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上期的“劳动关系专题”中,我们介绍了关于试用期、变更劳动合同以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等问题,本期我们继续介绍有关劳动合同管理的其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谈论中提到某某被老板“炒鱿鱼”了,或者是有人说:我们公司老板太不够意思,我把老板给“炒”了。职场里人们常讲的“炒鱿鱼”,即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订立以后,在还没有全部履行之前,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合同只有在生效以后,才存在解除的问题,无效合同不发生合同解除。劳动合同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解除主要有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关系即自行终止,也就是说,一旦解除了劳动…  相似文献   

3.
来言去语     
解除劳动合同与终止劳动合同意义不同编辑同志:我们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经常会碰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于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纷争。请问这两者有何区别?李学松李学松同志:解除劳动合同与终止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如下:一、法律概念不同(一)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二)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完全履行,劳动合同关系自然失效,且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未提出继续保持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二、形成的法律依据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特别受社会关注的一部法律,尤其是其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更是社会各界争议的焦点。虽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仍然非常低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推行始终处于低效率运作状态,这对于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影响非常之大。本文通过介绍《劳动合同法》颁布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实施状况并分析其成因,提出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若干举措,以期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真正成为我国劳动合同关系的主流,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单位有一女工在怀孕8个月的时候,她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公司认为怀孕虽然是事实,但毕竟劳动合同期限已满,是可以和她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于是便给她发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要她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手续。她坚决不同意,认为即使劳动合同期满,但在她孕期之内,公司是不能和她终止劳动合同的。于是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了我们。我们不知劳动保障部门将怎么处理这件事?她能告得赢我们吗?某运输公司劳资部  相似文献   

6.
来言去语     
实行劳务派遣应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编辑同志:我们是某石油分公司的加油工,在该公司工作近5年,虽签订劳动合同,但未办理社会保险。现劳动保障部门要求石油分公司为我们办理社会保险,石油分公司决定对非正式职工实行劳务派遣制度,要求我们与某劳务协作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与石油分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不再发生任何关系。并称这只涉及到身份的转换和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变更,并没有失去石油分公司原先的工作,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请问石油分公司这种做法对吗?如果我们与劳务协作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能否向石油分公司要求经济补偿?王静王静同志:劳务派…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关系到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它也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当掌握一定的劳动合同知识。文章主要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介绍一些劳动合同签订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杨洋 《中外企业家》2013,(9Z):118-119
煤矿企业具有用工量大、劳资纠纷易发的特点,所以劳动合同关系管理存在很大难度。笔者将从煤炭行业的特点出发,认真探讨煤炭企业内部劳动合同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煤炭企业抓好劳动合同关系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关系到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它也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当掌握一定的劳动合同知识.文章主要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介绍一些劳动合同签订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合同双方或单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等三种情况。在过去的劳动纠纷案件中,员工不顾单位的利益不辞而别,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比比皆是,导致了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恶化。然而,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里,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占50%以上。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也做出了新的规定,加大了用人单位的退工成本。那么用人单位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如何未雨绸缪,合法有效地解除劳动合同,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问题呢?本期我们邀请了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毕振洲律师给大家就如何应对劳动合同解除所引发的争议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因为忽略有关细节,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从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本文就实践中劳动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易忽略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引起重视,从而保证劳动合同规范、有效地签订。  相似文献   

12.
毕振洲 《人力资源》2007,(12X):70-71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合同双方或单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等三种情况。在过去的劳动纠纷案件中,员工不顾单位的利益不辞而别,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比比皆是,导致了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恶化。然而,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里,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占50%以上。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也做出了新的规定,加大了用人单位的退工成本。那么用人单位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如何未雨绸缪,合法有效地解除劳动合同,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问题呢? 本期我们邀请了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毕振洲律师给大家就如何应对劳动合同解除所引发的争议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一、如何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近些年来一些用人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一、如何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近些年来一些用人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了前提.一些用人单位表示,既然劳动关系的建立以订立劳动合同为标志,那么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也就不需要承担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导致近些年来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成为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合同期满终止,而且很难解除,因此,是铁饭碗:也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仅可以稳定劳动关系,而且也可以解除,  相似文献   

16.
李森  张丽 《民营科技》2010,(11):124-124,30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订劳动合同给劳动者实现劳动权带来保障,能减少和防止劳动争议,现对劳动合同中的几个法律问题作出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实问实答     
编辑同志: 我单位有部分职工劳动合同期满后,因双方没有按时续签劳动合同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当单位通知其续签劳动合同时(只延续合同时间,不改变其它条款),职工本人明确表示不愿续签。在要求职工办理手续时,职工提出要求单位给予经济补偿,并认为只是终止了劳动合同,没有终止劳动关系。现有以下几个问题请教:  相似文献   

18.
目前,劳动合同在劳动保障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但不容忽视的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重视程度远不及经济合同,这是劳动保障工作应当关注的一个问题。《劳动法》的实施,使劳动合同有了明确的“法律定位”,在劳动关系的确立、变更、终止、解除等环节有了比较明确的表述和规定,各省、市陆续制定了有关劳动合同方面的规定,为劳动关系的协调和劳动合同意识的强化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劳动合同管理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劳动合同意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以进一步强化劳动合同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案主要反映的是劳动合同终止的问题。与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解除行为不同,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当事人双方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条款,实现和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劳动合同即因法定或约定的条件出现而丧失效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不能正确区分就业协议书的性质与劳动合同的性质关于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学术界莫衷一是,有人主张就业协议书就是劳动合同,有人主张就业协议书是一种意向书,不具各合同的法律效力。教育部于1999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对就业协议中用人单位、毕业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双方权利与义务等也没有明确规范,但我们如将探讨就业协议法律属性的视野置于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结合《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相关条款的规定,就能够理解就业协议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