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圈域产业的整合与协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圈的产业整合是提升都市圈整体竞争能力的核心问题,现阶段的产业整合,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进入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整合层次,把都市圈域融为一体,形成深化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竞争的产业体系。该文着重对苏锡常都市圈的产业整合、上海与苏南板块的产业协同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能否协同使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本文在综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对协同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推进,具有“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自然条件的昌平区得到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昌平区发展现状特点的基础上,从学习海淀区的发展经验、双创社区建设的推广、发挥沙河高校园的作用、学习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发展经验、解决人口素质与产业不匹配的问题、加大昌平区区内交通运力能力、发展融资租赁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利用产业优化布局、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转型与调整,进行昌平区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昌平区经济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5.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契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产业协同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应以京(廊)津为主轴,重点打造津秦唐沧东部滨海发展带和京保石发展带.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要突出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集聚区和天津现代制造业中心地位,加快北京非核心产业功能向天津、河北疏解,加大河北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增强河北的腹地支撑作用.为此,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规划引导,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大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和人员交流水平,实现三地产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产业协同创新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企业为中心的一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对中部6省产业特色、基础以及优势的分析,对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举措进行梳理,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产业实际情况,对中部产业协同创新的政策规划、框架搭建、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在特定的集群地域中,如何实现供应链整体优化,使集群各个合作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创新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在解析产业协同创新内涵及效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理论体系的要素及结构,引入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对2005-2010年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结果证明,我国产业创新主体及外部创新环境各自的有序度虽然有一定增长,但是创新体系整体协调度较低,且伴有较大波动,创新主体正逐步成为整体创新体系演进的主要动力。最后,提出了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春丽  李桥兴 《生产力研究》2022,(3):122-126,136
贵州省大健康产业的协同水平有助于该区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贵州省大健康产业的双层耦合协调模型,将第一层级的耦合协调度作为第二层级的评价指标加以分析,探讨在产业融合背景下贵州省"医、养、健、管、游、食"六种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状况,其结果包括:大健康产业相关政策对各具体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各具体...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由区域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以及产业转移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京津和津冀间优势产业的重合度较高,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其竞争倾向较高;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其协作倾向较强,转移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移企业多为资源消耗型,转移主要集中在较近的城乡边缘区,且已进入由梯度转移为主向转变城市功能为主以及产业创新、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行的新阶段。京津冀产业对接与转移的总体思路应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形成"项目带动、企业拉动、集群驱动、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和要求,阐述了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优势,从4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企业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的构架,有利于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13.
产业协同 “三力”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本文研究了人均GDP居全国前列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和河北等沿海省份产业协同状况,深入分析了矛盾制约点,提出了以实力、  相似文献   

14.
江浙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仁开 《江南论坛》2009,(8):13-15,58
一、江浙沪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现状及特点 上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特点 目前,以产学研合作创新和特色产业基地创新为典型特征的集群创新模式已成为上海城市创新的主要模式。同时,1997年以来,上海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目标,以信息、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基地,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支柱产业高科技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按照产业协同发展的组织形式,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模式划分为整体搬迁模式、总部经济模式、产业扩张模式、产业链整合模式、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产业联盟合作模式。从概念描述、动力机制、实现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政策着力点或可供借鉴的经验等方面对各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基础上实现高层次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海洋产业再生产过程中,随着服务性资源投入不断加大,产业内部不断服务化以及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使海洋产业内部对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和知识等服务性资源依赖程度加深和在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上升。这种在产业结构服务化过程中,正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协同促使了海洋产业结构不断演进。作为对经济具有高度贡献度和强大带动作用的现代服务业,它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现代服务业与海洋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从而提高海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集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布局和产业关联水平进行分析,以及探究大湾区各城市的比较优势产业.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但各城市的细分行业特色鲜明,资源优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城市在优势行业的数量和分布上具有明显差距.进而提出从创建一体化大市场、建立...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正处在不断成长和完善的时期,尚存在重聚集、轻联合、集群企业间信任关系不稳定、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从协同论的角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机理和协同创新的竞争优势,对于探究产业集群内在发展规律,建立有效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智能技术逐渐融入企业生产的大背景下,产业如何演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产业演进路径拓展到产业间,利用城市样本数据检验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产业协同集聚。研究显示:人工智能与产业协同集聚呈现U型关系,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人工智能通过人力资本与技术溢出对产业协同集聚产生影响。时间、空间与结构差异均会改变人工智能的作用效果,即产业协同集聚效应依赖于智能政策文件的出台、地理区位的改变和协同集聚的维度。从经济后果来看,人工智能应用引发的产业协同集聚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数量的提升,而且有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本文研究既拓宽了人工智能的作用领域,又为通过智能手段实现产业协同集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产业结构中的高科技含量,提升经济发展的潜力,但是,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也不能忽视,否则,将使经济的发展受到传统产业的制约,创意产业的上升空间也就十分有限。因此,只有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才能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演化发展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