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面向市场企业(以下简称“市场企业”)系指身处完全竞争行业的集团成员企业。它们与许多从事核工业传统业务的企业有所不同,要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更大,这就要求这些企业不仅要做好内部控制和精益化管理,更要在与竞争对手抢资源、拼技术、拼速度、拼效益中获取竞争优势,而这些竞争优势的获取归根结底是要依靠人才能实现。为此,集团公司的市场企业一直在寻求有效的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薪酬激励是人才激励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做好市场企业的薪酬管理对于提升市场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工资总额管理的必要性 国有施工企业自1986年普通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以来,对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企业生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有些国有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却出现了滑坡。问题何在?从我公司1995~1996年的情况来看,不难找出其中的缘由。(参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5.
6.
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的挂钩,目前多采用单项经济效益指标,这难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使得挂钩方式不得不经常调整。本文提出了用“经济效益系数”来综合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方法;并建立了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系数挂钩方式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制度(以下简称“工效挂钩”),是1985年以来我国在国营企业工资分配和工资管理体制方面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这项改革措施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在今后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坚持这项制度?对于这些问题,目前的意见似乎还莫衷一是。本文是在总结五年来工效挂钩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煤炭企业实行吨煤工资包干是统配煤矿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其主要功绩是使煤炭企业工资总额与煤炭产量挂钩了,这一步改革的成绩无疑是应该肯定的。但四年多的实践也使我们看到吨煤工资包干的局限性,它仍然是产品经济的产物,不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问题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柳泽伟在《对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不同意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88年11期)一文中指出,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并不是企业改革的方向。它不过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尚未发育成熟时期的一种权宜之计。就目前而言,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不利于国家对工资的宏观控制。现行的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相似文献   

10.
要推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办法,一要看经济效益的高低,二要看工资总额的多少。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工资总额的增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不改变现行政策和办法,煤炭行业亏损将要年年增加,经济效益越来越差。造成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煤矿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程度不够。企业职工所得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不太密切,没有形成职工所得多少受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的压力和职工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奋斗的内在动力。二是没有理顺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工资与某些指标挂钩了,但这些指标没能真正反映经济效益的好坏,使得某些指标上去了,工资总额上去了,而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探讨:①如何考察煤矿的经济效益;②提出煤矿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一)试行中的工资总额挂钩指标主要有两种:一是吨煤工资含量指标;二是百元销售额工资含量指标。这两种指标就其实质来讲,都是依据产品数量(生产量、销售量)提取工资额。所以,这两种指标还不能全面地、综合地反映企业经济效益。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为推动煤炭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与投入产出总承包形式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经营方式不协调。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途径是“使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好地挂起钩来”,“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但就某一地区,某一部门来说,体现经济效益的有  相似文献   

14.
一、吨煤工资含量包干办法尚须进一步完善煤炭工业企业实行吨煤工资含量包干比吨煤奖前进了一大步,但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鞭打快牛,保护落后,挫伤了先进企业的积极性。因为吨煤工资含量包干基数是在企业前三年(或前一年)实际工资总额的基础上,考虑必要的政策性增减因素,再按承包年度的原煤产量来核定的,这就等于承认和保留了企业过去按职工人数核定的工资总额的不合理做法。过去经营管理好、劳动效率高的企业起点仍然高,表现为吨煤工资含量低,包干单价也就低;而过去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5.
16.
1993年建筑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没有摆脱“经营扩张——管理滑坡”的怪圈。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管理和基层管理比较薄弱,二是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能力不足。核心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系统。当务之急是要从根本认识上尽快解决二个转变:一是把提高经济效益的着眼点从单纯铺摊子和规模效益型发展转  相似文献   

17.
陈继祥在《上海企业》1986年第7期发表《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计算方法》一文。内容如下: 一 我们先确定企业的工资总额基数(V基)、税利上交基数(m基)利税上交增加一个百分比则工资总额随之增加一定的百分比,我们把这两者之比称之为挂钩系数或浮动工资系数K,则  相似文献   

18.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当前施工企业面临的新课题。从我局的实践来看,推进国有施工企业管理转型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摆正着眼点,理清转型思路 1.着眼于队伍素质的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企业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这几年由于我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达1000多名,使全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的本质要求,也是使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保持恰当比例的有效措施。但能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什么指标挂钩最好,则是当前工资改革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期引起大家讨论。一.确定企业工资总额浮动挂钩指标的理论依据企业工资总额的确定过程也就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经济利益关系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解决了职工工资随生产和效益增长而增长的问题,破除了现行工资管理体制“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有利于克服企业职工工资同生产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相脱节的现象.从而保证企业在生产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浮动,为企业内部逐步建立正常的激励机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