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坛综述:党中央在十七大提出关于未来发展的伟大构想,为中小企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针对中关村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由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构建新金融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007海淀论坛于2007年12月19日召开。从1998年到2008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走过了20年,在中关村这片土地上的众多企业经历了将近20年的艰苦奋斗,正是这些企业托起了中关村的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受到资金瓶颈的困扰。近年来,海淀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琦 《中关村》2004,(10):40-41
目前,中关村面临巨大的发展瓶颈。这种瓶颈表现为企业众多,但资源与市场空间相对有限,致使许多企业发展不大,成为“小老头”。企业面临的最大瓶颈表现为资金。因为中关村的企业大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成立的。而中国金融贷款所考核的主要是不动产等有形的可评估的资产,这种背景下,风险投资机构也用传统的目光衡量各个项目。这就造成如下结果——即便在改革的前沿中关村,硅谷式的投融资环境还是一种奢望。没有资金,企业无法搞研发,无法开拓市场。于是,所谓的“小老头”企业出现了,也就是未老先衰。中小企业的…  相似文献   

3.
杨祖茹 《中关村》2008,(5):24-29
中关村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每个企业在其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注进新鲜的血液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中关村的20年也就是创新的20年,在这个大舞台上,很多企业因为走在前列而发展为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的企业,有的因为停滞不前倒闭。在这个风云变化的竞争中,如何吸取别人的创新经验为我所用,事关重大。这些年,创新体系建设在整个国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海淀园创新历程”研讨会着重从“创新历程”开始,力图系统地总结这20年中关村的发展历程,同时科学地谋划未来,使中关村海淀园进一步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期以来,有些媒体陆续有一些关于中关村发展出现“重重危机”的报导和议论,使许多人对中关村的发展疑虑重重。但就我们对事实的了解,仅做简要分析,便足以破解这些所谓的“中关村迷雾”。关于“技术创新的‘离心’”问题批评意见认为:中关村正在远离技术中心。我们认为,如果拿中关村的企业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大公司比、与美国硅谷的企业相比,说中关村“远离技术中心”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拿中关村的现在与初创的80年代中后期比,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这种批评就没有事实根据了。自1988年以来,中关村的企业先后获得过8个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有5…  相似文献   

5.
L软件公司是一家没有任何背景的典型的草根型民营软件企业。从注册资金二十万、员工人数不足10人、挤在中关村海龙大厦一间毛胚房里办公,到如今资产过亿、拥有全国7个分公司、员工人数过500、与IBM同楼办公。仅仅不足6年时间,即成长为业内数一数二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先后承担着多项863计划课题及国家重大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它的高速发展,也许不能代表所有中小企业创业阶段趟过的河流、险滩,但其高速发展背后所暴露出的问题,却是几乎所有90年代末起家的草根型软件企业的通病。剖析L软件公司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搞清楚中小软件企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关键点,以及如何可以“活”的更长久。  相似文献   

6.
“我们将抓住中小企业发展最关键的融资难问题,利用信用联盟这一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绿色通道。企业加入信用联盟后,即可享受政府资助、银行贷款担保、获得创新基金等多项优惠。”4月11日,面对400多户闻讯而来的中小企业代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任冉齐宣布了中关村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中关村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一直处于资金极度饥渴的围城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哥德巴赫猜想”。7月12日,一项将金融体系与信用体系有机结合的“瞪羚计划”在中关村正式实施,着力于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莎 《中关村》2008,(8):52-53
“中关村赢街”:“街”意味着聚集和影响力,“赢街”聚集了最有发展潜力和资本意识的企业,“中关村赢街”是一种创新的投融资和商务促进形式,把产品市场中的“广交会”形式引入资本领域。独特的“中关村赢街”紧紧围绕中关村,聚集资本界多种资源、提升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帮助企业结交商业和资本伙伴,科学融资、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9.
程桔华 《中关村》2008,(1):30-37
论坛综述: 党中央在十七大提出关于未来发展的伟大构想,为中小企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针对中关村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由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构建新金融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007海淀论坛于2007年12月19日召开。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2009,(6):14-14
时下的民营中小企业仍然存在很大困难。经济学家成思危认为,“当前银行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指出,“由于政治风险、商业风险、交易成本风险,银行对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确实不够积极,这是客观的原因。”他以成本风险为例,“银行和大企业签合同,一个亿的合同一次签完;如果和小企业签,500万的一次合同要签20次;而且贷款要跟踪企业情况,大企业跟踪一个就可以,而小企业要跟踪20多个,成本变得非常高。”日前读到中关村海淀科技园的一则消息:  相似文献   

11.
这里记下的是一些中国的创新者的足迹,他们都属于中关村,属于这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新的中心,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中关村二十多年的发展正是和这些人的努力分不开的,虽然历史有自己的命运,但如果历史里没有“人”的光彩,就会黯淡许多。正是这些人丰富了也充实了中关村,而中关村和这些人物一道,成了中国发展的最灿烂、最迷人的景观。这是中华民族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人民历史选择的一部分;这些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家的奋斗历史正是本刊主笔/张颐武中国改革开放“大历史”不可或缺的篇章,也是中国新道路的历…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2004,(3):72-72
日前,中关村唯一的国家级商务建筑——中国电子大厦在中关村广场所有项目中最早进入了内装阶段。中关村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基地,国内外电子、IT和相关企业均把中关村视为开拓、占领中国电子信息市场的核心阵地。不过遗憾的是,在这样一个行业特色鲜明、品牌企业汇聚的世界级商圈里,一直没有一个像CBD“国贸”那样的领袖型核心建筑。因此,北京市在“十五”规划中,将中关村广场规划作为“科技兴市”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一决策使中关村从此有了“心脏”。  相似文献   

13.
赵弘 《中关村》2005,(9):66-67
首都经济活力的源泉中关村在成为“首都经济”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同时,也担负着面向全国辐射和输送技术、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任务。中关村是北京的中关村,是全国的中关村,更是面向世界的中关村。中关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处的独特区位、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使其拥有不同于其它区域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一大批技术创新主体。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关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马文良 《中关村》2013,(9):40-41
"船小好调头,等发展成大公司后再调整,那损失和影响就不可估量了。"贝尧对此感触颇深:"爱思考的企业成长快,我想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新三板"再度迎来大扩容。6月25日,来自中关村、武汉东湖、天津滨海的10家公司发布公开转让说明书,宣布将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昌平园、海淀区、东城区、上海市浦东新区的15家公司也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  相似文献   

15.
刘红果 《中关村》2008,(12):47-47
白云硬蘧,寒冬暖阳。11月19日,《中关村》杂志社和北京京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关村企业家沙龙—“BMW中关村企业家沙龙”特邀经济名家立那与中关村企业家们共同探讨当今经济形势,为中小企业认识危机、分析危机提供了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李政 《中关村》2005,(3):68-69
文化前言其实,许多事情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品,于是才有味道,才能了解所谓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胡锦涛就任总书记之始,到各地视察工作。他的第一站是西柏坡,第二站就是中关村。2003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一行来到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对一些留学生企业进行了视察。那么,为什么第二站就选择了中关村?联系到中央后来的人才战略以及对于文化的重视,我们便十分自然地得出结论——这绝对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举措。中关村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这里的大学和大院大所的人才与研发力量,在于这些力量所催生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商业,在于这些产业、商业的运营…  相似文献   

17.
9月6日,中关村迎来了自己一年一度的“狂欢节”。“科技创新与发展”是今年中关村电脑节的主题。“创新与发展比生意更重要”,北京软件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从2001年开始,我们就把电脑节的翻译从 computer festival 变成了 IT festival”。今天看来中关村需要的不仅仅是 IT,还需要国际资本和先进管理模式支持的,最终促进本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魏开锋 《中关村》2010,(7):68-71
中关村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首善之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全国最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国家高新技术区。但是,从全球的视野看,中关村还缺少世界级的大企业,许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障碍;重大核心技术缺乏。技术整合能力较弱;国际化水平较低,多数企业不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中关村持续发展面临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6,(9)
北京海淀“红色中关村”助力“硅谷”发展“建支持平台、强基层党建、促创新发展”。绝大多数企业属于新经济组织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近年来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大力实施“红色中关村”战略,创新基层党建的新内容、新形式,促进了企业发展。针对园区党员素质高、分布广的特点,园联合党委把“原则性、灵活性、多样性”相结合,创新管理服务。他们采取了20强、50优企业党组织联系定期走访制度使隶属关系不同的党组织可以互相借鉴;由软件企业党员骨干成立“红色中关村”小组,推出“红色中关村”党建网站等,通过互联网开展党组织活动;采取网络…  相似文献   

20.
解惑中关村     
第六届中关村电脑节结束了,为中关村的未来之旅做了一个标记。而且这届电脑节首次启动“中关村论坛”作为探讨中关村发展的一种形式。电脑节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关村,电脑节的式微能否折射中关村发展的一些困惑?——而这些困惑也确实一直在困扰着中关村。中关村将走向哪里?它还像当年一样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