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反映和分析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作用在于揭示导致企业现金状况变动的各种原因和结果,提供企业保持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及其变化的有关信息。现金流量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差量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现金流量差量分析主要是针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它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更加精确地评价企业现金状况变动。现金流量相关比率分析,是将现金流量与相关的、不同性质的指标加以比较分析,更有助于了解企业变现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作用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作了如下定义: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要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从动态上反映现金的变动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表能使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评估企业未来取得净现金流入的能力、未来偿还负债及支付股利的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分析本期营业取得净现金流入与本期净收益之间差异的原因、反映企业用现金或非现金的投资与筹资活动以及向外界提供所需要的现金流量信息。也可据以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制定营运资金计划,以加强财务管理和用好企业的营运资金。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小企业现金流量分析滞后,本文定量研究企业现金流量,定量分析经营现金营运,分别研究现金偿债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建立现金营运指数。用这一指数分析中小企业现金流量,可以发现经营项目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及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提高企业利用现金流量加强财务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作用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作了如下定义: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要反映现金的流人和流出,从动态上反映现金的变动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表能使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评估企业未来取得净现金流入的能力、未来偿还负债及支付股利的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分析本期营业取得净现金流人与本期净收益之间差异的原因、反映企业用现金或非现金的投资与筹资活动以及向外界提供所需要的现金流量信息。也可据以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制定营运资金计划,以加强财务管理和用好企业的营运资金。  相似文献   

5.
一、现金流量分析的作用 如何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这就要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表”来进行分析。“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动态会计报表。他将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括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并按照流入现金和流出现金分别反映,这些信息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反映不出来的,具体分析其作用有: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企业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从企业的管理部门到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债权人和投资者,都日益注重企业现金流动情况。企业管理部门需要了解现金流量信息,掌握企业现金流动规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正确做出经营、投资、筹资决策提供依据;债权人和投资者则期望了解企业目前变现能力和现金生成潜力,以推断将来偿付债务和利润分配的能力。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实际上是以现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小企业现金流量分析滞后,定量研究企业现金流量,定量分析经营现金营运,分别研究现金偿债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建立现金营运指数,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加强与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日益崇尚“现金至尊”的现代理财环境中,现金流量表分析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现金流量表可清楚反映出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更为清晰地揭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具体来说,现金流量表有助于评价企业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下面着重从现金流量质量和收益质量两个方面来论述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与运用。  相似文献   

9.
对一个公司来说,如果由于没有现金而缺乏购买与支付能力是致命的,这体现了现金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更亟需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来判断公司的经营水平,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在实际操作中,透过现金流量表来分析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  相似文献   

10.
“流量”包括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因净流量为流入量减流出量之差额。“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按现金收付制所反映的现金流入量、流出量和时间的总称。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解释,现金流量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但现金流量不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之间的流动,因为这种流动属于企业现金管理的一部分而不属于其经营、投资或融资活动。现金管理包括以企业多余现金投资于现金等价物这一事项。现金流量表现为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来说,它会影响现金流出量也会影响现金流入量;两项交易,会出现一项交易影响现金流入量,而另一项交易影响现金流出量的情况。为了全面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任何交易或事项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应揭示出影响现金流量的总额而非净额,即应分别列示各种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金流入总额和现金流出总额。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