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马自强  李应彪  王陈强 《现代食品》2020,3(5):100-105,115
本文以加工番茄为原料,模拟工业生产工艺制备番茄汁,添加从酸奶中分离鉴定所得菌种,驯化制成复合发酵剂,研究优化发酵番茄汁的加工工艺.发酵菌种鉴定结果为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价法优化获得了制备发酵番茄汁的最佳工艺:白砂糖添加量10%、发酵时间14 h、发酵剂添加量1‰、发酵温度37%,发酵终点PH值3.96.  相似文献   

2.
刘宇超  刘韩  陈雪  杨文钦  关宏 《现代食品》2020,(3):74-75,88
目的:探讨产维生素B6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鉴定情况。方法:选择本地某医院内2~3岁幼儿粪便中分离出的6株乳酸杆菌为研究菌株,分析各菌株所属菌属及其维生素B6产量,并筛选出产维生素B6能力最强的菌株,对其属内种进行鉴定。结果:6株乳酸杆菌,经鉴定均为乳酸菌的乳杆菌属。6株乳酸杆菌均可产生维生素B6,但是产量存在差异,乳酸杆菌N6产量最高,显著高于N1、N2、N3、N4和N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发酵试验证实乳酸杆菌N6能发酵葡萄糖(不产气),属同型乳酸发酵类型,同时符合植物乳杆菌鉴定标准。结论:乳酸杆菌具有产生维生素B6的能力,但是产量存在一定差异,而属内种为植物乳杆菌者具有较强的产生维生素B6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悦  陈静  张晓雨  刘义  韦云路 《现代食品》2023,(14):188-192
本研究从四川特色传统发酵食品腊肉和泡菜中分离纯化出单个乳酸菌,通过自聚集和多糖产量筛选可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对其形态和16S rRNA序列进行分析,并评价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体外益生特性。因此,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培育优良性状的菌种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灵菇菌主要菌群为乳酸菌、酵母菌和醋酸菌,主要用其发酵酸奶,从而使酸奶中含有丰富的乳酸菌等,并能够起到改善肠道功能、降脂、保肝等作用.本文对灵菇菌的菌群组成、发酵机理、在饮品中的应用及其保健功能等进行了综述,为综合开发利用灵菇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德强  谢吉红  孙菲霞  黄丽 《现代食品》2023,(15):171-173+177
本研究从锯缘青蟹中分离得到24株产组胺菌。经检测,24株产组胺菌均携带组氨酸脱羧酶hdc基因,通过16S rDNA比对分析,共鉴定为9个属15个细菌种,其中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为优势分离菌种,占比为25.0%;产组胺能力检测表明,24株产组胺菌发酵上清液平均组胺含量为33.97 mg·L-1,Aeromonas hydrophila(H20)的组胺含量最高达45.06 mg·L-1。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锯缘青蟹产组胺微生物种类,以及加强锯缘青蟹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从酱菜中筛选出的优质乳酸菌进行形态学观察、探究其最适生长pH,并筛选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强的乳酸菌株。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菌数测定,采用革兰染色法对乳酸菌进行观察,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菌在不同PH培养液中OD值。结果:从酱菜中提取出的乳酸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最适生长pH为6。最终分离得到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强的LD-1乳酸菌。结论:酱菜含有乳酸菌并成功筛选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强的乳酸菌。  相似文献   

7.
以樱桃、鲜牛奶为主要原料,加入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进行混茵发酵制作樱桃酸奶,研究了樱桃和鲜牛奶的比例、菌种添加量、pH、白砂糖添加量对成品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确定樱桃酸奶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樱桃酸奶发酵工艺的最佳配方为:樱桃汁与鲜牛奶的比例1:8,白砂糖添加量8%,接种量60/o,发酵pH5.5,以此工艺条件可生产出酸甜可口、果香浓郁、性质稳定的营养保健樱桃酸奶。  相似文献   

8.
一、绿豆酸奶绿豆酸奶是以绿豆和鲜牛奶为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饮料。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1.工艺流程。绿豆→选料→脱皮→浸泡→磨浆→分离→脱臭→调制→灭菌→发酵成品。2.操作要点。①选料:选用籽粒饱满、无虫蛀、无霉变的绿豆,除去泥沙等杂物。  相似文献   

9.
酱菜是我国传统风味的调味佳品,但在酱菜的生产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因此从酱菜中分离、筛选出能降解亚硝酸盐的高效菌株尤为重要。本实验利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从酱菜中筛选出的能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菌种,并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筛选出的菌株具有一定的降解亚硝酸盐能力,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研究为酱菜生产提供优质菌种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蒙新文  韩永霞 《现代食品》2021,27(3):44-45,58
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和饲料等各个领域,而酸奶是益生菌最常见的载体,也是最受欢迎的益生菌产品。文章对酸奶中益生菌的种类特性、保健功效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为酸奶中的益生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提出了未来益生菌在我国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作为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激活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并在与位于一个α亚基和一个β亚基之间的GABA位点结合时发挥生理作用.研究表明,乳酸菌可以通过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途径发酵产生大量...  相似文献   

12.
宋姗姗  武晓丹  陈勤勤  章淼  扈晓佳 《现代食品》2021,27(1):171-173,180
为了探讨卤素水分测定法和烘箱法检测不同形态样品的水分的差异性,采用两种方法对3种形态样品(茶叶、酸奶、奶茶)进行了水分测定.确定了茶叶、酸奶、奶茶样品测定的最优条件,分析了不同方法测定过程中的优缺点,并经过F检验以及t检验,得出两种水分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酸肉是以新鲜猪肉为原料,加入米粉、盐等调味品,在自然状态下利用微生物进行厌氧发酵而成的一类乳酸细菌型发酵肉制品。主要介绍了传统酸肉的生产现状及加工工艺,对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孙彪 《现代食品》2022,(3):200-203
为了研究牛奶中丙酸杆菌的筛选与鉴定方法.本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纯化后的丙酸杆菌进行定量转化,完成筛选和鉴定方法设计.结果表明,在牛奶制备样品中能筛选出不同形态的丙酸杆菌,且产生丙酸的效果有所增加,利用牛奶作为培养基可促进丙酸的生成;以葡萄糖作为培养基,在240 h内生成的丙酸含量为7.0 g·L-1.  相似文献   

15.
发酵剂对干酪品质影响显著.本文综述了发酵剂在干酪生产和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包括对蛋白降解、脂肪水解、乳糖代谢等反应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发酵剂菌群和非发酵剂菌群对干酪品质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发酵剂乳酸菌细胞中各种酶发挥作用确切机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低温长时间发酵搅拌型酸乳品质较优,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直投式发酵剂性能稳定但发酵时间较长.本文通过直投式发酵剂低温长时间发酵搅拌型酸乳工艺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的接种量、发酵温度、牛奶蛋白质含量等发酵条件对直投式发酵剂低温发酵搅拌型酸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投式发酵剂Y436A低温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