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立,物流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行业,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有很强的拉动效应。物流资源配置水平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保障;而发展现代物流又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但是,近年来,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主要是由区域物流资源配置水平的不平衡引起的。因此,研究物流资源配置水平对于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理论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金融支持存在互动关系,当前,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存在对经济贡献度不足、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缺乏金融创新及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等问题。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来带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就成为必然选择,应加大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中原经济区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加...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降低地区交易成本、利于形成地区规模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制造业规模经济明显,易形成集聚。因此发展制造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原经济区是中部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对于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原经济区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原经济区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区划分也日益凸显,作为我国中部重点开发区域,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逐渐被提出,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那么在新形势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审视中原城市群也将是一个新的内容。城市群的规模结构一方面指的是其内部不同层次的城市,另一方面是不同大小的城市,即质和量不等的城市的组合。分析规模结构可以了解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等级关系,及城市的规模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广东省1985-2011年的统计样本,本文借助协整理论考察了区域物流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运用OLS对协整方程进行估计,得出区域物流规模与需求每增加1%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0.483%和0.512%。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区域物流规模与需求的增长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物流业和经济发展未呈现互动的趋势,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不配,因此广东省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促进物流业发展,避免未来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超效率CCR-DEA模型的我国物流上市公司效率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效率CCR-DEA模型解决了传统DEA评价无法对有效率单元(效率值1)再排序的弊端,可以对技术效率达到有效前沿面的物流企业进行进一步评价。运用超效率CCR-DEA模型对我国24家物流上市公司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上市公司技术效率高的企业约占50%,与港口类物流上市公司相比,运输类物流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值更高;对于技术无效的公司,其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在技术有效的公司中,中海海盛的超效率值在2006年、2007年都居于首位,其余公司两年的超效率排名多呈现一定变化;物流上市公司效率受区域经济因素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物流上市公司超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战略,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经济全面发展进入了重要时期,物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目前发展还很薄弱。本文分析了中原经济区战略为河南物流发展带来的包括政策、经济发展总体、粮食与能源基础等各个方面的机遇,确定了河南物流必须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才能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占据中西部物流发展的高地。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近几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国家和河南省政府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而开展的重大举措,这项举措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当今21世纪物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河南省现行的物流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这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河南省物流业从而促进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考虑集聚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对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1990~2008年间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提高是我国城市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与集聚外部性紧密相关的要素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仍是制约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城市经济密度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两种不同的影响途径:制造业在市辖区内的空间集聚体现为"拥挤"效应;人口空间密度则对地方产出的影响存在倒U型特征。人口因素仍然是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人口与制造业的空间"共聚"现象对城市产出有着显著为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AHP原理,以中原经济区经济区为例,分别采用人口、经济、社会和居住环境等因素因子来构成综合指数测度城市化水平,然后通过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模型来分析区域经济的集聚现象。笔者发现河南省中心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其核心城市的发展对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负面影响,区域差异逐渐拉大,两极分化趋势在增强,外围城市边缘化趋势显著加大。  相似文献   

11.
<正>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其范围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8月8日,发改委确定30个市2个县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中原经济区的物流行业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为例,通过考察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涉外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综合比较分析表明2005年后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整体缩小态势,但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靠基础设施和实物资本等有形资本投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持续。因此,中原经济区应统筹协调、借力发展,提升"虹吸"辐射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区域产业整合与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对外水平,构建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DEA模型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模型,分析了2001-2012年中原经济区农业生产效率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对TFP变化的总趋势、结构及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农业生产效率总体趋势呈现递增态势,县域间差异呈现较为明显的波动趋势;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形成了较为相似的变化格局,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呈现一定的集聚性。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边缘城市次区域必须遵循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强化与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群(经济区)经济联系,淡化行政隶属关系加强区域内部政策协调,大力培植本土特色产业,为推动中原经济区整体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文分析了中原经济区的各个位置发展,得出需要各个区域协同发展,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梁昊  李战奎 《现代商业》2012,(17):188-189
中原城市群,是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支撑点,也是带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级,虽然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并在实现区域内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因此,尤其是对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的剖析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来说至关重要。目前中原经济区区域立法本土化且不健全、区域执法利益化且软弱乏力、区域法律监督刚性不足且缺乏合力、区域法治文化淡薄且法治化程度低、区域法治主体虚置化且法律信仰不高、区域法律人才总量偏少且流失严重、区域法制宣传形式化且依法治理不够,这些因素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构成了现实的法治障碍。鉴于此,有必要放大中原经济区区域立法效应,加强中原经济区法律人才职业化规范的建构,加大中原经济区区域执法力度,提高中原经济区区域法律监督的实效和水平,全面深化中原经济区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活动。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优化劳动力、资本和科技投入等要素的配置,而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文章从供给侧视角研究了1992-2014年民营经济增长的要素配置效率及其时空演变轨迹。结论如下:从时间角度看,民营经济增长表现为资本与技术双驱动特征,且资本与技术呈现动态“螺旋式”交替状态,劳动驱动强度在2008年后有所上升;在空间分布上,民营经济增长空间重心偏向东南地区,资本重心在近年来开始转向中部地区,劳动力重心偏向东部地区,技术重心偏向东南地区;在区域范围内,各区域民营经济增长类型均以资本驱动型为主,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优势并未显现,东北经济区民营经济增长整体效应最低。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A的中国地区物流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腾 《中国市场》2008,(6):74-76
本文用各省市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及劳动力作为投入变量,用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作为产出,利用DEA方法分析我国物流效率。结果发现我国物流规模效率相对较高,绝大多数省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纯技术效率偏低,导致物流技术效率较低。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物流效率相差不大,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效率无关。我国物流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应在注重提高物流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改进管理,优化物流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9.
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是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的核心区域;而区域物流在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集聚资源、推进产业协作、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认为全面把握中原城市群区域物流发展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原城市群区域物流发展策略是加快中原城市群区域物流发展、进而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全面进步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郑冉 《北方经贸》2012,(8):43-44
2011年,中央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高到国家层面。通过对近十年来区域经济和金融聚集理论研究,可以深入探讨金融中心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郑州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金融中心具有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