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投机气氛浓烈及其所导致的泡沫膨胀是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使中国股票市场处于了非均衡状态。本文在推导出股票市场均衡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股东投票权完备性与投资者行为选择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中国股票投资者投票权的非完备性及其所导致的投资者投机一致性行为选择。本文的研究最终证明,中国股市非均衡状态的根本原因之一即在于投资者投票权的非完备性。这一研究表明,治理并降低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气氛浓烈、并最终使股市运行趋于均衡,根本性的措施是完善股东投票权。  相似文献   

2.
股票市场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面临的风险可分为两种,即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前者指的是来自各个公司的特有风险,例如科技发展、竞争对手、技术突破等带来的单个股票所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后者指的是市场的风险即与整体经济相关的风险。所有的股票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诸如利率、汇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治情况等因素的变化或预期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通过投资组合,可以较好地规避非系统风险,但不能有效地规避整个股票市场下跌所带来的系统风险。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经历了一段大动荡岁  相似文献   

3.
张盈 《新财经》2014,(3):20-20
过去五六年来,银行板块成为A股投资者的伤心地,在香港挂牌的内地银行给国际投资者带来的也只有痛苦。账面上银行赚得盆满钵满,A股上市银行创造的利润占去所有上市公司的一半,但在股票市场却成为吞噬财富的黑洞。在2013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银行股都在连绵下跌。  相似文献   

4.
股票市场中的参与者有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和政府。从一定程度上说,股票市场运行的本质是股票市场中的各参与方选择各自行为策略的结果。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对股市中各方的博弈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股票市场和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预期、风险态度及其价格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霖  曾诗鸿 《北方经济》2008,41(2):77-78
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中,由于其特殊的股权结构和红利政策,使得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的目的不在于红利收入而只着眼于股票的价差收益.本文探讨了投资者预期对股票的基本价值所造成的影响,并对主观贴现因子进行讨论,引入异质的证券交易者,借以说明证券价格脱离价值基本面的持续走高或走低的原因,并对我国投资者独有的一些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背后深层次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6.
股票市场泡沫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泡沫是投资者基于非理性预期进行博弈所形成的超过理性预期的价格水平。理性泡洒增强市场流动性,而非理性泡沫则可能形成泡沫化,导致股票市场或虚拟经济甚至实体经济体系的风险;不仅损害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也损害经济增长的效率水平。沪深股市均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但是否达到泡沫化程度需根据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动态均衡状况予以评价。泡沫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分割的市场结构及定价机制、不规范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导致的经营绩效低下,虚假的会计信息及机构投资者利用信息垄断造成的价格垄断,市场发行及交易制度缺陷、单一的交易品种及工具与行政性随机化的监管体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1952年,Markowitz在《投资组合选择》一文中指出分散投资可降低风险,并在投资者理性预期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组合选择理论,即在有效边界的风险和标准差给定水平上,投资者选择期望收益率最高的资产组合。1959年,Roberts和Osbeme在对股票价格行为研究中发现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规律,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MH):如果有用的信息能够立即地、无偏地反映证券价格,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在市场有效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主流金融理论把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看成是投资者的最优决策过程,本文认为投资者预期表明了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一种参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认为股民预期行为体现为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股民预期行为的形成是在比较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基础上,在与其他主体博弈中,通过反复学习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来对投资者未预期到的股票收益方差进行分解,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未来预期现金流消息和投资者未来预期收益消息对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相差不大.关于未来收益的消息并不独立于关于红利的消息,非预期收益更多地受到了未来预期现金流消息和未来预期收益消息之间的交互影响;未来收益的冲击与未来红利的冲击正相关,意味着关于基本面的好消息会伴随着未来预期收益的上升,股价对红利消息的反应速度低于当投资者期望收益固定时股价对红利消息的反应速度,说明市场效率较低.预期收益过程的持久性意味着预期收益的变化能够引起较大的股价下跌,预期收益1%的增加会引起5%~6%的资本损失.  相似文献   

10.
张少杰  陈峰 《特区经济》2005,(8):101-1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起着越来越重大的意义。但由于我国股市发展时间较短,改革仍在进一步深入,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现有对我国股票市场问题的探讨中,理论界因种种原因忽视了预期对投资者的影响,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合作经济》2000,(9):28-29
近几年来,天津市供销合作总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两个5号文件精神及全国总社关于扭亏增盈的要求,抓住机遇,大力度地推进改革,卸包袱,调结构,转机制,求发展,使全系统亏损局面得到有效遏止,扭亏增盈取得实效。全系统盈亏相抵后1997年实现利润805万元,1998年实现利润1361万元,1999年实现利润2989万元,比1998年增盈1137万元,增长138%,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42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09%。天津市供销社在困境中初显生机。  相似文献   

12.
刘俊  罗得志  李媛 《南方经济》2002,(11):61-63,55
在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及变动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价值即证券的内在价值及变化。根据信息理论,信息可以引起证券基本价值预期变动的意外变化。信息在有效市场主体中的传递过程迅速而准确,但是在非有效市场中,这一过程会发生扭曲,市场主体与信息本身相互影响,造成市场中证券价格会偏离内在价值。证券价格的影响因素也更加复杂。本文结合上述理论,运用多因素横截面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沪市A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有效销量的含义有效销量,从字面意义上看,指有效益的销量,指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贡献的销量。价值贡献一般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利润贡献及预期利润贡献;二是销量贡献及预期销量贡献。1、对企业有利润贡献(或有预期利润贡献)且对市场具有正向作用的销量,我们认为是有效销量。短期内通常一个会计年度内能带来稳定利润贡献且能稳定和改  相似文献   

14.
陈耿  黄国良 《改革与战略》2008,24(1):52-54,88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基本完成,中国股票市场已进入“股权全流通”的新时期。投资者对股市未来的发展表现出相当乐观的投资心态。然而,要真正实现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必要加强和完善股票市场基本制度建设。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当前应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制度体系、监管体系、投资者保护制度、公司并购制度规定、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务实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美国股票市场经过连续三个月上升后,于一月份终于出现整固。投资者认为美国于过去三个月的升幅,已充分反映了利好因素。大部分大型企业公布去年第四季度业绩均逊于市场预期,加上Enron(安然)出现财务危机,使投资者忧虑其它大型企业的会计准则也有可能出现相同的情况,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市场由无效市场逐步进入有效市场,残酷的市场培育了一批理性的投资人,投资者逐渐看到,跟庄和暗箱操作虽然存在,但牟取暴利变得不那么容易。2001年后,中国股票市场逐渐进入半强有效状态,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中国股市投资者需要怎样的理论指导?本文用实例分析介绍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时探讨了资产组合理论尚未在我国股票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能否对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稳定运行的作用,国际上在理论和经验研究上都没有形成确切的结论。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起步于个人投资者,股市发展中的多次波动是理论界寄希望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来稳定市场,事实上机构投资者未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究其原因是我国股市属于不完全有效市场,上市公司质量低下等,给机构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创造了很大的空间。本文从若干层面分析机构投资者对股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解决发展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股票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股票市场在推进规范化、市场化的进程中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这需要我们从股市的投资者结构、“政策市”特征、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差异、全流通问题、QFⅡ的影响等入手,来正确认识和寻找中国股市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才能对开放条件下中国股票市场的运行状况有一个清醒和彻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沪深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从预期和非预期交易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关关系、交易量与市场波动间的动态关系等角度,深入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量价关系。针对原始交易量序列进行了分离,并引入EGARCH模型对交易量与收益率条件波动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交易量和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交易量中引致依存关系的主要部分是信息交易量,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确实包含价格变化相关的重要信息;我国股市中收益率的波动存在杠杠效应,但并不十分明显,这可能与我国股市之前还不允许进行卖空交易、投资者的借售行为,以及政府对股市的干预有关;量价关系在统计意义上显著正相关,但依存度较弱,这意味着投资者不能完全依赖于技术分析,而只能将其作为辅助分析。  相似文献   

20.
周开国  李涛  柴俊 《世界经济》2007,30(8):73-85
本文不同于传统的用报价价差的方法度量执行成本,而是采用有效价差及其分解成分更为准确地度量执行成本和反映交易对价格形成的影响。本文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供的特有的订单数据和交易数据,将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区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个人投资者和两类机构投资者,分别研究其指令执行成本并加以比较,结果发现,个人投资者与两类机构投资者具有显著不同的执行成本,个人投资者具有更小的有效价差,原因在于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具有更小的价格影响,而且价格影响的差别远大于已实现价差的差别。另外,财富水平不同的投资者其执行成本也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们理解中国市场上不同类型投资者的执行成本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