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作为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体现公平的“调节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受到了国家领导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据统计,2005年全国社保三项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716万人、13783万人和10648万人,截至2005年底,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已为4000余万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但是,我们构建的社保制度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如何达到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保水平,如何加强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运作和监督管理等等,则是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2年以来,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江苏省无锡市根据不同群体特点设计并逐步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等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了三基本一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近年来,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实现人人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针指引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也经历了调整、发展、完善的过程。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定位上,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措施""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转变为"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主要条件";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理念上,从"公平与效率兼顾"转变为"更加注重公平";在政府责任上,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视,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各企业都成立了国有企业下网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中心,财政部为了保证国有企业下网职工基本生活在保障和造就业工作,规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管理横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精神,制定了《国有企业下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资金的财务管理,但是由于相应的会计制度没有配套,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各企业的再就业中心条行其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混乱,其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来保障和改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并以提升就业意愿为导向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成员依靠劳动改善生活质量,有效地缓解了收入差距,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保民生”的有益经验。然而,发达国家也曾面临由社会保障制度理念片面化引发社会保障政策选择极端化,社会保障制度盲目发展打破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态,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加剧社会分歧等历史教训。由此,呈现出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对社会问题的全面应对,以提升个人责任为取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主体责任的协调,兼顾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的可持续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社会保障宏伟蓝图。这一民生工程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实施,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填补制度缺失,使城乡居民都覆盖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内;二是提高执行能力,使建立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从十六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七大的"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再到十八大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随着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日益临近,与此相应的对社会保障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围绕着小康社会目标,十六大提出的是"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十七大提出了新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十八大则把"全面建设"提升到"全面建成",社保目标自然也要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研究》2013,(3):F0003-F0003
征文背景社会救助是解决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民生的重要防线,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层的安全网。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由此推动民政工作获得长足进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作为民政工作的核心业务,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十一五"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供养顺利实现转型,住房、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制度基本建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三十年,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不断丰富,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在财政的支持促进下,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的作用初步得到显现,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春萍 《中国金融》2006,(22):43-4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回顾了"社会保障公平可持续"理念在中国的萌芽、探索、发展及最终形成的改革与跃变进程,并探讨了在当前中国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文章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梦的重要构成与实现路径,其基本要义是注重"公平"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根本精髓是以人为本;主要目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是把握好"度";条件保障是继续深化改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占军 《上海保险》2012,(3):9-1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等构成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权利。《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黄福敏 《上海保险》2007,(8):54-55,51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都十分重视人民子弟兵的保障问题,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以军人抚恤优待、军人退役安置和军人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军人多方面的保障需求,解决军人服役的后顾之忧。近些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的保障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军人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介休市财政局始终将保障弱势群体、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介休”作为社会保障工作的着眼点,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新政策、新制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社会保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结合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一些非经济因素,从单项指标、内部结构和总体保障水平三个层面分别对湖北省社会保障水平和适度水平进行测度,得出湖北省2010年社会保障水平为1.82%,社会保障的适度水平为4.47%-4.50%,并提出完善保障体系、基金监管等建议,以达到其保障适度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保障》2012,(11):20-20
2002.11—2012.10【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了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继续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加强"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稳步推进国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集体学习2021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初,《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和《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颁布实施,“城乡统筹、全民覆盖、一视同仁、分类享受”的社会保障体系格局日渐明朗。  相似文献   

19.
《会计师》2017,(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简称"人社保障中心",是主要负责人力资源方和社会保障方面事务的政府服务机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社保障中心不仅具备其基本的一些职能,更具备重要的财务职能。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耍坚持“全覆盖、倮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优化,意味着我国朝着“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保障”的“人口全覆盖”目标又近了一步。但是当前城乡居保待遇水平明显偏低,仅仅超到了解决老年居民“零花钱”的作用,离“保基本”尚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