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崇仁县城关大大小小200多家商店,唯有县直属粮管所新建的全县第一家大型自选商场门庭若市。商场红火的原因不在于地理位置和硬件设施,而在于有一个好经理——下岗职工甘新华。三十五岁的他当过粮站站长,搞过供销,承包过酒家,办过厂,积累了不少经验,后又回粮管所工作,1996年开始下岗搞个体,对市场相当熟悉。他当上承包经理后,招收了10名下岗青年,通过自筹、人股。贷款等形式,投入40多万元,经营百货。日杂用品600多个品种,生意红红火火,效益也不错。难怪群众说,下岗职工当经理,看你有没有这个胆识。下岗职工当经理有胆有识@…  相似文献   

2.
吴秀扬以前是广西桂平市金田林场黄茅尾分场的职工,已下岗数年。但他下岗不丧志,为了探索适合自己的谋生之路,他曾摆卖过成衣,做过木材生意,但都失败了,最后在一个亲戚的影响下走上养蜂之路,成了一个都市养蜂人。吴秀扬养蜂起早贪黑勇于探索,使蜂群数量一下子扩大到六七十箱,一年下来,起码挣了四万多元。养蜂终于使下岗后的吴秀扬找到了一个脱贫致富的“蜜源”。  相似文献   

3.
下岗已有三个年头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原饲料厂厂长唐国兴,如今在大杨树养鸡很有名气。唐国兴是1977年退伍后到大兴安岭的。曾在大兴煤矿下过井,干过木工、装卸工,跑过供销。1989年调到饲料厂,1993年当了厂长。在他当厂长期间;企业一度搞得红红火火,销售饲料500多吨。1995年饲料市场行情变化,饲料厂经营出现困难。当年10月,除少数人员留守外,他和其他职工一起下岗。唐国兴下岗后感慨颇多,刚开始心里很不是滋味,干了几十年,好容易当上个科级干部,一下子全没了,甚至连工作都没了,今后生活怎么办?他爱人虽说在电厂上班,可每…  相似文献   

4.
《致富之友》2004,(10):4-5
1998年,到国企上班仅50天的梁建峰被列入下岗的名单中。25岁的他还没来得及熟悉工厂环境就加入了失业大军。他决心开创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一个曾经嗜赌如命,被派出所拘留过的“浪子”,1998年下岗后,他找准了自己的位子,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起早摸黑,在自己承包的20亩果园里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实现了依靠勤劳致富奔小康。连续四年被分场、农场授予转岗分流先进个人;连续两年受到农垦分局的表彰;1999年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云南省下岗职工再就业明星”称号。  相似文献   

6.
王义江 《致富之友》2003,(11):17-17
家住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康乐路18号的镜泊,原来在国营单位上班,由于2001年企业由于管理不善而倒闭,因此他下岗了,下岗后他开了一家饭店,由于没有经营特色,开业不到三个月就关门大吉了,亏损了五千多元。他又开始倒卖水果,又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又亏了三千多元。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  相似文献   

7.
<正>刘小明是江西省万年县十四届人大代表,苏桥乡养殖专业户。他原是万年县针织厂职工,1995年厂里改制下岗。下岗不失志,努力寻找再就业新门路。他曾先后到过广东、海南等地打工,也自己开过车,跑过运输。1996年9月他立志回家创业,大胆到原垱下乡承包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顾问》2011,(3):11-11
2002年,35岁的刘顺从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兴粮库下岗了。他先后打过小工,种过菜,贩运过水果,折腾了近一年时间,汗没少流,累没少挨,可钱没挣到几个。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顾问》2011,(10):11-11
出身于河南省杞县圉镇普通农民家庭的李存梅,下岗后,发现蛋糕市场的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很大,决定进入蛋糕行业。1993年她拿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购买了蛋糕机等设备,在县城租了几间门面房,和几个熟悉的下岗失业人员一起开办了一家祥云蛋糕店。这个蛋糕小店凭靠李存梅的精明能干和诚信经营,现已发展成为当地的食品龙头企业。18年的历练,她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也得到自身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茫茫的龙赛湖畔,一间低矮的窝棚略显破旧,周边3个龙虾池碧波微澜。虾池旁,一个50多岁、精干消瘦的人忙里忙外,片刻不休。他,就是龙虾养殖大户、冬季育虾技术领军人张金忠。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近这位不知足的"应城虾王"。自己摸索"冬季育虾"张金忠原是应城市龙赛湖渔场职工。2001年,渔场效益不景气,老张下岗了。为了生活,他和20多位下岗工友拖了2000多  相似文献   

11.
下岗农民工怎么就业?下岗农民工最需要的是小额贷款。你能够给他三万块钱、五万块钱,就业就解决了。第一条路子可能在小镇上、村子里,开个小饭馆、小商店、小作坊。他在沿海做服装、搞纺织,可以回乡镇开裁缝店;在沿海做鞋的,可以回去开一个修鞋店。小额贷款的第二种用途就是:他如果回家了,可以自己养猪、养鸡,他们有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负重的人生     
我有一个朋友,他为人正直、豪爽,一直不屑于溜须拍马那一套,所以他在单位里干得并不顺心,领导不重视,又受到同事的排挤,后来在单位里更是举步维艰,最终在一个关口,被迫下岗。原来的工作上的不舒心转移到家里来了,老婆指着骂他无能、窝囊,窜起的怒火再也压不住时,一拳打散了几年的恩爱婚姻。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年过六旬的老农张仁安很早就想走养猪致富的路子,但没钱兴建猪圈是他的头号难题。2006年12月,他特地写了封信,投进了“民情信箱”,反映建猪圈的困难。村支书张洪安和村主任张学明得知后,立即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并专程请来镇畜牧站技术员到家中规划设计。在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张仁安得到了17280元补助,很快建起了面积216平方米的标准圈。  相似文献   

14.
张炎夏从南京邮电学院毕业后.先后做过电信、消防器材销售、网站、对外贸易、教授等,去年他在沪郊金山区廊下镇租了500亩地,当起农民。  相似文献   

15.
在鄂州市花湖,提起养鳝大王梅师迅,无人不知。今年40岁的梅师迅,原在花湖二砖厂任副厂长。2000年砖厂破产下岗。经过一段时间的困惑和彷徨后,好强的他横下一条心:从头再来,凭着一股子干劲。2000年4月,他东拼西凑了10多万元,承包了117亩荒湖种莲藕和养成鱼,迈出了他下岗后自谋生  相似文献   

16.
昔日管粮今日拓荒崇仁县粮管所所长下岗创办种养基地●万里鹏崔伟群“下岗无情,路在苦中”。这是三十刚出头的乐童根谈起他下岗后创办种养基地时发出的感叹。1996年初,乐童根从崇仁县礼陂粮管所副所长的岗位上下岗了。当时,该县粮食局正准备办一个种养基地,乐童根...  相似文献   

17.
《致富之友》2005,(2):21
湖北省咸丰县城的挛成志,下岗后试着做过几次小生意,都以失败告终。眼看着要坐吃山空,他整天都在思索做什么能赚钱。一天,朋友家墙壁上的一幅卡通画触动了李成志的灵感。这种画用新型PVC材料制作,全浮雕,立体感极强。画上的卡通人物骑着摩托,色彩艳丽、幽默凤趣。李成志马上想到:  相似文献   

18.
正甘肃省民勤县的温室沙葱种植状元叶长炼,熟悉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有胆略、善思考、肯吃苦的人。他在大漠深处把"小沙葱"做成了大产业。二十座试验棚,多年追寻路,他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沙葱大王"的华丽转身。艰苦创业播希望叶长炼,现年52岁,甘肃省民勤县大坝乡八一村农民。高中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先后上过水库、修过干渠,开过荒地、搞过收购,也从中获得过不菲的收入。他家小日子过得从容自得,  相似文献   

19.
1996年4月15日,是汪吉昌痛苦而又难忘的一天,42岁的汪吉昌在内蒙古喀喇沁旗津北袜厂染整车间主任的岗位上下岗了。可是他下岗后没有犹豫和等待,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减员增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减下来的人员等着不如于着,人活着,就得奋斗,有作为。他决心自谋职业,实现新的人生价值。汪吉昌.在寻找再就业的过程中,他得到了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从1996年5月开始探索手套加工业,他从外地引进设备.克服了没有厂址,没有设备等重重困难,攻破了由开始用7针型机改为11针型机等技术上一道道难关,多次去营口,跑上海,四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家住安徽省铜陵县太平街道的马征飞下岗后,决定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有利政策,从事花卉苗木栽培。由于把握进入市场时机好,当年,他即从6亩苗木地上获利2万多元。萌生了做大的念头,创办苗木企业成了他下一步的目标,但资金紧缺使他裹足不前。几番奔波后,他想到了当地农信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