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吃鸡的猫     
《人力资源》2007,(12):76
一个越国人为了捕鼠,特地弄回一只擅长捉老鼠的猫。美中不足的是这只猫不仅能捉鼠,而且也喜欢吃鸡,结果越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光了,但鸡也所剩无几,于是他的儿子想把这只吃鸡的猫弄走。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粮食仓库里,有一只看门的狗和一只捉老鼠的猫,狗因个大力大,便经常欺负猫,让它为自己做这做那。这天,有一只老鼠去偷粮食吃,被猫发现了。猫去捉老鼠时,老鼠为活命,跑来跑去跑到了狗的面前,而猫是怕狗的,因此胆怯而不敢再捉。狗见猫跑了几圈没捉着,便嘲笑猫太笨,又想自己捉住老鼠,就朝老鼠扑了过去,无奈身子大不够灵巧,老鼠一下便从狗的胯下蹿出去逃掉了。  相似文献   

3.
寓言两则     
老鼠的眼睛 一只老鼠钻进捕鼠的铁丝笼;被关在笼里钻来钻去钻不出来。狗走过来了说:“你的眼睛是够锐利的了,明摆着是有机关的铁丝笼,怎么还钻进去被关呢?”“奇怪,”老鼠说,“我进来时根本没看见铁丝笼,只看到这里有一块香肉呀!”“是的”狗微笑说,“你锐利的眼睛只盯在那块肉上,除了肉,当然什么也看不到了!”自信的猫老鼠在紧靠墙壁的米柜底咬穿了一个洞,柜上的洞正对着墙脚的鼠洞,柜里的米源源往鼠洞里流,老鼠不出洞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一天主人开柜检查,发现柜里的米少了很多,便责斥猫说:“你是怎么看守粮食的,柜里的米少了那么多,一定是被老鼠偷吃了,你严重失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猫自信地说,“我天天日夜在屋里巡逻,连老鼠的影子也没见过,哪来的老鼠偷吃粮食,肯定是自然损耗!”  相似文献   

4.
多年前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镇上有个不甘贫穷的乞丐,整天挖空心思琢磨发一笔大财。有次他捡到三颗芝麻,来到一家餐馆的屋檐下夜宿。半夜,餐馆的老鼠吃掉了那三颗芝麻。于是乞丐要老板抓住那只老鼠赔他,老板只好派伙计给乞丐抓住老鼠。不几天,乞丐的老鼠被老农的馋嘴猫吃了。这次乞丐又坚持要老农用那只猫赔他老鼠,老实巴交的老农别无他法,只好把猫给他。后来在他讨饭途中一条很凶的狼狗咬死了他的猫,他又要求狗的主人将狗赔他……再后来他带着索赔来的狗走着,远远有一头牛在草地上啃草皮,狗跑上去咬牛,被牛尖锐的角抵死。…  相似文献   

5.
考举子     
瘦猫从捕鼠小学毕业后。就分配到红柳粮仓做守仓猫。它勤学苦练,身手敏捷,又忠于职守,凡是到粮仓偷吃的老鼠,全成了瘦猫的美餐。粮仓从此无鼠害。  相似文献   

6.
胖猫和瘦猫     
瘦猫从捕鼠小学毕业后,就分配到红柳粮仓做守仓猫。它勤学苦练,身手敏捷,又忠于职守,凡是到粮仓偷吃的老鼠,全成了瘦猫的美餐。粮仓从此无鼠害。一直对瘦猫很满意的粮仓主任,渐渐地对它不那么器重了,因为人世间越来越看重文凭了。别的粮仓的守仓猫一般都有捕鼠师的职称,最差的也有中专文凭。他常常自言自语:"自己粮仓的守仓猫只有小学文凭,真没面子。"他决定辞掉瘦猫,另外高薪招聘高职称的守仓猫。前来应聘的猫们挤满了粮仓主任的办公室,主任最后聘用  相似文献   

7.
猫是鼠的天敌,是猫终归要捕鼠。但也不尽然,我曾看过这样一幅画:画上有只猫,其“尊容”着实凶悍,足以令大小鼠辈胆寒。但此猫徒有其表,躲在夜幕下“赋闲”。有人高声问道:“你怎么不去捕鼠呢?”猫反唇相讥:“有夜班费吗?”听了猫的反问,令人哑然失笑,再看看猫那副较真劲,不像是随便说说而已。于是我掩笑之余,有感于怀,如 在喉,不吐不快。 论理,捕鼠是猫的先天本能,是猫猎取生活资料的基本途径,缘何节外生枝,索要“夜班费”?想来事出有因,或许某个“实绩突出”的猫,曾得过类似的奖励,孰料此例一开,众猫们看到有利…  相似文献   

8.
问题源起于一个故事,说的是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老鼠们找到一个油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轮流上去喝油。于是,三只老鼠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开始叠罗汉,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并且惊动了人,三只老鼠不得不仓皇逃跑。回到鼠窝,大家开会讨论行动失败的原因。最上面的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油瓶是因为我下面第二只老鼠抖动了一下;第二只老鼠说,我是抖了一下没错,但那是因为我下面的第三只老鼠抽搐了一下;第三只老鼠说,对,对,我之所以抽搐是因为好像听见门外有猫的叫声。“哦,原来如此呀!”大家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下来。结论:猫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三只老鼠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找到了一个油瓶,三只老鼠商 量,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轮流上去喝油。于是三只老鼠开 始叠罗汉,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不 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最后,惊动了人,三只老鼠逃跑了。 回到老鼠窝,大家开会讨论为什么会失败。 最上面的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 因为下面第二只老鼠抖动了一下,所以我推倒了油瓶,第二 只老鼠说,我抖了一下,但我感觉到第三只老鼠也抽搐了一 下,我才抖动了一下。第三只老鼠说:“对,对,我因为好象 听见门外有猫的叫声,所以抖了一下。…  相似文献   

10.
刘煜 《中外管理》2003,(8):68-69
华润的当家人宁高宁经常讲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狼遇上了26只猫。狼壮着胆子向一只猫下了手,结果猫被狼吃了,因为其它猫没有给予帮助,狼于是每天吃一只猫,狼吃完了猫,又四处录食,它又看到一只大猫,这下狼高兴了,冲上去就咬,结果这只猫不但气力大,也凶猛,反过来就把狼打倒在地,把狼吃了。狼到死都不知道,这只  相似文献   

11.
“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千万不要因为刚刚吃饱了肚子,就忘记了伟人邓小平这两句话有多么重要。要知道,在小平强调“发展’、中央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前'中国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在重申“猫”的首要职责是‘抓老鼠’之就中国人只关注“猫”的出身和毛色,虽然看上去似乎遍地都是“白猫”,但已经没有几只中国“猫”还能抓得住“老鼠”了。  相似文献   

12.
关励 《企业文化》2006,(10):61-63
三只老鼠偷油失败,但是都不愿承担责任,将责任推给猫。学者、大腕现身说法,但是都于事无补。其实只有在明确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问题源起于一个故事,说的是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老鼠们找到一个油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轮流上去喝油。于是三只老鼠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开始叠  相似文献   

13.
熊猫理事     
熊猫理事大熊猫被任命为捕鼠协会理事长,众猫不禁议论纷纷:"它凭什么当理事长?"隔墙有耳。老鼠随即将此话告知了大熊猫:"那些白猫、黑猫仗着自己有声、本享,根本不把您放在眼里,说您不配当理事长!"熊猫听了,拍拍老鼠的肩膀:"唉,鼠弟,还是你了解我呀!"大...  相似文献   

14.
农夫与猫     
从前,有个农夫种了十几亩番薯,番薯地常因老鼠光顾而损失不菲,农夫甚是苦恼.后来他想到了老鼠的天敌--猫,便从市场上买回了四只,让它们捕捉老鼠,而猫得到的待遇是香喷喷的鱼骨头.  相似文献   

15.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只大腹便便的老鼠,悠然自得地踱着方步,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它身旁一白一黑身着警服的两只威风凛凛的猫,对鼠的存在视而不见,却如狼似虎争抢着“孔方兄”。虽是漫画,然无疑是现实的写照,令笔者感慨万千。老鼠作为一种动物,“上帝”安排它到这个世界上,本应有它的一席之地。可它不安分守已,专干偷盗的勾当,传染疾病,危害民众。于是,猫秉承“上帝”的旨意,充当起老鼠的克星,成为老鼠的天敌。  相似文献   

16.
会叫的猫     
<正>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著名的"猫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又听到一种说法: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不一定是好猫,抓住老鼠之后叫唤几声才是好猫。细琢磨,此话也有道理。是不是好猫,自己说了不算,得世人下结论。叫的目的,一是向世人说明,我立了功,应该受到奖赏,受到重视;二是向世人表明,我有实力,我有本事。就像母鸡生蛋之后也要叫几声一样,主人听到叫声之后,会抓一把米撒给母鸡,以示奖励,同时赶紧把蛋收起,免得被外人捡去或被老鼠吃掉。可见,对于"叫",不应以贬的态度对待,而应给以肯定,对其业绩给以奖赏。"叫"两声,应该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多了一样本事。不仅抓住了老鼠,还注重宣传自己,注重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听来很是有趣: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它们决定叠罗汉,大家轮流喝。而当其中一只老鼠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胜利"在望之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引来了人,它们落荒而逃。回到窝,它们讨论失败的原因。最上面的老鼠说:"因为下面的老鼠抖了一下,所以我碰倒了油瓶。"中间那只老鼠说:"我感觉到下面的老鼠抽搐了一下,于是,我抖了一下。"而最下面的老鼠说:"我好像听见有猫的叫声,所以抽搐了一下。"原来如此——谁都没有责任。  相似文献   

18.
底线     
<正>底线,原指球场两端的端线,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最下边的那条线。改革开放以来,"底线"又承接了许多政治、社会、道德的新内涵,使用频率明显见快。这里,举一个猫的故事。有一只猫抓住了偷食的老鼠,老鼠对猫说:"求你高抬贵手,行个方便,放过我吧,我送你一条大肥鱼!"猫冷漠拒之;老鼠又说:"我送你五条大肥鱼,  相似文献   

19.
管理寓言     
本性难移 一只雌猫爱上一位英俊的青年,就向女神亚福罗迪特祈祷,请求把它变成人的样子。女神被它的真情感动,就把它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青年看到这位少女,一见钟情,两人彼此爱慕,就结婚了。 有一天亚福罗迪特想试探猫在变成人形后性格有没有改变,就在房间里放进一只老鼠,这时猫忘记自己已经是人,就从床上跳下来,敏捷地捉住那只老鼠,放进嘴里吃掉。女神看了大叹一声,便将它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说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染色的乌鸦禁不起雨水的冲洗。要了解一个人的本性。须从他日常待人处事的细节上观察,不可只看外表,遂…  相似文献   

20.
猫性与人性     
猫国里有两种猫:一种猫是自然猫,服从自然演化规律,埋头捉老鼠,养家糊口。它们是猫国可以存在下去的中流砥柱。另一种猫演化出人类的智慧,变成了“智能猫”,它们同人类世界打交道,与人类社会进行交换,办法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用捉到的老鼠交换鱼.一种是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份,通过对人类的“讨好”服务,获得梦想的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