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铁路客运站进站客流作业种类较多,流线间交叉干扰相对突出,容易影响旅客的服务感知。通过对铁路旅客进站流线仿真基础模型构建分析,结合郑州站布局,对郑州站铁路旅客进站客流仿真模型进行构建,重点针对旅客到达至购票环节、进站验票至乘车检票环节及乘车检票至站台环节进站流线进行研究。以郑州站春运为例,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购票、验证验票及检票进站流程是整个春运进站流线环节中的瓶颈,应强化人工购票向自助购票的引导,适当增加验证验票辅助服务人员,适当增加人工检票,为有效识别铁路旅客进站流线瓶颈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2.
综合客运枢纽存在因导向信息网络无序,难以描述旅客与导向信息交互行为、旅客寻路感受,引发的导向信息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研究梳理和总结分层理念下枢纽设施、信息的层级关系,设计寻路实验解析了分层概念的信息参数,揭示了分层信息网络下旅客寻路与导向信息的交互机理,提出并构建了旅客与信息交互的分层视觉行为指标,实现了复杂建筑结构的导向信息评价。相比既有的可视性指标,分层视觉行为指标明确了导向信息分层机制,量化了信息对旅客视觉行为的作用参数,将研究对象由设施细化为信息,并且新指标对案例评价结果整体分数提高7%。研究表明考虑导向信息网络层级的分层视觉行为指标对导向信息反馈能力、旅客获取目标信息感受解释性更强。基于分层视觉行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为综合客运枢纽流线设计及导向信息设置提供优化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铁路客运站运营管理水平,提高旅客进站效率,利用二阶排队网络建立旅客在进站区的平均等待时间模型。以兰州西站为例,分析高峰时段影响等待时间的重要因素,运用MATLAB求解对比多种方案下的旅客平均等待时间,得出安检是进站的瓶颈环节。运用Any Logic仿真平台建立进站流线动态仿真模型,模拟旅客在高架层进站区的进站过程,通过优化客运设备配置方案,对比仿真结果,发现增加同样数量的安检设备、人工服务窗口、自动取售票机时,效率依次提高22.2%,15.6%和12.2%,为铁路客运站客运设备配置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车站与城市交通换乘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车站建设将会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客流集散点,通过对车站换乘流线的分析,说明旅客换乘流线应与车站规划及形式相适应,以保障旅客安全迅速疏散。通过对车站换乘系统的分析,说明在考虑各种类型的换乘需求条件下,应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长途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私家车为补充的换乘系统,优化旅客换乘流线,完善换乘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南昌西站客流组织效率,根据南昌西站的实地调研结果,构建南昌西站客流疏导模型,从总体网络节点模型分析南昌西站的客流特点以及客流指示与疏导方案组成;依据现有客流主要流线模型,计算出不同流线下旅客换乘需要时间。结合南昌西站实际运营情况,分析南昌西站现有指示与疏导方案存在的问题,从客流疏导流线优化设计、站内疏导组织管理优化设计方面,提出南昌西站客流疏导方案设计,为南昌西站客流疏解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出行选择的多样化,铁路旅客对商业服务需求的差异性逐步增大。大型铁路客运站商业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对客运设备发挥其正常功能造成一定干扰,而合理的商业设施布局可以在保证铁路运输功能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客运站商业服务水平。因此以提高大型客运站商业设施布局合理性为优化目标,将其分解为降低商业设施对旅客流线的干扰性、提高商业设施之间的相关性及减少旅客走行距离3个子目标,构建候车层商业设施布局优化模型。以天津站为例,介绍天津站候车层商业布局现状,通过求解0-1规划模型,得到并分析优化结果;并对优化前后的候车层旅客行为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优化后布局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观仿真的铁路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铁路客运站流线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指出研发旅客流线设计评价技术的重要性。提出应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SimWalk软件建立客流的微观仿真模型,评价旅客流线设计方案的技术方法。实例分析验证了技术方法的可行和有效性,能够以多种方式直观、定量地分析和评估旅客流线设计方案的绩效。  相似文献   

8.
结合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的特点,分析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地区客流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影响旅客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而构建交通方式选择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实现模型求解,确定旅客交通方式的选择.以陕西地区为例,计算得到高速铁路的总评价值最高,为旅客出行和合理构建交通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东日本铁路公司在客运经营理念、营销机构设置、客运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特点,提出我国铁路客运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中,应以旅客运输需求为导向,重视运输服务质量,实施差异化战略,拓展服务范围,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建立面向旅客运输需求的客运经营和营销战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旅客运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现有铁路客运站旅客引导标识还未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的现状,论述建立客运站旅客引导标识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旅客引导标识系统的组成要素,提出旅客引导标识的种类及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运提质计划就是以旅客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品牌为引领,树立典型、打造标杆,以点带面促进客运提质计划全面落地。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通过探析客运服务品牌与客运提质关系,阐述铁路客运服务品牌的概念,构建基于旅客关系的含3个次级维度9个要素的铁路客运服务品牌次级维度模型。以客运提质为中心,从创新、示范、互动3个一级维度进行策略选择,提出包括创新策略、示范策略、互动策略在内的客运服务品牌策略选择,为全面贯彻好铁路客运提质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客运枢纽内换乘周转层缓冲设施、导向标识的布局、客流流线的安排直接影响到行人的换乘效率,对其进行优化可以更好地服务旅客。为改善兰州地铁1号线建成之后兰州西站内换乘衔接问题,在阐述兰州西站客运枢纽概况的基础上,针对该站换乘存在的问题建立Anylogic仿真模型,找到当前换乘瓶颈,确定客流出行目的比例,提出改善措施,并以区域客流密度、换乘疏散时间为统计指标,对比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改善措施可有效减少拥挤程度,最高变化量达到53.26%,疏散时间减少17.02min,达到优化目的,对于改善枢纽内乘客的换乘现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旅客出行时面临的通知信息过载,无法得到个性化和精准化通知的问题,对铁路12306通知系统进行智能化研究。在阐述12306智能通知系统架构设计的基础上,提出4个功能模块,为通知系统的智能化计算与运行提供支撑。通过分析旅客群体分类方法,将现有的通知消息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研究了基于规则的群体分类算法和基于模型的群体分类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不同通知内容应选择不同的算法以达到更好的推送效果。最后,以数字短信业务为例对比了2种群体分类算法对推送效果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为12306通知系统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新的参考方向,对提升精准推送、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增强旅客出行满意度和企业“降本增效,提质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车站引导标识和引导系统在旅客出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高速铁路车站旅客出行效率,提升车站安全生产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分析国内外高速铁路车站旅客引导标识和引导系统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车站引导标识和引导系统自身布置及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规范完整的引导标识、提高引导系统的可靠性和同步性、完善车站引导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提高设备维修效率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机场出发旅客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交通方式下旅客进出场出行成本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构建了机场进出场不同交通方式下交通工具选择的均衡配流模型,并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构建模型主要基于旅客的选择行为,能够定量反映不同交通工具出行费用与其流量分担率间的变化关系.算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与物流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UCC系统,在我国称为ANCC系统,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进行管理和维护)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International)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共同开发、管理和维护的全球通用商业语言,为贸易项目、物流单元、资产、位置及服务关系等提供惟一标识。EAN·UCC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服务是航空企业的基本特征,是航空企业永恒的主题。服务理念是在为顾客及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价值导向。“以客为尊,倾心服务”是东航的服务理念。地面服务工作看似很简单,可是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的旅客。相同的事发生在不同的旅客身上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只有扎实地将服务理念落实到实际的地面服务工作中,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为创东航服务优质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铁路GSM-R移动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铁路提速和重载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模拟制式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功能简单,已不能满足现代化铁路发展的需求,诸如涉及列车自动控制、列车安全、旅客服务信息等方面的数字化铁路移动通信显得日趋重要,特别是正在修建中的青藏铁路和即将开工的京沪高速铁路更需要解决列车位置、运行状态、监控信息等数据和图像的无线传送和旅客公众移动通信等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UCC系统,在我国称为ANCC系统,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进行管理和维护)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International)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共同开发、管理和维护的全球通用商业语言,为贸易项目、物流单元、资产、位置及服务关系等提供惟一标识。EAN·UCC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旅客服务系统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铁路旅客服务系统运营实践,从系统架构、旅客服务、客运组织、系统维护方面分析新形势下铁路旅客服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铁路旅客服务系统优化方案,阐明系统优化后体系结构重构、旅客服务与生产组织并重、构建开放的服务平台、强化系统基础管理等主要特点,为铁路旅客服务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