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智勇 《北方经济》2006,(15):53-54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公益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公益事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需要社会公益组织的积极运作,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踊跃捐赠,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我国社会公益捐赠活动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及消极后果,但专门用来指导社会公益捐赠发展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公益捐赠组织的公信力,更挫伤了社会各界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围绕该焦点问题,笔者对我国社会公益捐赠活动中的法律规定与信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保障我国社会公益捐赠机制的顺利运行提出了法律与信用层面的具体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寒 《中国西部》2009,(8):24-25
慈善立法 政府与慈善机构的关系如何定位,将是慈善立法面临的首要问题。慈善立法可以说是最难迈过的一个门槛。税收优惠 民政部有关人士表示,我国将进一步出台落实税收减免政策,提高慈善捐赠在企业利润总额中的扣缴比例。  相似文献   

4.
王丽辉 《北方经济》2013,(12):82-83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在鼓励慈善捐赠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扩大捐赠免税资格的范围和增加可享受扣除的慈善机构的数量、出台实物捐赠抵扣规定、允许结转或递延抵扣、适时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等政策建议,发挥税收对慈善捐赠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佳容 《中国经贸》2012,(12):273-273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也在不断调整完善。我国近年来的财税收入平稳快速增长,特别是财税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应该说与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在社会各界普遍感觉税负偏重,而税收增速又年年超过GDP增速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天津经济》2004,(11):63-65
税收既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十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税收负担是否合适、是否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税收政策制定和税收制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为此,需要对我国的税收负担状况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正确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税收是财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做好财政税收工作,才能尽量避免出现一些问题,更好的带动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使得国家经济收入有所增加。由此可见,提高财政税收工作质量尤为关键。但是,在实际进行财政税收的过程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就难以推进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这就需要进行深化改革。文章就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以下探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深化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集体经济》2007,(2):24-24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最近在中国税务报社主办的“关注中国税收”系列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内对合法避税的争议较多,但只要是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操作,应该是可以的。他同时呼吁,对通过慈善捐赠合法避税的企业和个人,应给予更多税收优惠,以鼓励他们拿出更多的钱搞慈善事业。合法避税是指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适当的手段对纳税义务的规避,减少税务上的支出。成思危说,可以鼓励企业或个人通过捐赠、参与第三次分配等方式合法避税。如果税收政策上有更大优惠,将有更多企业或个人考虑拿钱搞公益事业。财政部、国税总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受1998年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政策,公民房产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加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日益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加快了建筑业市场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税收的快速增长。但广受人们质疑的建筑企业在造就了一大批富豪阶层的同时,缴纳税收数量却没有与之同步攀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建筑业税收征管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亟需进一步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越来越热门的话题,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光靠自己的自愿是绝对不行的,还需要政府和广大社会大众的共同支持和监督。本文通过剖析在美国和欧洲,政府、法律、文化和利益集团是如何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以期我国政府和企业能够得到借鉴。  相似文献   

11.
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税收等优惠政策推动社会对教育投入,有利于缓解我国教育经费的不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比较而言,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少,难以为整个社会进行教育捐赠提供强大的政策激励:教育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如受教育者没有享受到税收优惠等。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改进应当借鉴外国模式和结合我国实际,在健全教育立法与教育投入法规、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税收优惠力度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不断地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也一再地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税收方面给予了科技型企业高度的税收优惠,鼓励科技型创新企业的发展。虽然政府给予科技型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不断加大,但是企业却未能真正享受到税收优惠。一味地扩大税收优惠力度显然是不足的,解决当前税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成了重中之重。文章通过研究我国的科技型企业税收优惠体系,发现我国科技税收主要存在着体系不完善、缺乏对科技型企业风险投资的鼓励和RD费用难以归集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静 《中国经贸》2013,(12):153-15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现实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要务,环境保护更是不容忽视。在确保环境保护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要求国家做好宏观调控,从各个方面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其中,绿色税收是控制环境污染、解决环保问题的有效手段,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我国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绿色税收体系,绿色税收的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完善。本文阐述了绿色税收的内涵,分析了我国推行绿色税收的重要性,探讨了我国绿色税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建设完善提出了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企业公益捐赠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弥雷 《特区经济》2008,(9):263-264
企业公益捐赠是企业承担社会公益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相关法律虽然已经从立法上鼓励企业从事公益捐赠,但当前的企业公益捐赠的法制环境尚不健全,须在立法和实践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报告》2007,(168):1-14
基于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需要,我国石油企业需要大力推进其国际化战略。政府各部门对于石油企业的国际化,在财政、税收、外汇、金融等各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但也还存在部门间政策不协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参与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经济手段。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法律手段,这两重属性无形中决定了税收必然成为政府推动技术进步的最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在构建促进技术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中,税收政策成为最为重要的政策资源投入。各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采取了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各类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及所需固定资产、科技成果转让、高科技企业税率、风险投资、高新技术或产品出口等方面的优惠,切实  相似文献   

17.
吴志华 《中国经贸》2012,(10):255-256
税收带有很强的社会性,因此,如果社会各界对税收征管缺乏必要的重视与支持,税务部门孤军奋战是难以捍卫税法尊严的。加强税收社会化管理,推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协税护税,建立“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对于提高行政效率、保障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伟  李晓琼 《科学决策》2015,(10):51-65
基于2009 - 2013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税收规避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税收规避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考虑企业股权集中度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愿后发现,在股权分散或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中,企业社会责任与税收规避的正相关性更加显著。这表明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能抑制其税收规避行为,相反,社会责任成为民营企业掩饰避税活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诚:真心,实在;信:可靠,不欺骗。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精神实体,是灵魂的表露。诚信纳税———就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自觉、准确、及时地履行税收赋予的义务与各种作为的义务,不仅有利于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且有利于提高公民纳税信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扩大国内与国际的经济、贸易往来。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与民众都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诚信纳税。要有正确的税收观念。人民向政府纳税,政府向人民征税,从表面上看是政府的需要,实质上也是人民的需要,从个别纳税人来看是无偿的,…  相似文献   

20.
许晴 《中国经贸》2013,(12):175-175
合理避税是以尊重税法、遵守税法为前提,以对税收法律的详尽理解、分析和研究为基础,是对现有税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的缺陷的发现和利用,不同于属于违法范畴的偷税和逃税行为,同时合理避税有助于政府部门及时发现税法中所存在的不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实践来进一步健全税收制度,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律社会,有利于我国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下面阐述企业如何运用合理手段进行避税,以实现自己通过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