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结合印象管理理论和归因理论,通过情境实验的方法,探索受众对企业的责任推断以及后效反应。研究发现,面对危机事件,企业消极的印象管理策略(漠视)会导致受众更强的内部归因、可控归因和稳定归因,企业会受到更大程度的责任推断,受众更倾向于不能原谅企业的做法;企业积极有效的印象管理策略(道歉、理由)有助于产生较好的后效评价,进而维护甚至提高企业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以往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大多基于组织行为学个体激励视角,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展开。从社会心理学印象管理动机出发,将其分为获得型和防御型,分别探究其对创新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获得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具有阻碍作用;②获得型/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的促进/阻碍作用通过角色认同的中介机制形成;③领导积极/消极反馈增强了获得型/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角色认同的促进/阻碍作用。研究成果不仅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索了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新路径,丰富与拓展了中国情境下个体创新行为理论体系,同时还拓展了印象管理动机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诠释了已有研究存在的分歧。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便利店业态在零售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消费者对不同类型便利店的刻板印象与其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两个研究揭示:(1)消费者对便利店的刻板印象显著影响其购买意愿,其中消费者对传统型便利店的刻板印象更为积极、购买意愿更强;(2)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中的温情和能力两个维度也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便利店的购买意愿,其中消费者认为传统型便利店更有温情和能力并由此产生更强的购买意愿。文章研究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拓展了便利店购买意愿的研究视角,还为便利店的分类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创业失败通常给创业者带来污名,威胁创业者的形象和声誉。印象管理策略是创业者向受众叙述“失败故事”,以维护受损形象、获得合法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挖掘创业失败后印象管理策略的内涵和结构,并开发测量量表。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提炼出承担责任、推卸责任、积极定义和示弱四类印象管理策略,并开发量表。随后,通过两轮问卷调研,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验证,发现推卸责任策略可以细分为两个子维度:推责于环境和推责于他人。最后,检验印象管理策略对投资者评价合法性的预测作用,使用创业者和投资者配对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四类印象管理策略对评价合法性的预测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8.
员工实施组织公民行为既可能是好士兵的真心表现,也可能是好演员的虚伪行为。通过对302名企业员工及同事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亲社会动机与印象管理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亲社会动机对指向同事的组织公民行为和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印象管理动机仅对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印象管理动机在亲社会动机与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即当员工有较高的印象管理动机时,亲社会动机与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更弱。 相似文献
9.
乡村农庄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兴形态.探索农庄旅游如何影响游客对乡村居民的印象认知,有助于理解乡村旅游在城乡居民关系融合中的角色.本文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出发,提出游客对乡村居民的印象认知包括温暖和能力感知;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进一步探讨游客共创行为对乡村居民印象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招募有乡村农庄旅游经历的游客参与问卷调... 相似文献
10.
团队从失败中学习是企业员工反思的关键要素,也是提升团队绩效的重要途径。领导在促进团队从失败中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文献鲜少关注促使领导者采取不同行为的深层原因。本文基于内隐领导理论探究领导印象管理与团队从失败中学习之间的关系,考察团队绩效和团队效能的双调节作用,构建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通过对某保险服务业集团的134个电话销售团队的1423名在职员工进行两阶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领导印象管理正向影响团队从失败中学习;团队绩效和团队效能在领导印象管理与团队从失败中学习之间的关系中分别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团队效能中介了团队绩效对领导印象管理与团队从失败中学习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表现出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本文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领导印象管理和团队从失败中学习的边界条件,为解释领导印象管理的效果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public pressure increasing, increasingly more number of studies explore how managers respond to outer pressures by using th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tool.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ignor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condition, duplicity and consequences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This article studies how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peer imitation influence managers’ selection of soft and har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and their economic consequences based on cost-benefit trade-off models and empirical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public pressure increases sharply, geographical distance has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har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and peer imitation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soft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Under the joint effect of two factors, managers tend to disclose soft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ore than har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which cannot only mitigate potential risks but also ensure good economic consequences. To restrict managers’ opportunistic disclosure behaviour and improve the disclosing level and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etailed standard norms and heavy punishment measur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regulating departments should regulate the disclosure behaviour of distanced firms and check the redundancy of soft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o ensure whether the same information is repeatedly disclosed in the annual reports. 相似文献
12.
《Journal of medical economics》2013,16(3):180-181
AbstractPatient-reported outcome (PRO) instruments are related to risk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that they are tools to measure the benefits and risks of exposure to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from the patient's perspective. Clinical measures of improvement of certain conditions may not necessarily correlate with improvements in a patient's ability to perform daily activities. PRO data, when properly administered, collected, analysed and returned to physicians are a very useful source of information. This will ultimately address safety concerns, facilitate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improve patients' compliance to treatment in routine patient care. In this article we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PRO in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生态旅游管理七个要素:社区生态旅游的规划管理、评价指标的构建与管理、教育与培训管理、利益分配与管理、科研管理、政策制定与决策管理、组织管理。同时,本文还构建了社区生态旅游相关利益群体、决策与管理模式;确立了评定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绩效的相关评价要素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The United States Navy decided in the early 2000s to replace traditional, instructor-led schoolhouse training with computer-based training (CBT). While employing CBT may produce gains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lower costs for repetitive, low-skill work, there is a lack of empirical evidence whether these benefits exist for more highly skilled Navy operations. Anecdot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CBT failed to sufficiently prepare new sailors for sophisticated systems’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To determine the validity of this evidence, we examine how CBT has affected the AN/SQQ-89(v) sonar. We empirically analyse whether the Navy’s introduction of CBT significantly altered fleet maintenance costs, actions and training requirements, by assembling a unique data set of ships, locations, personnel, maintenance costs and maintenance actions. Controlling for the Navy’s plan to man the system, the number of authorized billets and the number of personnel on board, we find that CBT adversely impacts costs, actions and maintenance hours for the sonar system. 相似文献
15.
生命周期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方法基础上的生命周期管理逐渐引起了研究机构、企业和公众的关注。文章通过文献综述,从概念框架和应用实践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进展,发现当前关于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多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结果,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国外生命周期管理实践已在产品、企业和行业等不同层面成功开展,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则相对滞后。通过梳理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生命周期管理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建立检察机关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机制是党中央、高检院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检察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的有益尝试,具有现实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从风险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正逐步运用至各领域。检察机关在构建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机制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正是对该理论的发展运用,同时更将为该机制的科学、合理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参照。 相似文献
17.
休谟的人性科学的第一原则是:我们的一切简单观念或是间接地或是直接地从它们相应的印象得来。即,我们的印象是我们的观念的原因。他认为,他的这个原则可以清除关于先天观念的争论。休谟为他自己的哲学设定了边界,他讨论问题是基于自己的前提的。一切不在此范围的问题都是伪问题。因此,我们说休谟的哲学是活动在他所限定的界限之内的。 相似文献
18.
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提出的一种环境管理思想和工具,在提高产品生态环境性能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使LCA具有可操作性和简化,本文分析了国内外LCA数据库软件的不足.开发了具有开放性、可移植性、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相结合、可拓展性和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五大特点的LCA数据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区域生态风险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生态风险研究相关的2 347篇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类型、出版年份、所属国家或地区、学科类别、发表作者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简要描述国内的研究现状,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出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