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霍侃  王长勇 《中国改革》2010,(1):37-38,40
一年前,正在从紧政策调控中的中国经济,又逢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急速下滑之际,重拳出击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帮助中国度过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政策,继国务院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后,各地政府先公布投资计划,其投资计划总额达到近18万亿元,而这仅是20多个省上报的投资计划。  相似文献   

3.
危机未逝     
面对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中国政府在2008年11月推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跨度为2009年至2010年。此后为支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取得了成功,经济增长放慢的势头被遏制,出现V型复苏势态。然而,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刺激政策有一些令人担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在各项经济刺激和扩大内需政策中,土地比过去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当地时间2月13日最终通过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规定计划支持的项目所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支持者认为,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刺激经济,理应购买国货创造就业岗位。反对者则批评,美国主张买国货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全球范围的贸易战因此一触即发。国际社会对美国这一个体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的自私行为纷纷谴责。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2008,(12):118-118
11月3日,欧元区15国财政部长在月度例会上表示,欧元区无须为拯救实体经济推出一套整体经济刺激方案,但各国应加强协调。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欧元区财长们认为欧元区并不需要一套总的经济刺激方案,当务之急是各国采取有针对性的短期措施为公共需求增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勿自满     
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在一个极度不景气的世界经济中逆势而上,独领风骚?尽管人们开口闭口言必谈4万亿“财政刺激”,其实,真正发挥了关键作用的是中国的“金融刺激”——9.2万亿元的巨额银行信贷。  相似文献   

8.
结构性减税     
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一方面在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下,尤其是投资力度的加大,经济被遏制快速下滑的势头已经显露;但另一方面,包括消费、外贸、外商投资等数据则显示经济企稳仍需进一步巩固。这也正是温总理在两会的记者会上呼吁“全体中国人都要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分析了富人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得出结论其利与弊要试不同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2008年12月份外贸进出口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降,对外贸易加快收缩给中国这一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未来的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并说明中国政府有必要采取更加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疲软的贸易数据、尤其是进口数据说明中国经济不但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也在下降。  相似文献   

11.
王君 《中国改革》2010,(1):74-76
2009年伴随着“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是近10万亿元的银行信贷。其中真正贷给微小企业的所占无几。道理很简单:向大企业发放大规模的贷款,比向微小企业发放小规模的贷款要容易得多。因此.在短时间突击发放的贷款,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在全球各国采取各种经济刺激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国际及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充分发挥了其发现价格、回避风险的功能。一方面,金融危机仍然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各国不断加大的经济刺激措施正促使全球  相似文献   

13.
白酒和葡萄酒相比,金融危机对白酒行业的影响更大。2008年中秋、国庆,甚至是今年的春节等旺销时期,白酒消费市场均表现不活跃,特别是高端白酒销售有所下滑。有经济分析学家指出,尽管中国的实际情况远非那么乐观,但国家刺激经济可以提振白酒的外在宏观环境。在2009年,地方品牌仍将在区域市场走俏,并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2003,(6):4-5
“非典”犹如飞来横祸,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将社会搞得乱了方寸。人们刚刚还在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而喝彩,转眼之间,媒体头条新闻都变成了“非典”疫情。由于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高达9.9%,人们曾经估计全年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7.5%以上。然而鉴于“非典”流行,2003年4月下旬,世界银行已把中国经济增长率向下调了0.2个百分点。还有一些外国研究机构的估计更为悲观。那么究竟“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分析了富人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得出结论其利与弊要试不同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的振兴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刺激内需。以投资和外贸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已经发挥到极致了。目前的共识是,内需已经成为拉动中国今后10年20年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7日中日韩领导人在第五次会晤中发表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明确提到了三方投资合作的问题“三国认识到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各国国内经济的重要性,欢迎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所做的努力”。这预示着中日韩投资合作会有更大的发展。目前,日韩对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质量上看都堪称是中日韩投资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前的收入差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那些拉高了中国基尼系数的富人们致富的不二法门到底是什么?在一个外国记者看来,权钱交易正是中国暴富阶层的生财之道。日本NHK电台所作的中国纪录片《激荡中国——中国的富人与穷人》,对此结论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阐发。这个片子选择了两个富人做为中国富人的典型代表。其中之一为已逾50岁的中年人,发家致富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地方经济学     
近日,跟随国务院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全国各省市公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逾10万亿元,这再一次展现了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中国政经格局下,地方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政府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刺激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杭州、成都等城市在内的一些地方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等方式用来刺激居民消费,商务部官员明确提出,发放消费券对拉动内需来说是可行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发放消费券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