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影 《北方经济》2007,(1):130-132
有效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政府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政府有效性不仅在于能不断提高政府能力,更好的履行政府职能,更在于能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优越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最低目标则是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换言之,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必须在教育、农业、人口控制和政府改革方面都取得进展,使社会具有更大限度的平等。而基本需要战略正是要改变单纯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发展的标准,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为政府的首要责任,以求更好的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有效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政府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政府有效性不仅在于能不断提高政府能力,更好的履行政府职能,更在于能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优越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最低目标则是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换言之,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必须在教育、农业、人口控制和政府改革方面都取得进展,使社会具有更大限度的平等.而基本需要战略正是要改变单纯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发展的标准,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为政府的首要责任,以求更好的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经济》2007,(4):42-43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我市而言,优化教育结构,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仍面临不少问题,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努力。下面以土左旗为例,就如何破解困惑农村教育的问题,围绕促进全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这一重要课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现阶段,由于目前我国教育制度的体制性缺陷,导致了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改革和完善原有的教育体制框架,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才能保证教育机会公平在我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杭州研究》2005,(3):29-32
构建和谐社会应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起点,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教育公平包括两个方面,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权利平等的理念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人权;而教育公平的核心则是“教育机会均等”,即入学机会均等,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它更多是一种起点的公平。  相似文献   

6.
贾英 《理论观察》2008,(2):91-93
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着教育机会不公平、教育过程不公平和教育质量不公平等现象,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政策歧视、贫富差距、教育腐败等原因造成的,要通过制定政策、建立制度等措施来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人生最初的、最基础的享有公平的前提。人不可能选择出生,也没有权利和能力去选择人生最初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全靠以后的公平环境和制度去获取相对公平的发展,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创造这一最初的公平环境--义务教育。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最初的人伦、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在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2012,(30):62-6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发展不仅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和关键,更是广大群众长期的热切期盼和各级政府肩负的重要任务。《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达县和义务教育示范县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15年经济社会中等发达县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20年全省所有县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从四川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义务教育现状分析,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信鼠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教育售鼠化从边缘到中心、从辅助到引领、从封闭到开放的彻底转变,为义务教育实现优化发展和均衡发展的有效捷径。  相似文献   

9.
张双耀 《中国西部》2012,(30):114-115
据北京晚报报道:从2011年5月以后,北京大学将在全校范围推广实施对重点学生进行学业会商的制度,会商的重点学生其中就包括思想偏激类学生。对思想偏激学生进行会商制度的出台,引起不少北大学生的争议。我们先且不说偏激是怎么界定的?由谁来界定,老师还是学生?也不说什么是思想偏激?是对北大的教育方式方法提出不同意见还是其他?我们知道,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倡导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曾经是北大的思想旗帜,真不敢想会商思想偏激的学生还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吗?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顶层设计声音,它需要我们科学地审视教育的现状,把握准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各自的本质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理顺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客观规律,号准“发展与扶薄”的脉,让教育惠及千家万户,造福于民族。为此,科学有序地实施教师轮岗,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均衡,以此逐步扭转教育资源一边倒的现象,让教育均衡、教育公平逐步成为可能,并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中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从需要到平衡:大学生犯罪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问题是引发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同的心理问题背后却又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关注其需要,分析其需要,引导其需要,是回复大学生心理平衡、预防犯罪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理性地揭示了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提出了构建和谐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对通过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来建设社会和谐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永谊 《发展》2007,(12):10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质量是以升学率来衡量的。这种评价强化了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性,强化了“应试教育”生存的社会价值,掩盖了教育的诸多弊端,扭曲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造成“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种假象。为了适应这一“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在不断地督导强化,学校则疲于奔命,不惜代价地追求升学率,对教师的评价也仅局限于学生的分数,致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题目越做越多,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理性地揭示了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提出了构建和谐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对通过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来建设社会和谐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军 《魅力中国》2013,(5):294-294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文明病,也诱发产生了。同时,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这些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已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与正常的生活构成潜在危害。为此,时代赋予体育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体育教育价值观,从更加丰富的层面看待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理应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同“学会生存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全新体育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发展。经济要发展,社会也要发展。就发展而言,世界上有不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两种模式。不均衡发展有利于提高效率,均衡发展有利于社会公平。面对当今实际,我们的战略需要由“不均衡”向“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区建设》2006,(8):27-28
四川省老促会就全省老区义务教育问题做的专题调研,引起了省政府的重视。省长张中伟批示:“治穷先治愚。应把革命老区的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重点来抓”,指示省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落实解决。  相似文献   

18.
鞠勤 《中国西部》2013,(27):116-117
在教育的长河里浸润已有好多个年头了,回顾我的教育人生,我有过失望,有过怀念,有过感谢.经过这许多年的教育之路,面对现代教育改革中风生水起的万象,我觉得,需要静静思考教育的现状. 近日我参加了一个较大范围内的观摩学习,每到一处,耳目便被那歌舞升平的教学活动所充塞.说是观摩学习,其实是一些讲解和热闹的活动,丝毫没有一点教学的实况.  相似文献   

19.
马继杰 《发展》2007,(5):150-151
甘肃省民勤县是一个三面环沙、干旱缺水的农业县,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围腹地,是"沙井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历来有重教尚学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从实际出发,积极调整学校布局,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乃至全省名列前茅,通过高考输出人才成为全县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一项有效途径.同时,教育事业也成为全县人民最为满意、全社会共同崇尚的一项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20.
张民 《辽宁经济》2006,(4):19-19
交通环境是城市发展水平、文明程度的一个缩影,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要素。只有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才可以满足交通出行者的出行需求,才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转效率,才可以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