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住宅建设,并且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年均建设住宅25万套,20世纪60年代建40多万套,而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年均建设住宅140余万套,约1.3亿平方米,在3700万住户中,自有住房约2300万户,租房户约1400万户,约有290万租房户住的是公建住宅,日本住宅的供应渠道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公共住宅、民间住宅和住宅金融公库贷款建设的住宅。公共住宅包括公团住宅、地方住宅。民间住宅则由民间经济力量投资建设,日本住宅建设的特点是:小巧实用、住宅质量好,居住环境优良。  相似文献   

2.
1986、1987年的日本地价暴涨风潮,对日本这个国家来说并非罕见之事。战后,除1975年出现过唯一的一次地价下跌外,几十年来,日本地价始终处于上升状态。然而,这次的地价上升却不同以往。(1)6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地价上升主要表现在工业地价暴涨;70年代列岛改造热时期是住宅地价狂增;而这次地价风波却始自大城市中心区商业地  相似文献   

3.
日本土地管理经验之一是国家控制土地交易,实行许可制和申报制度,而且由国家公布和控制地价。现通过1990年地价公示将日本地价公示制度概述如下:一、地价公示制度的提出地价公示制度是定期公布标准地的适当价格,以便为一般土地交易者提供可信赖的大致标准,并有助于确定公共用地的适当价格,以谋求地价的合理化。它是根据1969年7月1日施行的《地价公示法》而创设,并于1973年7月13日对地价公示制度用第52号法律公布施行。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2011,(10):72-72
日本国土交通省9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基准地价比上年下降3.4%,为连续20年下降。受“3·11”大地震影响,日本东北和部分关东地区地价下滑尤其明显。这一调查采集了日本全国大约2.2万个地点,以2011年7月1日的地价为准。  相似文献   

5.
刘颖  隋迪  李胜胜 《特区经济》2022,(12):45-49
政府公示地价体系和地价监测机制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关于基准地价、标定地价与监测地价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关联与应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江苏部分地区实践、南京相关研究、上海“三价格一指数”地价体系建设为例,对三类地价的联动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三类地价联动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7.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其价格的剧烈变动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一国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90年代以前日本城市地价的不断上涨和其后随“泡沫经济”破灭后的大幅度下跌,都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价既是土地市场的调控杠杆,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晴雨表”,日本的城市地价经历了自1955年至1990年长达35年的持续上涨,创造了“地价神话”,又经历了自1991年“地价泡沫”崩溃至今,长迭12年持续下跌,这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研究日本城市地价变动的基本情况、产生原因及其经济影响,对于我国建立健全城市地价体系和地价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价与房价     
自去年以来,国内绝大多数大小城市(甚至城镇)房价就呈一路攀升状态。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地价之高,举世皆知。战后日本地价一直看涨,尤其是中心城市圈涨幅更是惊人。据日本全国土地机构的统计,1955-1989年日本地价平均上升54倍,东京等六大城市更是上升128倍,大大超过同期消费物价上升5倍、工资上升21倍的速度。70年代以来,日本地价上升明显加快,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日本通过了1986年版的《建设白书》——“国土开发现状”。在大幅度贸易盈余条件下谋求日本经济结构转换之时,该白书认为:“社会资本的整备是扩大内需的支柱,除经济效果外,国民的支持也十分重要”。从而阐述了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扩充落后的公共事业的必要性。同时强调,目前在维持高储蓄率、劳动人口相对幸福的环境下,放眼21世纪,必须有计划地、踏踏实实地谋求优质住宅、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充实。首先,白书从下水道普及率、人均城市公园面积、道路铺装率三要素入手,举出了社会资本指数。当美、英、法、西德及日本五个发达国平均指数为100时,日本是35。以人均国民所得,电视电话普及率为基础制定的私人生活水准指数(五国平均为100)超过欧洲三国达98(如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质量的不断改善,土地价格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但由于政府实行土地招投标、拍卖等方式,开发商的投机炒作,使地价节节攀升,土地开发失控,价格紊乱。在房地产的价格中,土地价格是很关键的因素,一般占到房价的40%—50%,因而对房价有一定制约作用。我们不仅要看到房地产泡沫的风险,还要警惕土地泡沫的风险。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固然可以给地方带来巨额的收益,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市场呈现出疲软的态势,中国宏观经济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朱镕基总理上任伊始就提出以发展住宅建设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居民新的消费热点,以此来带动中国经济的腾飞,并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试图从湘潭市住宅建设的实际出发,谈谈粗浅的看法。一、湘潭市住房建设现状及其成因笔者近日走访了湘潭市几家大的银行及市房改办、统计局和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得到的结论是现状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湘潭市住宅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城镇竣工住宅405.…  相似文献   

14.
周家高 《改革与开放》2006,(9):15-15,20
<正> 二次大战以后,韩国为了恢复国民经济,重点发展工业。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住宅问题提到了日程,住宅的建造量也迅速增加,住宅建设步入快速发展之路。韩国住宅业的发展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也取决于政府对住宅业发展所采取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例如,韩国的"大宇建设"是集科研、设计、试验场、部件加工厂和施工等于一体的大型住宅生产企业,科研设备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现在  相似文献   

15.
论地价调控与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杰 《理论观察》2005,(4):166-167
国有土地出租、转让的基准地价是由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本地区的经济环境及实际需要而制定的。因此,只有科学的管理城镇国有土地基准地价,规范估价行为,统一估价程序和方法,才能客观、公正、合理的调控城镇国有土地地价,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下面试从城镇土地地价的区域性、连续性、宗地等方面论述地价的调控与平衡。  相似文献   

16.
张文杰 《魅力中国》2010,(25):75-76
在计划经济时代,各单位使用土地基本上都是行政划拨,所以也就不存在地价的概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伴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地价概念应运而生,国家先后制订了《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为基准地价的评估、更新提供了技术依据,截止目前,各地基准地价成果已经历了数次更新,覆盖面从刚开始的城市已扩展到建制镇。基准地价成果已深入人心,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应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子项目,从1999年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在房屋建设上,大胆改革,积极探索,走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道路,取得了明显效果。成绩是肯定的,但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最主要的是商品房滞销,大量资金积压。据统计,到一九八五年末,市区内积压商品房964套,占建成商品房总数的40.3%;占用资金3,000余万元。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调整政策,紧缩银根,控制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我市企业经  相似文献   

18.
19.
20.
新的世纪,我国的住宅建设已进入一个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创造既美好而又可持续人居环境的新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对我们的认识和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这一切都向我们提出,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针对我国未来的住宅建设,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是我们每一个住宅建设工作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