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师兵 《上海房地》2005,(11):64-64
一位101岁的老人,一个疲惫的百年灵魂终于安然睡了!但,这位老人伟大的精神永远活在华夏儿女们的心中;他就是当今世界坛的学大师巴金老人。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2009,(15):74-74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位新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行李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新生就拜托老人看一下行李,自己好去办理入学手续,老人爽快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新生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行李。谢过老人,二人分别!几日后在开学典礼上,这位新生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相似文献   

3.
罗雨菱  徐景 《乡镇论坛》2011,(18):25-25
2010年10月30日,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在一位朋友的陪同下缓缓地走进了派出所。这位迈入花甲之年的老人来到派出所的目的是向警方自首,他在几小时前试图杀死熟睡的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会对儿子下此毒手呢?  相似文献   

4.
黄志富  陈竟 《乡镇论坛》2009,(31):38-38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镇有一位村民,因为老人没给自己看孩子,再加上一小块菜地未分给自己耕种的缘故,5年来不想对老人尽赡养义务。近日,在司法所和村调委会干部的批评教育下,这位牢骚满腹的村民才真正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不理她,只有一位年轻的销售人员过来问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转身离去,反而拿给她一把椅子。雨停之后,这位老人向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6.
李婷 《房地产导刊》2005,(11):93-95
一位朋友前些年来北京旅游,当她拿着相机穿梭于北京的胡同拍照时,被一位老人指责道“你们这些人就知道拍北京破旧的照片,北京那么多好地方怎么不去拍!“其实这位老人不了解,正是这些陈旧的胡同才像陈酿的美酒一样,因为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所以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7.
《中外管理》2012,(5):79
哲理的故事清明节期间,我在路边突然遇到一位老人来问问题。这是一位特殊的老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老式蓝色工作布衣服。意外的是,老人开口却问:"我想问您一个英语单词。"随后,我一边回答,这位老人一边从兜里拿出一小沓纸片,开始认认真真地记录。更意外的是,老人写的英文竟  相似文献   

8.
在2012年感动中国第10届颁奖典礼上,《感动中国》向以白芳礼老人为代表的长年热心公益事业却未能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所有爱心人士表示特别致敬。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在1998年就采访过白芳礼老人,是第一位向人们推荐和介绍白芳礼事迹的作家,在其作品《落泪是金》中对白芳礼老人的事迹进行了描述,随后白芳礼的事迹迅速被大家所熟知。白芳礼老人于2005年去世,  相似文献   

9.
杨婧 《中国企业家》2010,354(1):88-91
2009年11月的一晚,湖南。一辆挂看军牌的汽车被拦下。一位六十岁上下的老人被三个神秘人请下了车。随后,他们消失在夜黑之中。这位老人正是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顾问李泽源。  相似文献   

10.
以精为本     
在一次世界性笔会上,一位匈牙利的男作家旁边坐着一位女士,他不知道这位衣着朴实、态度谦虚的女士,就是美国当时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  相似文献   

11.
28岁的桂林壮族姑娘妮莎,出身军人家庭,自幼酷爱艺术绘画。一次偶然的商务学习机会,妮莎在埃及古玩市场发现了一位老艺术家将废弃切割的树根制成片状,现场将游客的容貌制成垒画艺术精品。她马上想到:何不将此技术引进到桂林市场,于是通过当地的导游找到了这位老艺术家。想不到这位老人一听说妮莎来自中国的桂林,马上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哦,中国,伟大!桂林女孩,你好。”接着老人从屋内拿出一本相册,指着发黄的照片告诉导游和妮莎,当年他曾作为二战时期的远征航空兵飞虎队,从缅甸进入云南和广西,  相似文献   

12.
在河南省桐柏县的大制路上,每天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肩背编织袋、手拿铁钩子徘徊于肮脏的垃圾堆前捡垃圾。 老人如此辛苦,她生活困难吗?她是孤寡老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她的真实身份是离休老教师,月工资2000多元;她的孩子都是桐柏县的公务人员,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看完这些你可能会认为这位老人肯定精神上有问题,要不怎么放着清福不享,这么大年龄了还去捡破烂?  相似文献   

13.
《财会通讯》2006,(5):I0038-I0040
“人去瑶池竞渺然,空斋长夜思绵绵。……”一位自发苍苍的老人凝视着居室里的一个占旧的化妆匣和一架精致的古筝,久久地沉浸在幽幽的怀念之中。不自觉地深情地吟诵起自己的诗作。这位百岁老人正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诗人苏步青老先生。他深深怀念的正是仙逝的妻子。他的妻子叫苏(淞本)米子,是一位伟大的日本女性,也是最先取得中国国籍的外籍人士之一。这位米子小姐与苏先生风风雨雨六十载纪,成就一段感人至深的世纪绝恋!  相似文献   

14.
现在是假风蔓延,有愈演愈炽之势。人生十件事:"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养".无一不有假。更有甚者.是人命关天之事,居然也敢作假,如山西省的毒酒。然而最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是假医假药,现在非法行医之多.在我国医药卫生史上,恐怕是空前的。陕西省有一位所谓的"神"医.被一位作家捧为"当代华伦"。据这位作家介绍.这位"神"医·在4年之中,一共治疗了]20万人,而且有"神"效。如以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0小时计.那末这位"神"医.平均每看一位病人.只花了:36一秒钟!这里既包括"望闻问切".还包括开方抓药.可是.这位"神一医.长…  相似文献   

15.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一名犹太作家,也是美国意第绪语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短篇小说《邻居》描述了两个犹太老人的境遇,他们是邻居,从最初的排斥讽刺,到后来的相依相伴。本文着重分析两位主人公莫里斯和马吉特寻求身份认同感的过程。在这里,笔者首先分析一下犹太裔被排斥异化的原因,再重点论述他们最终找到身份认同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现在是假风蔓延,有愈演愈炽之势。人生十件事:“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养”,无一不有假。更有甚者,是人命关天之事,居然也敢作假,如山西省的毒酒。然而最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是假医假药,现在非法行医之多,在我国医药卫生史上,恐怕是空前的。陕西省有一位所谓的“神”医,被一位作家捧为“当代华佗”。据这位作家介绍,这位“神”医,在4年之中,一共治疗了120万人,而且有“神”效。如以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0小时计,那么这位“神”医,平均每看一位病人,只花了36秒钟!这里既包括“望闻问切”,还包括开方抓药,可是,这位“神”医,长久以来,无人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 1991年的一天,一位年近90高龄的、大名鼎鼎的美国老人,打电话给另一位默默无闻、当时年仅四十出头的美国人,诚恳地表示要向他学习。这位老人是谁?那位中年美国人又是谁?为什么这位大名鼎鼎的老人要向那位中年人学习?他要学习什么?在这人生的风烛残年之际,是什么竟还能强烈地引起他的兴趣?这位老人就是曾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立下汗马功劳,并被称为当代最杰出的管理科学大师的戴明。而那位默默无闻的中年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彼得·圣吉博士。戴明所要学的,就是圣吉博士当时创立的"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理论。"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究竟是什么样的理论?它为什么能引起戴明如此强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今年11月2日,是我国现代物理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严济慈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日。严先生生前对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十分关心和厚爱,曾6次参加我社有关出版工作的活动,为怀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坚定的爱国主义者,特撰此文纪念。前几年,在中国科学界举办的各种会议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精神矍铄地参加各种活动。他就是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教授。这位年巳96岁高龄的老人,蜚声国内外,桃李满天下,还在无限忠诚地为了祖国的繁荣不倦地工作着。这位老人不但关心国家…  相似文献   

19.
《乡镇论坛》2009,(1):41-42
贵州省剑河县某镇一村党支部书记来信说:我村某组王氏夫妇,生前养有四个女儿,上世纪70年代初期相继嫁人,家中只剩两位老人。当时两位老人年岁已高,原生产大队在1972年将两位老人申报为“五保户”。1980年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村里为照顾两位老人生活。将2.25亩责任田和一片山林分给老人耕种和管理。1994年王某去世。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5日凌晨,一位中国老人在美国辞世,这个消息冲击到了华人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哀悼这位逝去的中国老人,他就是享年92岁的台湾著名企业家、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在王永庆的家乡——台湾,各界人士和普通民众纷纷前往灵堂吊唁。台塑集团股价16日一开盘就全部跌停,集团市值一天就蒸发超过600亿元新台币,股民似乎是在用这种极其直面的方式哀悼逝去的“经营之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