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2.
彭劲松 《发展研究》2013,(10):110-113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集体资产在运营中还存在运营主体不明确、机制不完善、法律主体地位不完整、监管主体不强势等问题.本文集体股份制公司化、公司+专业化协会联动运作、代管托管的资产外包化、镇级农村集体资产经营联社等四种运营模式,并提出若干创新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峰 《发展研究》2010,(1):94-102
资金来源是否有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成败的关键。从现实来看,政府、农村集体及农民个人三大责任主体均投入不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对农村社会保障认识存在误区;二是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法律阙如。政府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是公共财政的职能体现。政府主导的资金来源及立法,可着重考虑以下方面:在《预算法》等法律中增加财政支持农保的相关规定;在《土地管理法》中明确政府可从土地收益中提取农保资金;将投向“三农”的资金纳入《农民权益保护法》转化为农保资金;适时制定《社会保障税法》开征社会保障税;立法规范国有股转持充实社保资金账户;适时制定《彩票法》发行社会福利彩票。  相似文献   

4.
由于农民负担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使得人们对农民负担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异性,本文认为应该从广义上来理解这一概念。农民负担是指农民从当年经营收入中,依照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向国家、集体及社会各方面所无偿提供的费用和劳务的总称。它包括四部位内容:第一,税收。主要有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第二,“三提五统”。“D一担”,即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五统”,即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卫生事业费、教育费和村组干部提留(根据《农民负担管理条例》的规定,“三提五统”费用不得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第三,农民义务工。即按照国务院规定,一个农村劳动力-年要承担15-20个义务工;第四,其它无偿支出。如各种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及其它费用。农民负担的实质是农村社会产品的再分配,是国家、集体、社会向农民索取的剩余产品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辉 《技术经济》2003,22(1):19-20
一、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1、土地产权界定不清 ,主体不明确 ,集体所有权被虚化。《宪法》规定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但是对于农村土地 ,哪些是国家的 ,哪些是集体的 ,并没有明确规定 ,而且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主体也不明确。《民法通则》将产权主体赋予了行政村 ,而《土地管理法》将产权主体赋予了合作经济组织。根据农业部的抽样调查显示 ,实践中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 ,各地差异很大。除中央政府之外 ,各级行政组织都对地权进行了不同…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农民的重要的财产,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物权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维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规定这些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然而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由此而引发的纠纷和上访案件也是益增多。如何在坚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进一步搞活土地经营权,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个极其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村镇银行的内涵、属性与经营模式(一)村镇银行的内涵。按照银监会2007年1月22日颁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定义,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规定》还对"农村地区"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即村镇银行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提出要增加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2008年中央1号文《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明确农民家庭财产的法律地位,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性的收益权,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三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一是集体所有权成员资格问题;二是耕地不得擅自改作非耕地或者建设用地。关于农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集体、乡镇集体三个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出现集体成员资格的归属问题,不仅是用益物权的归属。不同级别和范围的集体成员的用益物权的使用,其法律地位是相同的。但是,明显的不符合法律逻辑概念。农民集体所有权土地的归属及其用益物权的分配、使用等应从法律地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对土地流转的年限规定,也应当做出更科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沙化现象”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对于农民、农村、农业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国家的投资力度较低、集体投资能力不足,农户自主供给公共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不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沙化现象"的存在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民的合作意愿缺失."沙化现象"的解决在于完善农民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对农民自愿提供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明确村级组织的自治职能.  相似文献   

11.
"三权’’在手,农村人和城里人在利益格局上的天秤翻过来了,农民反而比城里人拥有更多的实际财产,更有保障。我们发现城镇化已经基本停滞了,现在问题集中在土地上,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化下一步该怎么走?这又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提法最早是在1984年党的7号文件颁布之后,中共中央书记处给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的一个内部通知里提出来的,它是指1982年中央11号文件中对我国城镇,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生育问题所作的不同的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13.
王鹏 《当代经济》2016,(14):64-66
农民环境知情权行使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政府和农民、企业和农民关于农村环境信息的博弈.加强农民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一是环境信息的接收模式由单向型转变为双向型,二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应该罗列不公开的具体情形,三是《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应该规定农民可以申请获得企业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4.
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爱平 《经济师》2004,(1):41-4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设计 ,主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应完善农民集体的组织形式 ,明确赋予农民集体以法人地位 ,使每个农民集体都成为平等独立的民事主体。农民集体所有权不是总有或新型总有。  相似文献   

15.
叶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03-105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农村产权流转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现实中存在着发展的需求与可行性。但目前中国《物权法》、《担保法》、《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有着相当程度的限制,实践中还有农民失地风险、土地用途改变风险、抵押权变现风险和金融风险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不能得到大范围推广。但这些潜在风险都可以通过配套法律制度的完善得到防范,建议通过修改法律规定、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引进专业中介机构服务、出台金融扶持政策等多种渠道达到促进合法流转、保障农民权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形成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研究参考》2008,(31):16-1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的必然趋势,是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然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效发挥了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发展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如法律身份不明确、内部运行不规范、一些公司等单位"翻牌"冒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些地方政府指导缺位与越位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配套法规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阶段。法律实施半年多来,总体效果明显,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抓紧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依法做好指导、扶持和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很多条款涉及到了"通知".考察公约对不同条款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通知是采取到达原则,有的是采取发信原则.公约根据不同的情况规定发出通知的时间也不同,还规定不同情况下当事人未发通知的法律后果.但是,公约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对通知的形式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合同当事人用行为的方式表示的默示通知是否有效?因为公约没有涉及这样的问题,各个国家的做法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杨团 《经济导刊》2022,(11):26-33
<正>乡村集体的主体地位是由宪法确定的。这两年颁布实施的《民法典》和《乡村振兴促进法》都进一步明确,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乡村集体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发挥主体作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规定,要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耕地的绝大部份是由农民家庭经营的。家庭经营的规模狭小,生产分散,虽然适合于今天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生产力,但是又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才能解决这个矛盾?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是否要用大规模的集体经营去取代家庭经营,或者是稳定家庭经营形式,以稳定农村经济政策?本文试图从农业社会化的理论上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是需要支持和鼓励的。但是,在农村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已经大面积成长起来的新格局下,农村集体资产和集体工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前景如何?这同样值得人们高度关注。集体经济毕竟是中国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而在工农业生产力存在差别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致富不能没有集体工商业经济,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农民还必须有集体工商业职能资本的积累,才能真正拥有缩小贫富差距、加快共同致富的决定性物质条件。近期,我们到江阴市,对这个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