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干部辞职下海了,还"无车弹铗怨冯驩",抱怨组织上给他的"平台"不够大。多大的"平台"才够呢?平心而论,一个干部当到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就不能说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  相似文献   

2.
不唯年龄取人 "35岁不升正处仕途基本止步."媒体对干部升迁年龄的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这些报道虽有失实失准之处,但也反映出少数地方选任干部设"年龄杠杠"的问题.中央多次强调,干部使用要不唯年龄取人,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不搞"一刀切",既激励年轻干部奋发进取,又让其他年龄段的干部有想头、有奔头,充分调动整个干部队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每一位干部来讲,理当“在其位、谋其政”,把岗位当平台,把工作当追求,有所坚守,有所舍弃,执著向往,乐此不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心浮气躁,不是扎扎实实地做事,而是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有的干部“做官”的想法越来越浓,做事的想法越来越淡,干得顺利时“在状态”,遇到挫折、不太顺利时就“心不在焉”...  相似文献   

4.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的文章《讨巧之风不可长》,给某些中青年干部画了个像:工于设计自我、爱做表面文章、好走上层路线、会借媒体造势、奉行好人主义、一味明哲保身。讨巧、浮躁、动摇是思想毒瘤。现实生活中,个别干部不老实做事,不踏实工作,热衷于耍贫嘴,习惯于摆花架子,干事缺乏热情,心态浮躁,圆滑世故,阿谀奉承,拙于做事,精于做人,丝毫没有青年干部应有的敢做敢当、敢打敢拼的劲头。成天设计升迁路线,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沉不下去,不求实干,只求实惠,无法取得真正的工作实效得到群众认可。  相似文献   

5.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的文章《讨巧之风不可长》,给某些中青年干部画了个像:工于设计自我、爱做表面文章、好走上层路线、会借媒体造势、奉行好人主义、一味明哲保身。讨巧、浮躁、动摇是思想毒瘤。现实生活中,个别干部不老实做事,不踏实工作,热衷于耍贫嘴,习惯于摆花架子,干事缺乏热情,心态浮躁,圆滑世故,阿谀奉承,拙于做事,精于做人,丝毫没有青年干部应有的敢做敢当、敢打敢拼的劲头。成天设计升迁路线,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沉不下去,不求实干,只求实惠,无法取得真正的工作实效得到群众认可。  相似文献   

6.
正据悉,国家对各省市不再搞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通报,有关部门确立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的新思路。此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取消信访排名通报制度给地方干部"松了绑"。始于2005年的信访排名制度,因为与地方党政干部升迁直接挂钩,有的地方甚至一票否决,导致有的地方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虽然其他工作都干得很好,却因为信访排名问题而被否决。这不仅造成地方信访压力很大,也严重干扰了地方的正常工作。取消信访排名通报制度后,地方干部不用再担  相似文献   

7.
政绩是对干部德才标准的检验.考察一个干部的德和才,主要应看他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就是看他的政绩.一个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最终都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上.有的干部尽管有本事,但责任心不强,只应付事务性工作,当然不会干出显著成绩;有的干部尽管有工作热情,也能吃苦耐劳,却胜任不了所负责的工作,自然也不会有政绩.显然,政绩是衡量一个干部德才最有说服力的尺度.如果不是通过政绩看干部,就会陷入主观主义.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只图利、不做事、碌碌无为者不乏其人,虽然他们在表现上各有不同,但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工作无成绩,局面打不开.如果一个干部在他所负责的部门或某方面的工作中一、两年或更长时间仍无所建树,应该说就是一种严重过失.  相似文献   

8.
"官赏农业"即专门做给上级机关和领导看的"农业"。有的领导干部真本事不多,假本事在行,为了沽名钓誉,把心思用在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上,有哗众取宠之心,无为农民办实事之意。实施的一些农业项目,不是着眼于农民致富,而是为了取悦上司,博得领导的赏识,以图日后升迁。正如人们讥讽的那样,"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这种人,工作没做多少,汇报讲得头头是道,不遗余力地追求报上有名、电视有影、广播有声、墙上有匾,刻意塑造"个人形象",捞取政治资本,以期达到邀功请赏的目的。比如,有的地方为了装点门面,产生"轰动效应",一不研究市场,二不跟农民商量,动不动就是大动作,在国道两旁搞什么千亩、万亩连片的基地,大搞"一刀切",甚至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把青苗拔掉,这种只顾眼下痛快,不顾日后福祸的盲干蛮干,到头来,吃亏受害的还是农民。人们嘲弄的"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就是对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照和尖锐批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高官被强劲的反腐东风刮倒.这些被刮倒的"老虎"在任期间,有的迷恋于烧香拜佛,有的傍大师作保佑,有的将自己姓名刻在寺庙中,有的在办公楼前建镇邪物……如此种种,无非寻求平安.然而最终难遂其愿,有的撤了职,有的进了监狱,有的上了断头台.究其根源,在于不守规矩.领导干部要想平安从政,必须规矩做人、规矩做官、规矩做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致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更趋于活跃与复杂化,特别是一些有问题的干部,为了达到升迁的目的,千方百计对自己进行伪装和隐蔽,增加了干部考察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下基层不是面子工程 当前,全省正在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选派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但是,也有一些单位和干部敷衍应付,搞面子工程.具体表现在:有的单位行动迟缓,认为干部下基层是一个包袱,借口业务工作繁忙,人员力量不足,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支差应卯,有的单位下基层满足于大轰大嗡,赠送一点物资,慰问几户群众,表态给几个项目,就认为完成了任务,不摸实情,沉不下去,有的干部不是主动地深入基层,而是抱着"交差"的心态,到农村转一转,看一看,早上去、下午走,蜻蜒点水、走马观花,糊弄单位、愚弄群众;有的干部架子大,下基层热衷于搞层层陪同、既让基层苦不堪言,又损害了党员干部形象.  相似文献   

12.
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是领导干部的为"官"之德,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近年来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许多不正常现象,例如:有的人极力追求低级趣味,生活腐化堕落,贪污腐败,受贿敛财,包养情妇,玩弄异性,甚至涉足"黄、赌、毒";有的人整天"举杯邀明月",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酒宴和牌桌、歌厅之中,在休闲中结帮,在娱乐中营私;有的人则把讲低级趣味的笑话、黄话以及传播小道消息作为一大嗜好,广而告之,污染社会;有的人热衷于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诬告陷害他人,搅得单位长期不得安宁;有的人精通"拍马"之道,甜言蜜语、糖衣炮弹合而用之,专攻有权上级;有的人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过河屁股都要夹点水";有的人擅长于玩弄权术,制造假政绩,骗取升迁资本;有的人投机钻营,伪造年龄、简历,满足升官之欲望;尤为可恶的是个别领导干部为了一己私利,竟然雇佣黑社会势力,肆无忌惮地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等.  相似文献   

13.
王潇 《改革与开放》2013,(10):26-27
县级党校从"硬件"和"软件"上来看,往往存在规模小,设施陈旧,教师少,教学质量不理想的通病。面对新形势下干部培训的多样化和中央关于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的要求,县级党校旧有的模式已严重地不适应,有的地方的县级党校甚至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党校要发展、党校要在干部教育培训和科研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对旧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最终目的是做大做强党校的事业,而干部教育资源整合,正是所尝试的一种方式。实施干部教育资源"大整合"是一次观念、思路的创新,是机制、体制的创新,是对干部教育培训传统模式的"扬弃",是建立新型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最近,通过对某地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现状的调查,发现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10个方面:一是对集体抬款不满意。目前有的村屯集体高利向个人抬款,而且额度大、利息高,已经到了“利滚利、本息难还”的程度。二是对干部大操办红白喜事不满意。尤其是村里“老三位”(书记、村长、会计)家办这种事,全村家家户户不得安宁,不仅随礼敬贡,还得忙前忙后。三是对干部大吃大喝不满意。特别是用公款吃喝问题在有些地方相当严重。群众形象地说某些干部“吃的是群众饭,抽的是群众烟,喝的是群众酒,挣的是群众钱,不占便宜坚决不干”;抽烟是“大庆到良友,应有尽有;石林红塔山,次的山海关”;还有的说:“吃抬款吃提留,吃的干群直顶牛”。四是对干部仗权多种承包地不满意。干群关系紧张的村屯,主要矛盾大都在土地的分配上,  相似文献   

15.
5月15日上午,一则"毕业半年连窜两级!安庆惊现22岁团县委副书记!"的帖子在网上疯传.有知情人透露,常某之所以能担任望江团县委副书记,跟其担任望江县编办主任的父亲有关.目前,望江县委已对常某作停职处理. 古有"连升三级",今有"连窜两级".短短半年间,常某从一名学生青云直上成为团县委副书记,令人咋舌.近年来,一些干部被"破格提拔""火箭升迁"成为人们围观热议的焦点.有媒体统计,经网友曝光或媒体报道并引发公众质疑的"火箭式"年轻官员就达18人之多,从今年3月份至今,已先后有5名年轻官员涉嫌非正常升迁."半年连窜两级"成为团县委副书记的常某,无疑为"火箭一族"再添一员,而现任县编办主任的常父或是有力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个"基础"包括乡镇干部,但主要是指本身属于农民范畴的农村基层干部.所以,历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都强调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心关怀农村基层干部.2008年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实施意见》申明确指出"村主要干部全年报酬原则上应不低于本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并对村干部养老和连续担任15年以上的村主要干部离任后的生活补贴提出了要求.这个文件出台至今五个年头了,去年省委组织部专门出台了实施办法,但是,说老实话,落实得不是太好,相当一部分地方没有落实,有的是没有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7.
《当代陕西》2006,(9):5-5
目前,地方党委换届工作正在陆续展开。这次换届,中央的要求高,改革的力度大,涉及许多干部的进退留转。面对换届,绝大多数干部能够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心浮气躁,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有的四处活动,跑上级领导,跑有推荐权、选举权的同志;有的感到提拔无望,精神不振,该抓的工作不抓了;有的对职务安排不满意,向组织讲条件,对群众发牢骚;极个别的甚至无视党的组织原则和干部工作纪律,拉票贿选,行贿买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正常工作的开展,也会损害党的干部的形象。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能不能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能不能经受住换届的考验,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尚贤者,政之本也。"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2018年初,宁波召开千人大会,发出"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动员令,努力推动宁波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推进"六争攻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一年多来,全市各级干部积极投身"六争攻坚"一线,有的为改革创新呕心沥血,有的为征地拆迁日夜奋斗,有的为群众福祉  相似文献   

19.
基层领导者应既是行政管理的专家,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手.虽然干部的职能各有不同,表面上看来,有的主要是从事行政管理的职能,有的主要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前者比较注重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后者则比较注重灌输、转变、调节和激励.干部职能分工的不同是正常的、必要的.但是,如果两者各自划地为牢,仅仅是固守孤立的阵地,前者埋头于业务而不重视宣传沟通与激励;后者总是在搞空对空、花架子.那末,就会出现人们常说的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不善于搞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是跛足的管理者,因为他不懂得激励下属,不善于调动下属的积极因素,不懂得调节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把整个工作局面搞得死气沉沉.而不懂得管理知识的政工干部只能是空头的政治家,他们往往只会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写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文章;他们只擅长灌输,而不善于协调与激励.  相似文献   

20.
■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