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养老金发放范围的不断扩大,漏报、迟报、瞒报离退人员死亡,冒领养老金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是发放工作中的一个毒瘤,而且威胁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造成冒领的原因主要是与离退休人员联系少,缺乏必要的管理,对发放对象的生存情况掌握不够,特别是对异地居住和已故土葬者尤为明显。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是遏制冒领的关键,建立健全养老金发放制度是遏制冒领的保证。第一,建立健全离退休人员基础档案。基础档案是实施对离退休人员管理的基础,是养老金发放的依据,也是发现冒领的主要途径。档案包括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冒领养老金现象突出。河南省从1998年至2002年期间共查出冒领养老金5709人,冒领金额达1533万元。临沂市从1998至今,共查出企业离退休人员死亡不报265人,追回冒领养老金39万元,仅去年该市就查出企业离退体人员死亡不报103人,追回冒领养老金11.5万元。养老金冒领如任其发展,必然会严重扰乱养老金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离退休人员的增多,一部分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家属冒领养老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养老金冒领的问题,各地社保机构陆续安装了指纹鉴定软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冒领问题。但由于至今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指纹鉴定软件行业标准,指纹鉴定软件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进程的加快,全国范围内冒领养老金现象日益突出。1998年全国查处冒领养老金人员5545人,到2001年查处的冒领人员上升到15500人。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冒领基本养老金人数占领取者总数的千分之一左右,全国冒领者近6万人,一年内将有近5亿元的养老保险基金因此而流失。如何防范养老金的虚报冒领,已成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养老金被冒领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冒领时间最长的达11年,有一个省每年被冒领的养老金高达上千万元。据有关方面估算:冒领养老金人数大约占养老金领取者总数的3‰~5‰,全国冒领人数大约有十几万,如此算来,养老金每年流失的数额达几个亿!虽然有关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9月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以来,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离退休人员的生存情况,使部分投机钻营的人在离退休人员去世后,继续冒领养老金,造成养老金严重流失。特别是近两年,养老金冒领问题有增无减,并有蔓延之势。针对这一问题,莱阳市劳动保障部门就如何解决冒领养老金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和实施了"三问"、"一证"、"一停"综合制约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三问"是指,一问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保持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经常性联系,将所有离退休人员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以及联络方式等情况全部录入微机,建立起离退休人员管理档案。在此基础上,他们每  相似文献   

7.
养老金是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活命钱",保障养老金的资金安全,防止冒领现象的发生,是广大养老保险经办人员的职责。本文试通过分析养老金流失的成因、手段,提出严堵养老金流失"黑洞"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和省会城市,离退休人员比例大。人数多,目前已有近30万享受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约占在职参保人数的二分之一,这给养老金支付工作带来一定压力。而在养老金发放过程中,骗领、冒领养老金等现象。屡禁不止,这是危害养老保险基金安全、造成基金流失、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部分离退休职工遗属和部分企业瞒报冒领现象时有发生。其表现:一是离退休职工遗属为了多领几个月的离退休费而不向企业报告,继续向企业冒领其离退休费;二是企业虽已知病亡但为了本单位利益仍继续向劳动保险机构冒领其离退休费。以上现象在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损害了国家利益。要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尽快实行离退休费社会  相似文献   

10.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养老金被虚报冒领每年高达数百万元。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某市一供销社 21名离退休人员中,死亡冒领就达 10人之多,其中 1名离退休人员, 1991年 8月死亡,到 2000年 4月仍未办理死亡注销登记手续,冒领养老金达 100多个月之久,不仅按月正常领到了养老金,而且还享受了历年的调整的养老金待遇。仅此一例,就产生冒领养老金 7.98万元。去年某市社保局对参保单位的离退休人数、离退休金的发放情况按 10%的比例进行了抽查,被抽查的 50个单位中,发现死亡不申报或申报时间不真实的单位有 6个,冒领养老金 12万多元,虚报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逐步过渡到委托国有商业银行发放,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从制度上解决了企业发放养老金所造成的拖欠问题。但是,这也给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防止冒领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后,  相似文献   

12.
李瑞英 《价值工程》2010,29(7):62-62
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特别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改进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现行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非因工死亡的遗属待遇已不适应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我国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制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莱西市劳动保障局坚持将“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工作的基本目标,一手抓征缴,为确保发放夯实基础;一手抓节流,杜绝基金跑冒滴漏。截至2003年6月末,全市269个单位17870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单位及职工参保率均达到100%;征缴养老保险费37194万元,征缴率达到99%;支出养老金33951万元,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全市4290名离退休人员和享受遗属补助人员的养老金和遗属生活补助费通过社会化发放渠道做到了一天不拖、一分不欠。  相似文献   

14.
据国家劳动保障部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全国发现冒领养老金7511人。冒领金额2032万元;2000年发现10440人,冒领3119万元,比上年增加39%;2001年发现15500人,冒领3909万元,比上年增加48%;2002年1-6月份发现冒领9670人。1935万元。淄博市自2000年以来,借离退休人员换证登记,建立养老保险指纹身份鉴别系统等工作的开展,进行了防冒领养老金大检查,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是社保机构的义务,那么防范社保基金流失就是社保机构的权利。既要通过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来实现"防冒领、堵流失",又要让广大离退休人员从心理上满意认可,并且能主动配合这项常规性的工作。陕西省凤翔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6.
报载,某市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在外地定居的67000名离退休人员和71000名精减回乡人员中就有2000多人早已死亡,5000多人开具的证明无效,但他们却依然按期“领取”养老金、生活费。这个“黑洞”每月吞没的社会保险基金达303万元之巨。可以说,死人冒领养老金现象主要集中在易地定居的离退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上。这部分人员由于分散在全国各地,城市乡村都有,加之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其生存状况难以掌握,但其每月应领的养老金,社保机构又必须严格执行政策,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以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社会化发放不但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地方开展这项工作时间不长,防范养老金冒领没有实现新的突破,缺乏更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各地动态     
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办法,加强对异地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的管理,四川省社会保险局制定了《四川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异地领取资格认证协查办法》。办法规定:自2002年7月1日起,凡居住在县以上(含县),属异地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所有离退休人员,每年3月1日至5月31日止,都要携带户口本或本人身份证、离退休证到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接受并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生存状况的认证。办法的出台,将有效地杜绝冒领基本养老金行为发生,维护基金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实现,对保障社会稳定,促进企业改制顺利进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业务管理不够规范、拨付程序不尽统一、养老金屡被冒领等问题。笔者仅就加强、规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建议     
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审计局在审计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时发现,冒领养老金现象频频发生,2002年至2003年审计查补冒领10起,冒领金额33284.40元,其中:2002年查补发现4起,2003年查补发现6起,冒领时间最长的达21个月,最短的6个月,从查补的数据看,冒领现象呈现出人数逐年增多,时间逐年增长的特点,探究冒领产生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企业欠退休人员工资、生前住院报销费用,以及职工办理退休时,将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转嫁给个人,企业清偿困难,退休人员死亡之后,清偿更加没有着落,于是冒领者故意采取瞒报方式冒领养老金,以得到应有补偿。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