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是带有投资性质的非寿险保险产品,该产品在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保险人将保费中的投资金代为投资运用,所得收益按照合同约定返还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是非寿险公司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增加产品竞争力而面向个人客户开发的一系列新型保险产品,具有保险保障(但不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和投资价值或储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2.
3.
4.
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特性不同,其盈利模式和所面对的风险状况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也决定着保险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差异性。本文首先从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重新认识开始,明确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业务性质,进而通过比较传统产险业务和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指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双重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双重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5.
防范经营风险是寿险公司经营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寿险公司通过风险管控来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以获得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有多种:如财务管理风险、行政管理风险、信息技术管理风险、产品开发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以及业务管理风险等。为提高寿险业务风险管控的实效,笔者就寿险业务各大环节的风险管控的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我国投资型业务的异军突起和银保合作业务的井喷式发展,相继带动了我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强劲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保险产品保障功能缺失、人身险业务结构恶化、产品盈利能力下降和业务大起大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9.
我国自恢复人寿保险业务以来,由于法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体制弱化等原因,利率敏感型的产品都是依据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为重要参数。但这种假设的利率,因承诺了长期高水平的投资回报,极易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致使寿险公司形成了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0.
李杰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1):70-74
人寿保险是一种处理生命周期不确定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其产品结构受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率、利率、文化教育水平、个人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寿险产品结构存在结构失衡、偏离保障功能、产品创新能力低等问题,为此优化寿险产品结构,寿险公司应转变业务增长模式,树立科学的产品结构调整理念,提高产品营销能力,大力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正确引导和培育公众的保险意识。 相似文献
11.
投资型保险就是带有投资性质的保险产品,在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由保险人对投保人一定数量的资金代为投资运用,所得的收益按照合同约定返还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投资型保险包括投资分红型保险、投资连接型保险和万能保险。目前国内寿险投资型产品多以万能保险和投资连接型保险为主,而非寿险市场则更倾向于开发投资分红型保险产品,其中又以固定分红型保险产品为主。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是我国寿险市场非常活跃、最令人瞩目的一年。继1999年10月平安保险公司开了中国内地投资类保险的先河,推出中国第一个投资连结保险——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之后,其他保险公司不甘寂寞,纷纷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推出自己的投资型寿险产品,如中宏保险在2000年3月又率先销售分红保险, 相似文献
13.
产品结构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保险监管部门进行的2008~2009年的业务结构调整工作主基调是降低新型寿险业务占比,注重传统寿险和意健险的发展等人身险业务结构的优化,未涉及到非寿险与寿险占比日益失衡的现实。企业会计准则将原保险合同分为寿险和非寿险进行核算,但是实务中,保险业界和学术界很少谈及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一、我国寿险产品结构分析(一)我国寿险产品结构。一是传统寿险产品基本保持稳步增长。传统寿险产品具有保险金额固定、保费固定、收益预定以及注重保障等特点,能满足广大居民最基本的保险需求。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和寿险公司营销能力的增强,传统寿险产品的销售保持了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北省寿险产品发展概况一、河北省寿险产品发展情况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社会公众投资意识提高,对资金保值增值需求增加,寿险新型产品得到迅速发展,种类和形式不断丰富。2011年人身保险业务累计528.91亿元,其中投资型业务486.95亿元,占92.07%,保障型业务41.96亿元,占比7.93%。从近五年情况来看,普通寿险业务保持稳定,略有下降,2007年以来年均降幅4.49%,2011年普通寿险保费收入41.96亿元;分红险业务增长较快,2007年以来年均增幅36.84%,2011年分红险保费收入434.16亿元,占比最高,而且占比呈逐年上升态势,至2011年底占寿险业务比例达到82.09%,占总保费比例达到76.65%;万能险和投 相似文献
20.
产品结构是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寿险公司传统寿险和意健险占比日益下降,新型寿险占比过高,分红险"一险独大",不利于寿险业本质功能和竞争优势的发挥。以太保、平安集团为例,实证分析产品结构失衡对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偿付能力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我国1980年~2010年间"保费收入"和"利润总额"进行回归分析,证明两者之间相关度日益下降,"以保费规模论英雄"已不合时宜。从监管导向、经营模式、会计制度、产品创新保护机制、保险意识角度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