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界首市泉河故道是八十年代泉河改道而形成的,共有四个河湾,总面积1200亩左右。由于这些河湾水面集中,水位稳定,水质清新,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所以这里已经成为全市的重点水产品生产基地。自2009年以来,一直采取河蟹、龙虾与四大家鱼混养的生产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 由中华鲟研究所与宜昌市天峡特种渔业公司联合进行的静水网箱养殖中华鲟实验在宜昌市东风渠泉河水库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3.
静水网箱养殖中华鲟喜获成功宜昌市天峡特种渔业公司蓝泽桥由中华鲟研究所与宜昌市天峡特种渔业公司联合进行的静水网箱养殖中华鲟实验在宜昌市东风渠泉河水库养殖成功。中华鲟是我国国宝,属于国家一类水生保护动物,素有活化石之称。中华鲟对溶氧要求比常规鱼类高,在没...  相似文献   

4.
凤凰镇地处张家港市南大门,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物产,繁荣的经济,淳朴的民风而闻名遐迩。全镇总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6.4万。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生产资源得天独厚,目前全镇已有无公害农产品11只,注册商标10只,无公害生产基地9个,全镇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总面积16000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31%。主要农产品有:公司水产基地生产的泉河牌青虾、中华绒螯蟹个大味鲜,年生产青虾60吨,中华绒螯蟹90吨,除供应本市的主要市场外,还把产品向周边县市如江阴、常熟等地进行销售,年年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公司去年将2000亩浅水养殖基地申报了无…  相似文献   

5.
任何产品的生产,都有自身的规律性,生猪生产也不例外。由于生猪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一种生产开式,认识与掌握它的规律性就比较复杂。尤其是目前我国的生猪生产刚刚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引入市场调节机制的情况下,掌握生猪生产的规律性,对于认清养猪生产发展的趋势,保证生猪生产的稳定而持续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生产稳定与波动成因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借助于生产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固定性投入与非固定性投入对粮食生产波动的不同影响与作用,并利用1982-1996年中国粮食生产的省级数据对形成的假说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是优质稻米原料生产的关键环节,2002年广西农乐种业有限公司与贵港市港北区粮食局合作,在贵港市港北区大面积实施无公害优质稻生产,获得了成功。2003年晚稻得到了自治区财政的专项经费支持,在南宁市武鸣县陆翰、两江、仙湖镇进行无公害优质稻的大面积生产,现将有关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各地及同行参考。把好基地选择关是无公害优质稻产业化生产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无公害优质稻生产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非常严格,国家和广西在这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所选择的生产基地环境条件不达标,则无法生产出达标的无公害优质稻产…  相似文献   

8.
8月5日下午,省委书记习近平,省委常委、秘书长张曦,副省长巴音朝鲁一行,在丽水市、云和县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冒雨考察了云和县重河湾省级林业特色基地。  相似文献   

9.
利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成果,绘制近几年中国模块化生产网络与价值创新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模块化生产网络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目前的研究主题聚焦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制造业模块化生产网络与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的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农户的生产规模调整行为决策对于农业生产供给、区位调整的影响至关重要,是把握我国农业生产区位集聚形成的重要途径。[方法]运用547个食用菌种植户样本数据,基于适应性预期理论模型,探讨了市场价格预期与生产调控能力对农户生产规模调整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的生产规模并不稳定,4317%的样本农户都对食用菌生产规模做出调整决策。农户当期生产规模会在前期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根据前期市场价格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稳定的市场价格仍然是目前农户生产过程中最担忧的问题。(2)农户生产规模调整行为决策受市场价格预期与生产调控能力的共同影响。较高的前期市场价格、充裕的家庭劳动力、生产技术培训以及户主年龄较小等因素都有利于农户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生产成本和户主年龄的增加则会促进农户做出缩小生产规模的决策。[结论]要构建透明的市场价格信息制度,传递市场供需信息,稳定农户的市场预期,防止农户频繁且盲目调整经营规模。同时也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积极探索轻简化生产模式,降低农户生产调整过程中的技术与劳动力约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开放,受惠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与经营不断涌现出新业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等4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相较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生产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上述4种生产经营模式之间也存在这生产效率的差异。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各自的特点,结合统计数据比较其规模化与专业化程度、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与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得出结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相较其他3种模式生产效率最高,其参与到整个农业产业链之中,在规模化、专业化、资金贮备、风险控制上极具优势,生产规模和效率均处于领先地位,并仍处于快速上涨趋势。并提出从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税收和金融优惠等方面协调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2.
浅谈台安县水稻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崔玉玲,黎华一、台安县水稻生产的回顾与现状台安县水稻生产始于1954年,当时只搞60亩试种,至今已有40年历史了。40年来水稻生产呈波浪式发展,年度间时起时落。自1987年以来,水稻面积发展稳定在25万亩以上,亩产量高达...  相似文献   

13.
适应市场经济应用并发展农业生产经济学北京农业大学郑大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学界把农业技术经济学与农业生产经济学作为姊妹学科来建设。但由于我国当时政治经济体制与传统观念约束,就全国范围来说,建设的重点仍在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很少出现于农业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将农户、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层面联结在一起,构建了生产集聚与粮食生产效率不同发展路径的逻辑机理与理论模型,并利用我国1996-2015年31省面板数据,以生产集聚为切入点揭示了农业生产集聚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内在决定机制以及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效率,进而解释了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快速性";农业生产集聚通过农户层面的外在规模经济(规模效应)、农业生产层面地方化经济(专业化效应)和经济发展层面共享经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层面作用机制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后,我省花生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1993年我省花生种植面积为137.4万亩,单产达到123公斤,与1949年比,种植面积增加4倍,单产提高1倍多。但我省花生生产有很大的波动性,因此有必要对我省花生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以促进今后我省花生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菇农生产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一些菇农已经暂停或放弃生产,而其他菇农则采取了改变规模、改变品种、改善技术及与工厂化企业合作等生产调整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潜在风险。文章运用河南省泌阳、西峡两个香菇生产大县的实地调查数据,从理性预期视角探索影响专业菇农继续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为研究规模化农业与传统小农户家庭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元Probit模型结合边际效应分析,分别从成本预期、收益预期和风险预期等3个方面,探索食用菌规模化生产迅速发展背景下菇农理性预期对其继续生产意愿的影响。[结果]实证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样本菇农在规模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愿意继续进行香菇生产;菇农继续生产的总体风险预期和总体机会预期、菇农生产方式被替代预期、年参加培训次数、工厂化企业工作经历等对菇农继续生产意愿影响显著;设施设备改造投入增加预期、产品滞销风险增加预期、继续生产的利润下降预期、文化程度、自制还是购买菌棒、年栽培棒数、贷款资金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结论]菇农能够相对充分地认识到食用菌规模化生产方式所带来的风险和机会,进而通过主动学习来改进现有的菇农家庭生产方式,而不是直接退出生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等对以菇农为代表的专业化小农户的专项扶持,对于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内源方式、实现农户家庭生产方式的历史跃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是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生产阶段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发展程度不高,同时与农产品专业生产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农产品专业化生产与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相辅相承的,农产品专业化生产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市场,而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可以极大地促进农产品专业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消费与贸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水稻生产在中国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过去的10年,水稻面积几乎占粮食面积的30%,稻谷常年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近45%,为国民提供了约40%的热量来源。中国水稻也是世界稻米经济中最大的组成部分。自1980年以来,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3%,稻谷产量占37%。本文通过对中国过去稻谷的供给与需求的深入剖析和对生产与消费增长的系统分析,表明技术创新是过去中国水稻生产增长的原动力;中国要继续出口大米已不具现实性,甚至中国很可能在几年内由大米净出口国迅速变成世界大米的主要进口国。  相似文献   

19.
论述加强数字地质图制图生产管理的必要性,生产规律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原理,以及生产管理研究的技术难点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与利用不断拓展、深化。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完成了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与科技革命,从而带来了电力、大机器,生产效率猛增,煤、石油、天然气得到普遍应用,人类同同自然界一起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动和、新机械、新物种、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