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本文所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有两个含义:第一,改革前后作为两大阶段相比,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二,与改革后这一阶段已经发生的四次周期波动相比,即将来临的...  相似文献   

2.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为第一阶段,主要特征是冲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体制性障碍,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至今为第二个阶段,主要特征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改革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谷―谷"法对1978~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并计算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指数。其结果显示:(1)从整体趋势上看,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有所提高,但其幅度不大。(2)当整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指数要高于当整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的同步性指数。(3)我国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呈现出"俱乐部"特征。  相似文献   

4.
魏瑞 《经济研究导刊》2011,(11):110-111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展或收缩为标志,分为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四个阶段。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阶段。由于国民经济运行的驱动因素不同,每轮经济周期的内涵不同,持续的时间通常会在2—10年不等。而且在不同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因而经济周期对股市的影响也会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5.
体制变动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燕 《经济论坛》2004,(9):9-10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以经济增长率(以GDP增长率计,下同)的“谷-谷”法来划分,我国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即1978至1981年的第一个周期,1982至1986年的第二个周期,1987至1990年的第三个周期,1991年至今的第四个周期。最近的这一轮周期在1993年上半年达到高峰,1998年开始出现通货  相似文献   

6.
采用1978—2015年中国电力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基于"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了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转变过程,识别和划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阶段,并分析了两者在不同阶段的协同性。结果表明: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均具有低速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高速增长期三个区制转移特征;电力消费在低速增长期和高速增长期的波动性明显高于GDP,而在稳定增长期的波动性则显著小于GDP;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是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静态协同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者处于非协同期;之后,两者处于显著的跨区制动态协同期,且处于协同期的电力周期与经济周期在时间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研究是许多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理论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谷-谷”划分法,中国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978年~2003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与“谷-谷”划分法相同的结论,同时分析了2003年中国经济是否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端这一问题,并对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1978年复刊以来,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理论园地,成为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库,其中,也成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的旗帜和重要园地。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在《经济研究》上所开展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历程,这一历程可以划分为“说明性”、“应对性”和“能动性”三个阶段。由此,不仅开拓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学术骨干和队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带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VECM模型在多国经济框架下有效地识别和分析了从1991年至2008年世界经济周期的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世界经济周期演化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经济增长"阶段的持续性要强于"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由"经济衰退"转向"经济增长"的概率为0.34,而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转换的概率为0.16。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换一般是在一个季度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最深,进而经过七个季度后影响逐渐消失;对此,当期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果世界经济是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阶段转换时,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本文还发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主要依靠贸易渠道,而且中国经济对各国经济冲击的反应普遍存在着非对称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会计改革的形势与主攻方向中国的会计改革伴随着整个经济改革的进行而逐步展开。从1978年到现在已有14年的时间了。我认为,头13年的会计改革基本上处于徘徊和摸索阶段,直至1992年,我国的会计改革才进入实质性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什么1992年会计改革能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条:  相似文献   

11.
李永升  刘浩 《当代经济》2009,(13):142-145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将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统计三者相结合,创立了关于经济周期分析的系统性理论.本文以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把1978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轨迹按时间区域分为了三个基本阶段,努力实现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础,为应对本轮经济周期性波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展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确立的关键。一、统制经济的解除与市场的发育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引入市场的改革。十几年的改革有一个明显的规律:即中国的改革具有较强的务实性,是在不断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中进行的。中国市场发育的过程正是这一规律的具体体现。自1978年改革到现在,从改革的指导思想、措施、市场发育的程度来划分,中国的市场发育经历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势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本轮经济周期已完成筑底,2010年,中国将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特点,未来的扩张期将长达7—8年之久。但是,未来的经济扩张很可能是缓慢的、在波动过程中完成的。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错误货币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在未来3—5年内,中国爆发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经济较快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为保持中国经济在未来扩张期内稳定健康地发展,应当确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并根据适度增长区间随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相似文献   

14.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企业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是我国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5.
王梅  毛飞 《生产力研究》2005,(10):19-22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宏观经济常态的存在是经济周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对宏观经济常态性质的判断是经济周期确定方法的选择依据。本文以1978年为界将中国宏观经济分为两个时期,对经济常态的性质进行了大致判断,并利用统计模型对其进行了计算和验证。认为计划经济时期宏观经济常态的显著特征是波动较大,但经济处于上升态势;而过渡时期则波动较小,经济处于上升态势。因此,为更准确地反映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经济周期的确定方法应采用“峰———峰”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分析为什么在至今为止货币供应持续稳定增长,且增长率持续高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同时,过去两年物价指数出现了戏剧性的下降;导致中国经济自我收缩的因素是什么;这一轮经济收缩将在什么时候结束;为什么预言中国经济在1996年开始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流行说法即使存在某种正确性,也只注意了较次级的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17.
杨文杰 《经济师》1999,(9):15-16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经过了20年的持续调整增长。但是,随着中国告别短缺,步入买方市场,中国经济走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谷底。东亚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深入,这给中国的经济复苏罩上了一层阴影。中国能否在一定时期(10到20年)内继续保持高增长?目前,这一问题在经济学界和政府决策部门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1)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维持在8%~9%,而会降低到4%~5%。(2)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还在,在今后1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较高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体现在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张上,经济总量的形成需要满足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短边规则"。经济增长的总量驱动效应与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密切相关。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阶段:供给总量单因素驱动阶段;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双因素驱动阶段;总需求成为经济增长关键影响因素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在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已完成了上述三个阶段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显著降低和经济增速在高位稳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轮增长型长波的主体已经形成,并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改革初期的高度发展期,改革中期的低缓发展期和90年代以来的持续较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经过这三个时期,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财富》杂志撰文指出,从1978年到2001年3月,中国百姓钱包涨了7倍。 但是在这三个阶段中,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却不完全与此同步。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梭罗认为,从1978年到1998年,中国农民依靠摒弃计划经济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值翻了一番,农民收入得以大幅提高,但最近10多年农业处于停滞状态,农民  相似文献   

20.
2016年是中国经济持续探底的一年。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政治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将在2016年出现深度下滑,而本轮周期的第二个底部在第3-4季度开始出现,预计将在2017年后期出现稳定的反弹,步入中高速的稳态增长轨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取决于以上七大周期的调整情况,其决定着本轮经济下行的底部以及底部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我们必须对改革动力体系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世界经济的变异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问题进行高度关注,并认识到中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力,在低迷中有繁荣,在疲软中有新气象,在旧动力衰竭中有新动力,在不断探底的进程中开始铸造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