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依靠实施水平井、侧钻水平井技术挖掘油田剩余油潜力,由于水平井井眼轨迹复杂、油井出砂,冲砂作业卡阻频繁,作业时率低,增加了作业安全风险。并且随着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地层亏空严重,侧钻井及套损井日益增多,出砂情况越来越严重。小洼油田井筒清砂以冲砂、捞砂方式为主。受井筒技术状况、地层漏失严重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清砂技术不再适用于侧钻井、套损井、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  相似文献   

2.
稠油出砂问题一直困扰着稠油的开发,尤其是海上胶结疏松砂岩的稠油油田.海上稠油油田热力吞吐采油后,注入的热流体的热量对砂岩的胶结产生了破坏,在吞吐后采油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出砂,如何控制出砂以延长稠油热采的有效期、如何在目前老井的防砂方式下提高稠油热采的效果,一直是困扰着热采井产量的提高的问题,本文使用一种携砂上返模型,以A油田D井为例计算了携砂上返的临界速度,控制临界速度使油井有限出砂,保证稠油热采的延续性,提高稠油热采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着水力喷射泵的工作运行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解决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动力液体排量过高、套管渗水量过高和管道利用效率过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通过对内外管的组合和喷嘴喉的直径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油井泵的泵效。本文主要就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技术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做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出砂井的修井打捞过程中,常采用的办法就是,先套铣冲砂,再打捞,需要套一根捞一根,这样施工周期普遍比较长,施工成本增加。对于复杂的境况,例如鱼顶遭到严重破坏、井筒内管柱变形、鱼顶有异物、断裂等,可能导致多次重复打捞均无效果。针对此种需要反复套铣、打捞工序的事故井,在施工中做了大胆创新,即套铣筒与母锥结合一体,实现套铣和打捞一次完成,这种复合工具在YQ34-1HF井得到成功应用,缩短了施工周期,取得了经济效益,同时,证明了套铣筒母锥不仅在直井可用,在水平井同样可以有很好的打捞效果,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茨榆坨油田常规稠油油藏存在低压、低渗、出砂、油稠、地层污染严重等问题,考虑到油藏本身特点,对其开展了压裂充填技术。运用端部脱砂原理,对携砂液、充填砂以及压裂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对该稠油区块的地层改造,对因出砂造成的近井亏空地带进行了高压充填,在近井地带形成了新的高渗透流道,有效地改善了原油在井底的流动条件。现场应用情况表明,措施后油井增产效果显著,地层出砂得到有效遏制,区块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刮蜡中根据蜡的特点总结施工彻底清蜡方法、冲砂中发生带有砂的循环液影响冲砂效果,提出对冲砂池的改进以及冲砂泵的排量,确定砂子的上返速度等的计算提高冲砂施工质量,清蜡钢丝绳、测管仪器的应用,油管试压的结合杜绝不合格抽油杆和油管下井,并对如何避免抽油杆刮碰现象提出了要求,对保证有杆泵作业施工质量起到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Y-1油田是南海东部开发的第一个稠油油藏油田,属于边水驱动,储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黏土含量高。油田开发初期采用优质筛管防砂完井,生产过程中由于黏土运移堵塞筛管,导致油井产能低且递减迅速。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调研国内外分支井完井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一套适合高含黏土稠油油藏的主井眼充填防砂的分支井完井管柱,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支井增加泄油面积、释放油井产能,另一方面可以在主井眼内下入筛管并进行充填防砂,减缓生产过程中细粉砂堵塞筛管,延长油井寿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支井充填防砂完井技术稳定可靠,油井产能增加明显,产能稳定,为类似常规稠油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胜坨油田砂粒筛析曲线得出d90=0.518mm,对恶性漏失井选用0.5~0.9mm的涂料砂作桥堵材料,恶性漏失流体渗流模式由原先的拟径向流变为径向流,恶性漏失井冲砂施工成功率由75.6%提高到93.1%。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油田事业发展迅速;在开采过程中,稠油防砂开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如今在稠油和防砂方面的技术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开采防砂稠油井方面,却没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外河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层间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分层注水工艺是目前解决层间矛盾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途径。针对该油田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较强,井斜、出砂及稠油等特点,目前所采用的偏心分注测调过程中仪器对接困难,测调成功率低等问题,研究并应用了同心测调联动分注技术,有效解决测调成功率低的难题,并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海上油井浅层出砂井中封隔器密封性和座封、出砂控制、排液方式等问题,根据浅层出砂井的地质特征,通过增加管柱重量、优选测试工具及管柱设计、排液方式等测试工艺措施,探讨了螺杆泵排液+钻铤+测试阀测试管柱结构的可行性,通过现场应用,该测试工艺在浅层出砂井中具有极强相容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传统支撑剂和新型覆膜砂支撑剂的相关特点,得出支撑剂性能好坏对油水井压裂后的增产效果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结论。对葡71—76井覆膜砂压裂前后生产数据分析表明覆膜砂增油增产功效显著。覆膜砂因其具有透油阻水的特性.同时兼具高强度、低密度、耐酸碱等优良性能,将其用于水力压裂能有效沟通地层裂缝通道,改善低压低效井.对低渗透油气藏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老井报废井需要进行永久性封堵,在封堵井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井油层上部套管有损坏的油水井,此类井通常施工方法、工艺复杂,施工工期长。针对封堵井特点提出了隔漏挤封创新方法,通过现场施工,发现该方法能对油层上部套管有损坏的油水井进行封堵。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气井出砂对涡流工具携液能力的影响情况,针对气井井底积液以及井筒中存在固体杂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气井中涡流工具携液携砂的三相流模型。通过对气井含砂与不含砂的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涡流工具的携液作用,得到了气井出砂对液相流动规律、体积分数、速度分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出砂量为10%的情况下,气井含砂有利于气井携液。气井含砂使运动阻力增加,液相的运动速度减小,轴向速度分布不规律,紊流程度增强,从而使运动更加复杂,气井对液体的携带作用增强;气井含砂使液相的运动速度减小且分布不规律。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完善涡流工具的排水采气机理、提升气井的携液携砂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加密调整井压裂改造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针对大庆油田加密调整井压裂改造难点,研究裂缝参数优化、水平缝脱砂压裂、限流法优化布孔细分压裂改造、保护薄隔层压裂和适合高破裂压力储层改造的55MPa多层压裂管柱等压裂改造配套技术。现场应用证明:该配套技术为提高加密调整井薄差层的储量动用程度及改善压裂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大庆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生产现场实施企业标准Q/SY LH0145-2003《油井热洗操作规程》,使油井高温热洗从操作步骤、操作参数、达到的效果以厦注意事项等方面有了可靠的依据,有效地指导了油井高温热洗工作的及时、动态、合理、科学、高效运行,解决了蜡对油井正常生产的影响,实现了油井高温热洗质量的全面提高,使油井高温热洗后能够高效、长效地正常生产。实践证明,企业标准Q/SY LH0145-2003《油井热洗操作规程》在生产现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延长油田上古生界气藏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延长油田上古生界气藏储层连续性较差、含气砂体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压、低丰度、低产的特点,储层压裂改造工艺难度较大。在近几年的天然气勘探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研究、试验和现场应用,总结出一套基本适应于本区上古生界气藏石盒子组、山西组、本溪组等储层的压裂改造工艺,现场施工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从射孔工艺、加砂压裂工艺特别是压裂液体系、支撑剂、施工主要参数的确定、压裂配套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现场的施工情况和室内的研究结果加以分析和佐证,最后对延长油田上古生界气藏的下一步压裂改造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注水开发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易造成注入水单层突进,对应油井含水快速上升,为提高注入水的有效性,采用调剖技术。指出,调剖涉及到油藏、地质、化学、工程、机械等多学科、多工种,在具体施工中,环节多、施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加强调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提高调剖施工质量和措施后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