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钵苗机插水稻生产特点及其利用的核心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为什么要研究推广钵苗机插高产技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我国农村劳力锐减与从农人口老龄化、妇女化的现实,使得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更加迫切。其中机械化移栽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和核心。我国80年代就引进日本机插秧设备和技术,在无锡等地示范,迄今开发力度最大,应用最好的江苏省,目前推广机插秧面积也才达1000多万亩。经几十年的研究与完善,毯状小苗机插仍有诸多不足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稻插秧机械化有赖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云南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给水稻增产带来更大的压力,除了依赖品种的优化,主要就是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发展。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毯状苗的机器插秧。  相似文献   

3.
《农机市场》2014,(6):10-10
<正>5月24日,水稻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现场会,在哈尔滨市方正县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召开。由东北农业大学研制的自动化秧苗移栽机,目前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国家发明奖。现场,四种不同型号的水稻秧苗移栽机械进行了演示,该技术主要采用塑料钵体育秧盘及专用育苗播种机进行播种育苗,再利用新式钵体移栽机进行移栽。在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农艺和农机两个方面充分肯定了该项技术的先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水稻种植而言,培育又大又壮的秧苗进行移栽,是夺取高产的前提。然而,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手工插秧方式是极其艰辛的劳作,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用机械化移栽取而代之,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求索。上世纪60年代,水洗苗插秧机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机械化插秧的水平;70年代开始试验示范盘育毯状小苗机插技术,通过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找  相似文献   

5.
《农机市场》2011,(1):58-58
产品特点:1.适用于钵体成苗的水稻秧苗。2作业1.5亩只需10-15分钟,操作简便。3.后置式插秧机,实现稳定插秧作业。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械化插秧是一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使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是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效措施,并能提高生产率,保证水稻的稳产高产。本文对如何加强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工作作了详细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颖达 《农机市场》2014,(11):51-51
<正>2014年10月27日,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在武汉召开了久富牌"增产型"插秧机产品发布会。作为一款摆栽插秧两用机,久富牌"增产型"插秧机既可以插钵苗,也可以插毯状苗,该产品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其配置的钵苗输秧控制装置,对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据久富公司总经理徐正华介绍,久富"增产型"插秧机具备以下优点:其一,功能增收。久富"增产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水稻育秧不同盘土厚度的秧苗素质、生育进程、适宜机插情况及产量性状分析,总结出盘土厚度1.5cm较适合培育机机械插秧壮苗,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9.
《农机市场》2012,(12):63
为不断提高工业番茄、辣椒等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焉耆县一农民从2011年开始着手研发制造自动移栽机,现已研制成功。据悉,该钵体育苗旱地自动移栽机在半自动移栽机的基础上增加气压系统、取苗掷苗装置、钵盘移动装置和分苗投苗装置,即由传动及行走、覆土、气路、移盘、取苗掷苗、投苗、打穴、栽植、镇压八个系统组成。本机单人即可一次完成取苗掷苗、分苗投苗、打穴移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和难点都在育插秧.2011年全国水稻机插、机收、机耕面积分别登上1亿亩、3亿亩、4亿亩的新台阶,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但发展不平衡.制约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瓶颈在机插秧上,机插水平仅有23%.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水稻插秧机保有量从2006年的11.19万台增长到2011年的41万台.本文聚焦插秧机发展,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农机市场》2011,(1):58-58
产品特点:1.适用于钵体成秒的水稻秧苗。2.作业1.5亩只需15-25分钟高能效。3,操作简便,轻松切换三级株距。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在许多水稻种植区,水稻插秧机开始代替人力,成为农民省力、省工、省肥、增产的种田好帮手,江苏省、黑龙江省水稻机插水平分别超过50%、80%,但全国水稻机插整体水平才刚刚突破23%。加快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对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稳产高产的重要途径和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到2011年底,双峰县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但水稻机插秧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是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从总体格局来看,发展速度缓慢,普及程度不高,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大力推进水稻育秧插秧机械化发展,2008年,在水稻产区建设了100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县,带动全国水稻育秧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各地建立了省级示范县370个,示范点6000个。地方财政投入配套资金890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资金2.9亿元。项目共涉及80多万农户,项目区新增插秧机1.9万台,机插秧面积396万亩,节本增效总计达到2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效,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为机插秧的大面积普及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覃录胜 《农机市场》2010,(10):28-30
水稻插秧机械的售后服务,包括产品质量“三包”、培训指导、维修保养、故障处理、组织作业等各个环节,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推广的速度、应用的效果。象州县2009年全县水稻机耕地面积达90%、机收面积达74%、机插面积只有7.7%。据调查:水稻插秧机械发展缓慢,作业低下与售后服务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奈月 《农机市场》2020,(5):29-30
湖南是我国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由于该省地形复杂、田块细碎及双季水田作业对农机农艺要求较高等原因,该省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一直不高,其中机插秧率较低,已经成为了制约当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查苗补苗水稻插秧后,由于多种原因会产生缺穴,所以,必须深入田间检查,发生缺苗要及时补苗,以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数。二、科学管水1.浅水管理。插秧后不要过多灌水,以促使秧苗新根发生,迅速返青;返青后,应将水层控制在3~5厘米浅水,以利于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秧苗早分蘖、快分蘖、有效分蘖,提早抽穗,提高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8.
<正>6月10日上午,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世元村一处水田田埂上人声鼎沸,机声隆隆。来自扬州市各地的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农机推广站相关负责人、种粮大户以及农户代表近百人正在观摩水稻种植机械化新技术现场作业演示。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莅临现场指导。在活动演示现场,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为现场会提供了水稻毯状钵体苗机插技术、水稻侧深施肥机插及定点施药技术、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技术共三种新种植技术机械并进行了演示  相似文献   

19.
水稻轻简栽培技术是农业部的主推技术,我们对人工移栽、机械插秧、旱播水养3种栽种方式中稻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前期和中后期,机械插秧、旱播水养稻田灰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发生量显著轻于人工移栽稻,说明水稻机插秧、旱播水养直播稻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害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程科 《农机市场》2005,(9):13-14
水稻种植,农民最苦最累的是插秧和收割。实现机械化插秧,是水田里弯腰劳作,“汗滴禾下土”的农民很久的渴望。技术上取得突破我国50余年的农业机械化实践中,机械化插秧走过了若干不同的技术路线,上个世纪,各种各不同的技术路线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在2000年以后,一种普遍适合我国广大水稻产区情况的,以双膜育秧、软盘育秧技术为配套的机械化插秧技术路线,开始在江苏获得突破。我国几十年机插秧的实践表明,决定机插秧能否成功的因素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涉及育苗等农艺技术的革新;二是机械的质量技术性能。以湖北省为例,1978年曾经拥有人力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