场经济时代的开元.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能源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巨大影响.因为,电煤占据了中国的煤炭市场超过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而火力发电又占据了中国电力市场80%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0.
黄杰  未名 《东北之窗》2010,(3):27-28
2009年冬天,国家发改委决定中止延续了十多年的电煤订货会制度,把积怨颇深的煤炭与电力行业的价格争端交还给市场解决。过去数年来,围绕供应数量与市场价格而展开的电煤战争一直在持续;即便今天发改委不再直接政策性参与指导价格,这一场价格争端还在继续。“政府希望更多的电企和煤企之间能够形成相互控股参股局面,借助资本力量实现煤电一体化,进而有效缓解长期以来形成的价格争端。”一家大型煤炭企业运销部门负责人2009年12月25日参加了国家能源局小范围召开的座谈会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11.
《山东建设》2006,(4):21-22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日前表示,如果电煤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国家还是要采取一定的监管和控制措施。国家发改委官员的说法是,放开的前提是电煤价格保持罐本稳定。朱宏任的此番表示是对1月1日全国煤炭产运需钎接会后各种关于电煤价格纷争的明确态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在此次订货会上宣布“计划煤”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2.
蓝量4亿欧元收购安迪苏,证监会确定2006年监管策略,施正荣:中国新首富身价186亿,东京三菱银行欲参股中资银行,汇源果汁拟第三季度赴港IPO,电煤价格谈判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13.
电煤价格不是低了,而是偏高。要求电煤百分之百的按市场价采购,是不合理的。取消电煤指导价后,最好的调控手段是实施电煤减税并辅以建立燃料价格调节基金。  相似文献   

14.
以市场化为敬向的改革路径总在人们的祈盼中向的延伸着,自2013年元旦歼始管理层取消对合同电煤价格涨幅和市场交易电煤最高限价的规定,实施近20年之久的电煤价格“双轨制”随后走向终结,同时更具“纠偏”意义的煤电联动机制即将启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门由此洞然打开。  相似文献   

15.
新年第一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在“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表示,今年将在保持电煤价格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取消发改委2004年底出台的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在政府监控条件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电煤价格。我们对此完善资源价格体系的步骤之一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6.
《天津经济》2009,(10):77-78
2009年的电煤合同在政府没有干预的情况下逐步落实,而政府部门对电煤合同的态度也越来越倾向于放开。不过,2009年国内铁路运输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一直比较宽松,没有形成对电煤的巨大制约,但这并不能表示在经济复苏后,煤电矛盾还能绕开运力这道“坎儿”。业内人士表示,今后政府的调控手段可能更倾向于运力调节。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第二季度以后,煤炭需求增速放缓,煤炭生产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煤炭库存继续增加供需紧张形势将有所缓解。受此影响,煤价将高位运行,继续上涨空间不大,商品煤价格趋于平稳,电煤价格将有上涨潜力。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2年后半年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于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铜冶炼等一些高耗能、高消耗的原材料产业投资过于迅猛、规模持续扩张、产量连年巨升,以致在加剧了电煤油运紧张程度、影响了宏观经济整体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自身产大于销、供大于求,进而导致部门行业的产品价格下跌、经济效益滑坡、生产经营困难等突出问题。以钢铁业为例,着眼于高耗能、高消耗产业的理性发展:本文就其产能过剩情况、未来发展方略作一简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黄毅日前表示,即使煤炭再紧张,也不能靠非法的小煤矿来保证供应。 黄毅指出,各级政府没有通过让这些小煤矿恢复生产来保证煤炭的供应,而是通过动员国有大矿,如何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多生产一些电煤来保证供应。  相似文献   

20.
在最近三年出现的全国性能源保障危机及电力紧缺状况中,浙江的电煤供应安全得到了稳定保障,在全国各省是个例外;然而这并不等于浙江电煤油运供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已经形成,恰恰相反,浙江的电煤油运安全保障亟需引起进一步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