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东之心     
从一个修表匠到电缆大王,个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承载着这种变化呢?从5万元的职业愿景到50亿元的集团销售.一个企业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体验这种变化呢?15年间的9次变革足以让一个企业脱胎换骨,但他的管理者依旧保留着一个“手艺人”的本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6,(4):55-55
中国的企业,无论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大都处于两大背景下:一是转型,一是组织化。这两大宏观背景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谓“转型”可分为两种,一是业务转型,一是管理转型。业务转型有很多类型,如区域扩张,从局部到区域再到全国;产品转型,从产品到服务;业务价值转型,关注点从市场转向顾客;核心能力转型,从大而全到小而精。管理转型主要包括规模形态的变化,如从车间门店到中大型企业,文化转型,从“老板文化”或“机关文化”到企业文化构建;组织模式转型,从简单架构到组织再造等。  相似文献   

3.
从默默无闻到多元化发展的知名企业,大连圣达企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作为企业掌门人的王兴聪董事长已完成了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而在接受采访时,他却坦言:我们的使命永远是开拓……  相似文献   

4.
给“中国制造”来个“撑杆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高新技术正站在产业转折的关键点上,国内的科技企业已经把目光从制造能力转移到了创造能力上。企业对技术的理解已不仅是把它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而是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支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个历史性的跳跃,好比给“中国制造”来个“撑杆跳”,技术和创新则是跳跃的依托,是跳跃的“撑杆”。但是,技术与创新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技术创新,这里涉及到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近日,在《互联网周刊》主办的“2005技术中国高峰论坛”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在技术和创新领域的讨论给了我们更多启发。  相似文献   

5.
当前,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重要标志的企业文化建设正在推进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有的企业兴旺发达,愈办愈好,有的企业却昙花一现,好景不长。成功的企业已经完成了从“人治”到“法治”再到“文治”的发展过程,进入到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实践证明,主宰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因创业者的境界、环境、职员素质等产生很大差异。本文通过黄骅市信誉楼商贸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略作诠释。  相似文献   

6.
从浙江的纽扣、打火机“小”厂商,到华为、联想、力帆、创维等“大”企业,中国企业正大步走出国门,跻身全球化竞争,“中国制造”的标签开始风行全球。从香港到欧美,国美这个连锁零售企业也做起了海外扩张梦。国际化冲动正在蔓延……  相似文献   

7.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盈利组织,是一个从人开始到人为止,或者说离开了“人”就“止”的组织体。可见“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已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贺阳 《浙江经济》1999,(1):33-33
说到民营企业,近些年不少同志有一种错觉,似乎民营企业就是非公有制企业,就是私有企业;从一些党政机关的文件看,似乎也有这种误解。其实,“民营”,顾名思义,是指民间经营,它是从经营的角度而不是从所有权的角度来讲的,只要不是“官营”“国营”,就是民营。实际上,近几年公有民营和混合所有民间经营的企业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9.
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围追堵截”,从台积电起诉中芯国际,到震惊业界的思科起诉华为案,再到被寄予厚望的贵州微硬盘遭到日立起诉,人们在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声誉担忧的同时,也在追问中国企业何时不再落入跨国巨头们的“知识产权陷阱”?  相似文献   

10.
每个企业都梦想着不断成长壮大,但企业的成长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大多数企业的寿命甚至不到人类平均寿命的一半。据壳牌石油公司一项研究表明,排名《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企业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只有40~50年;美国《财富》杂志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岁,只有2%的企业寿命能达到5岁。另据调查资料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只有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更短,只有2.9年,一个产品的平均寿命不超过2.7年!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长不大”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很多入内心的难解之谜。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看,  相似文献   

11.
日前从合肥市有关部门获悉,到今年底,合肥市将基本完成对“包工头”的取缔。届时,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所吸纳。据了解,在安徽省合肥市农民工占建筑业队伍总量的80%以上。由于“包工头”的存在使得劳资纠纷居高不下。因此,将农民工吸纳到劳务分包企业中实行有序管理,可以解决目前劳务工人岗位工作严重滞后、技能鉴定覆盖面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服务立区”到“服务强区”,江东区政府有效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创建了引入注目的六大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家拥有两项专利技术的民营新型环保企业老总,吴春明(化名)这几天很郁闷。本来以为找到了能给自己企业投资的人,没想到却“上了一个大当”:“不仅没有融到资,反而损失了将近50万元。”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绝大多数都设置了企业文化专职管理人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仅有首席执行官还不够,还应有首席企业文化官与之相匹配。相应地,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已经完成了从“人治”到“法治”,再到“文治”的转变,进入到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从“老当家“的老骥伏枥,到“三驾马车”的变幻莫测,再到接班“少帅“的水落石出,茅台的传承路径,是中国家长式企业的又一个经典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王晓慧 《新财经》2009,(2):90-91
很多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愿意到企业“零工资”就业,但企业未必愿意接收。从法律层面上看,“零工资”用工也属于非法  相似文献   

17.
谈天江 《广西经济》2004,(12):24-26
2004年初在全国烟草工作会上,国家局党组提出行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明确提出了大市场、大企业和大品牌的发展思路,计划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卷烟工业企业调整到30~50家,品牌调整到100个左右,全面提高名优品牌占有率和覆盖面。随着“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战略的逐步推向深入,中国烟草将进入真正的品牌竞争和市场营销时代,  相似文献   

18.
星讯 《中国经贸》2003,(7):30-30
青岛红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党的十五大以来,红星化工力抓发展,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星企业文化。在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志光同志的带领下,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激励广大员工,实施了到千里之外的原料产地低成本扩张的“两进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前民营企业中出现的授权问题,作为企业的“帅”,杰出的企业经营者应了解如何凝聚外部管理团队的力量,逐步授权,从“将兵”转变为“将将”,把企业中“将”的力量发挥到最大,而不是担当“管家婆”和“超人”的角色,一个人唱独脚戏……  相似文献   

20.
从学业传奇到学术传奇,他实现了从中专生博士后、讲师到教授的跨越;从数控研究到产品开发、从实验室到数控企业的市场突围,他和同事们成就了从主要由学构成的“游击队”到久经市场考验的“正规军”的神话,他就是——华中数据公司总经理陈吉红。[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