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国六类主要木质林产品的出口额与出口结构,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这一系列指标对我国主要木质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木质林产品主要出口区域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国际竞争力一直在增强,除家具、胶合板和纤维板以外,其余木质林产品整体竞争优势不大,为此必须优化出口区域,充分发挥中国木质林产品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4-2018年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通过测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三个指标综合分析贸易战对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间木质林产品贸易合作性大于竞争性,在贸易战的影响下两国木质林产品产业竞争力均显著下降。总体来说,贸易战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1~2014年世界上28个林产品贸易大国的出口数据,构建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指数和质量升级指数,测量世界主要国家林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实际有效汇率、制度质量以及对外贸易依存度等变量实证分析林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品质量将显著促进林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而汇率升值、制度质量以及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则会抑制木质林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中国木质家具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价格等指标,对1992~2006年的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同意大利、德国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稳定性指数分别对2006~2015年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俄木质林产品比较优势存在巨大差异,中俄两国在进行木质林产品贸易中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形成了双向的产业间互补。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除少数年份有轻微波动外,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这主要得益于两国进出口产品种类的多样化、结构的合理化和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俄两国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加强林业经贸合作,实现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整理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状况,并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呈增长趋势,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木质家具、单板、人造板、木制品等劳动密集型木质林产品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原木、其他原材、锯材等资源密集型木质林产品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软木及回收纸等木质林产品竞争性与互补性均不强。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带一路"共同体的理念下,林产品助力沿线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从UNcomtrade中提取数据,使用传统显示性比较指数RCA以及考虑国内市场因素相对比较优势指数RTA,分析同为一条产业链上的木质林产品原木、人造板、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测度结果表明:属于产业链上游的原木比较优势较强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东欧,亚洲人口大国中国、印度、越南原木需求量大,西亚国家比较优势弱国内市场需求小。人造板与木质家具在东欧国家具有普遍产业优势,中国、巴勒斯坦等国虽然原木比较优势较弱,但属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人造板与木质家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西亚中高等收入国家对于人造板与木质家具市场需求强烈。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在各自比较优势及国内市场需求不同的基础上加强林产品合作与贸易;中低收入国家尤其是森林资源禀赋强的东南亚国家应延长林产品产业链,从低端锁定的原木比较优势向人造板、木质家具延伸与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1—2018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的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RCEP成员国之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格局。研究表明:RCEP成员国之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联系比较紧密且贸易关系日益复杂;RCEP成员国之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正向着最优的网络形态发展且木质林产品贸易往来趋于平衡;RCEP成员国之间签署、生效和升级自由贸易协定会加强RCEP成员国之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关系;截至2018年,中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地位已取代日本在RCEP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中的核心位置,成为唯一的核心国家。因此,中国一方面要重视RCEP成员国的木质林产品市场,以此为契机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中国木质林产品要依托质量、品牌、技术、管理创新等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提高价值链分工地位,通过实施双循环战略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升国际竞争力,进而获取较高的贸易利得,确保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方法和D-H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木质林产品出口额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在全球木质林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5年,发达国家仍处于全球木质林产品价值链的优越地位,中国在全球木质林产品低端分工的地位并未得到显著的改善;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木质林产品的技术比较优势较弱,在木质林产品国际分工中也未处于领先地位;对于中国木质林产品而言,出口增长并未显著改善其在全球木质林产品价值链中较低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是中国"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指导方针。中国木质林产品已形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长期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基本格局,必须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致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因此,基于达成目标的路径分析结果,探讨步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中国木质林产品对外依存度测评与木材安全、贸易安全分析,国际木质林产品市场和贸易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木材进口需求、可替代性、进口来源安全性分析,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及来源分析和全球价值链研究,中国木质林产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研究,中国木质林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主要林产品贸易国林产品比较优势动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示性相对贸易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世界主要林产品贸易国的林产品比较优势并运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其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世界主要林产品贸易国整体林产品比较优势的演变较为稳定,呈现收敛趋势;资源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演变程度较高,以向弱比较优势演变为主;劳动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演变程度最高,以比较优势减弱的趋势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演变程度最低,以比较优势增强的趋势为主。中国劳动密集型林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资源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林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整体林产品比较优势呈现增强趋势。因此,中国提出培育林产品比较优势;提高林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林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寒  聂影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41-543,563
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可比净出口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将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同它国进行显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木质家具出口额全球第一,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这得益于国内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但其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导致产业内贸易水平极低。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7—2016年间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蒙古和俄罗斯的贸易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影响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蒙古和俄罗斯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测算其出口潜力。结果表明:中国木质家具对蒙古和俄罗斯的出口均有不足。因此,应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高中国木质家具的竞争力水平,加大中国木质家具对蒙古和俄罗斯的出口。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中国主要林化产品1992~2006年进出口贸易情况及特征,然后在整体和分类2个层面上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主要林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是世界主要林化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尽管中国林化产品贸易中存在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2种方式,但无论是从总量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增量角度来说,林化产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中国林化产品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林产品贸易迅速发展,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占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较大比重。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存在资源的约束、国内生产环境损失严重以及遭受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应该从产品取材、产业发展的效率化和积极参与林产品贸易的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实现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林产品数据,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探究1998—2018年造成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波动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8年,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集中于资源密集型和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且贸易波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总额波动现象受产品结构、市场规模、竞争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国进口结构和国内市场需求是贸易波动的主要因素;此外,中俄林产品贸易还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寻找其他进口渠道,减少对俄罗斯供给的依赖,保障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安全,密切关注两国经济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进口贸易策略,促进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活性炭出口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蛛网模型,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净贸易条件、产品附加值指数和质量升级指数六项具体评价指标,对比了美国、德国、希腊和比利时四个活性炭出口大国;利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活性炭出口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从最终的蛛网面积得到中国活性炭出口竞争力状况不佳的结论;最后针对中国活性炭出口竞争力低的状况提出质量标准逐步与发达国家接轨和加强行业合作等进一步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分析表明,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呈缓慢下降趋势,国际市场占有率呈稳步上升趋势,贸易竞争指数曲折中呈下降趋势。总体来看,广东省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不强,竞争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掘。文章提出了提升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应措施,包括:创新模式,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建设;运用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挖掘、培育长效优势品种,创建农产品出口品牌;积极开拓出口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