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雅飒 《中国市场》2008,(40):38-39
行政法领域将医疗机构使用药品行为与普通的生产、销售药品行为区别对待已成通例,为了实现行政法与刑法的顺畅衔接,维护法制的统一性,笔者从分析医疗机构使用药品行为与普通销售药品行为的本质区别入手,主张追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医疗机构使用假药行为的刑事责任,即在《刑法》中增加规定"医疗机构使用假药罪",并对该罪进行了立法形式构思。  相似文献   

2.
明星代言历来备受关注和争议,而药品、保健品更是敏感,限制甚至禁止明星代言的呼声一直就没停止过。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明确表示,对于明星代言行为,如果明知他人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符合《刑法》规定,也视作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共同犯罪处理。来自权威的司法解释,无疑给药品广告戴上了紧箍咒。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3.
《华商》2014,(23):78-78
2014年12月1日起,为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的违法犯罪行为,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实施,七种情形将被从重处罚。其中包括:——生产、销售的假药以孕产妇、婴幼儿、儿童或者危重病人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避孕药品、血液制品、疫苗的。  相似文献   

4.
入罪门槛是行为构成犯罪的最低标准,也是区分违法与犯罪的重要依据.其立法目的在于合理划定犯罪圈.为区分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将“违法所得数额巨大”作为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入罪门槛.但从刑法法理的角度看,我国刑法的这一设定存在明显缺陷,应当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赵梅 《商》2014,(44):222-222
《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修正,确定了污染环境罪。在经济高速发展,却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当民法与行政法无力全面保障环境及生态的情况下,力求在刑法领域探求更好的环境保护措施,充分发挥刑法的后盾机能,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6.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在日内瓦宣布,在全球销售的药品中,有10%是假药,每年假药的销售额达到320亿美元。使用假药不仅会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病人的病痛和财政支出,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在欧洲医药市场也不例外,由于进一步开放药品市场,加之网上购药已成为时尚,致使假药问题严重困扰欧洲医药市场,因而治假防伪成为保护消费  相似文献   

7.
韦加速 《中国市场》2014,(34):168-169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区分诈骗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一般表现为在产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欺骗手段;而诈骗罪常常亦以冒充销售产品的工商活动来实现。对此问题目前刑法学界尚无定论。而如果从犯罪客体入手,运用哲学质量互变规律就可以解决此问题:如果案件中使用的物在价值(或价格)上比较靠近合格产品,该物就是伪劣产品,该行为就应该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果案件中使用的物在价值(或价格)上与合格产品相去甚远达到一定的度,该物就不再是伪劣产品,而是诈骗的工具,该行为就应该定诈骗罪。以此观点来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8.
徐玲 《中国市场》2014,(43):188-190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音响或其间穿插的寂静,主要通过非预约性的方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传播是指有关音乐信息的传递或音乐系统的运行。音乐作品是著作权制度下的重要客体之一。音乐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音乐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要受到著作权法、民法、行政法的保护,还要受到刑法的保护。这种保护最强有力,也是最后一道法治防线。当音乐作品的元素介入到注册商标、专利、商业秘密领域时,如符合相关犯罪的构成要件,行为人有可能触犯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专利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音乐传播过程中主要涉及的犯罪是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此二罪具备法定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9.
张瑞 《商》2011,(4):55-56
<正>所谓法条竞合,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处理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形。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行为具有非法经营性质,而非法经营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宽泛的概念,刑法分则中许多犯罪种类都具有非法经营之特性,正如有专家而言,非法经营罪犹如一个"口袋罪",司法实践中非法经营罪与其他罪的竞合就鲜明体现了这一说法。本文仅以非法经营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销售假冒注  相似文献   

10.
《工商行政管理》2000,(9):35-37
第三条下列三种商标侵权行为 ,属于《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一)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对本条规定的理解应结合第四条规定的内容。1997年10月1日施行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设了“侵犯知识产权罪”这一类罪 ,并在这一类罪下又规定了7种罪名。其中涉及商标犯罪的3项罪名与新《刑法》施行以前我们工商系统按照《商标法》及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月10日下发《关于严厉查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制售假药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要求加强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检查,一旦发现制售假药行为,将予以公开曝光并依法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2.
医药造假现象日趋严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全国查处假劣药品价值近5亿元。由于多数假药没有任何药性成分,制假工艺简单,使得假药成本低得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两者之间的巨大差价使得制贩假药利润很大,比如两盒假人血白蛋白,药贩子进货每盒成交价是18元,而在药店里两盒人血白蛋白要卖到1000多元。尽管我国法律制定了最高刑罚为死刑的销售假药罪,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仍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当里来。  相似文献   

13.
<正> 修改后的《刑法》将经济及金融犯罪方面的条款增加到116条,且在量刑上较原来的大有加重。仅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方面就有11条:如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不合格产品;生产销售假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及造成中毒事故;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生产、销售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或不合格  相似文献   

14.
政策     
《广告大观》2011,(1):16-16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将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查处互联网上非法发布虚假药品信息的行为。姜增伟说,经过多年的专项打击和治理,整体状况逐步好转,但假冒伪劣药品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网站及新闻媒体,包括一些搜索引擎等,未经依法审查,就发布一些非法药品广告。  相似文献   

15.
近日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2004年全年我国共查处假药品案件24.6万件,涉案总值3.6亿元人民币。无独有偶,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日前在日内瓦说,全球药品销售中,假药占10%,其年销售额高达到320亿美元。假药的制造与销售如此猖獗,给人们的身心造成的危害,给国家经济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计量。  相似文献   

16.
现行刑法第306条——判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立法根据在于,该罪行具有侵害国家司法作用的高度危险。由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特殊作用,决定了该罪行应当从重处罚。引诱行为的实质内容在于使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而不在于引诱的具体行为方式,即使是诱导式询问的某些特别类型也存在构成刑法第306条罪行的余地。刑法第306条与第307条是特别犯与一般犯的关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藏匿、隐避证人的,属于本罪的毁灭证据的行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明知是他人伪造、变追的证据而使用的,应当属于本罪的伪造证据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杨帆  张鹏飞 《消费导刊》2009,(7):163-163
倒卖车票船票罪是我国刑法扰乱市场秩序罪中的一个罪名。笔者通过对车船票交易市场的调查,结合理论依据,细致分析了我国车船票倒卖行为的犯罪构成。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对于倒卖车票船票罪的认定较为模糊。本文就如何界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以及倒卖行为中是否为共同犯罪的认定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在如何预防犯罪方面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危险驾驶行为有巨大的社会危险性,刑法修正案(八)将飙车、醉酒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刑法打击的范围,迎合了社会公众要求打击此类行为的舆论。但是,单独设立危险驾驶罪有悖刑法谦抑性,会造成刑法规范之间的不协调和实践操作上的困难。通过解释和完善现有刑法规范,完全可以满足对高危驾驶行为进行刑事处罚的需要。因此,在刑法中单设危险驾驶罪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张宇 《商》2014,(14):116-116
刑法的谦抑性是一种原则和精神,体现了“慎刑”的思想,要求刑法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必须谨慎。近年来,醉驾行为泛滥,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交通事故,对公众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行为纳入刑法的规制范围,社会各界对醉驾行为是否一律入罪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将从刑法谦抑性原则出发,认为醉驾行为不应该一律入罪。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某些不法分子利用经济体制和法律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之处,大规模地进行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违法犯罪活动。这种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给守法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困扰,严重的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阻碍了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为了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我国在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的第五次会议时,审议并通过了新刑法。本文从刑法中关于生产和稍售伪劣商品罪及其处罚规定的角度研究了刑法对这种罪的处罚定论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国家等方面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