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贸易成本是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文章测量了中国与主要进出口贸易对象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尝试探讨其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的双边贸易成本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且双边贸易成本的下降是促进贸易额扩大的主要因素.文章还考察了多边贸易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贸易转移效应”部分存在,而中国的多边贸易对双边贸易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与结构,认为中国与东盟近10年来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双边贸易总量、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同时工业制成品中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额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而且存在着大量的产业内贸易。但是在对双边主要贸易产品的IIT指数测算中发现,与同质产品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相比,质量与价格有所差异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表明,反映运输成本和双边贸易自由化水平的贸易自由度指数(IndexofFree-ness)可以利用双边贸易和生产数据获得。本文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生产和双边贸易数据库测算了1987~1997年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贸易自由度指标。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自由度在不同的行业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逐年递增趋势。此外,中国对外贸易的自由度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对外贸易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对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50国的双边贸易数据,贸易便利化指标各项数据进行梳理,以此测算出各国便利化指标综合指数,并对其进行分类排名。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50国双边贸易及便利化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由此得出结论。文章提出我国与各国贸易便利化国际对接与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外双边贸易失衡已严重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回顾与评析贸易均衡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与114国在1995~2008年间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应用修正后的Zakir和Ismail(2010)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国对外双边贸易均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伙伴国与中国的相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加权距离增加将恶化中国贸易收支状况;伙伴国与中国的相对实际人均收入和双边实际汇率增加会改善中方贸易收支状况。据此,本文提出中国平衡对外双边贸易收支的地区与国别政策。  相似文献   

6.
测度中国对外双边贸易成本和探求贸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对我国的开放政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借助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中国与15个主要贸易伙伴国1993-2007年的贸易成本,并利用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分解,以此寻找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成本.回归结果显示,与贸易伙伴国的人均收入之差、贸易国自身的开放程度、与贸易国有共同的海陆边界以及历史贸易联系等因素有助于降低中国与贸易国的双边贸易成本,而两国之间的空间距离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贸易影响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投资有可能替代投资国对东道国的贸易,也有可能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本文使用1984~2004年中国与14个主要投资经济体的贸易和投资数据,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各投资经济体对华投资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但是投资与双边贸易的关系发生了动态变化。1992年以前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1992~1998年投资的边际贸易倾向迅速减弱,1999年后进一步降低。除了中国前5大投资经济体以外,1999年以后其他投资经济体的对华投资出现了明显的贸易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与斐济双边贸易数据,分析双边贸易规模、特征及贸易依存度,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检验蓝色经济通道对中斐双边贸易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中斐双边贸易互补性较为明显,斐济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明显高于中国对斐济的贸易依存度,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直接投资以及贸易国的市场开放程度存在显著的市场效应,推动了双边贸易发展;地理距离仍是影响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基于蓝色经济通道构建背景,提出应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贸易商品结构,促进双边贸易均衡发展,利用政策优势,加强双边贸易合作,提升区域经贸合作水平,利用对外直接投资,驱动双边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旷乾  黄译葵 《特区经济》2011,(5):108-110
自1999年以来,中、俄双边贸易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并连续10年以近年均30%的增幅持续发展。2009年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俄国也成为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因此研究中俄贸易对于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中俄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国贸易中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而结合贸易结合度指数,对中俄双边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7年中国同43位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数据,建立了包括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GDP)、地理距离、国民收入水平(per capita GDP)等变量的基本引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同一贸易集团,人均收入差距等变量,得到了扩展的引力模型。并运用得到的模型评价中国同贸易伙伴间的双边贸易潜力,根据测算结果把贸易伙伴分为四类,并分别就如何发展与各类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在分析了1998-2016年中国同前14位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得出影响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是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GDP)、地理距离、国土面积和制度安排等。这将成为减少甚至消除中外贸易失衡,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中外经济外交关系的关键。同时,将有助于我国以更积极的面貌应对中外贸易失衡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中澳双边贸易特点及贸易利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澳双边贸易特点及贸易利益研究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张建红实质性的中澳贸易始于60年代。1972年12月中澳正式建交后,两国的双边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澳双边贸易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绝对量来看,中澳双边贸易发展迅猛,但相对于中国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3.
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中日双边贸易关系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1996年至2005年中日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日本志比较优势上存在较明显差异,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上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互补性,仍以跨行业贸易为主要特征。加强中日经贸关系有利于两国更好地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和贸易特化系数等工具研究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现状及其发展、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增长的源泉及其物质基础、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及其变化,证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存在越来越强的贸易互补性,进而从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互补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之间存在越来越密切的贸易互补关系,构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澳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运用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等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结果表明中澳农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性也不强,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互补性较强,但中国在双边贸易中的逆差状况很难逆转。中国应加强与澳大利亚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以获得更多贸易以外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中美贸易关系是WTO安排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双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均衡缺口、中美和世界福利由中美成本因素、汇率、联合风险偏好、双边贸易不确定性和贸易相关性等五大因素内生决定。在五大因素约束下,中美贸易争端是贸易剩余分配而不是固定分配的争端,是实现双边贸易剩余分配合约修订的手段和反馈机制;贸易剩余分配是争端的目标和激励力量,贸易不平衡作为双边贸易博弈的结果以及争端启动和剩余分配调节的显示信号,指示着双边争端变动的方向。根据本文模型,中美五大因素对双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平衡、中美与世界福利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影响依赖双方五大因素的状态组合。模型模拟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严重损害中国和世界贸易福利而美国则因此受益,因此美国有继续扩大贸易争端和期待人民币升值的激励,中国将面临来自美方更大的贸易争端压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中哈两国双边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通过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分析双边贸易增长源泉,基于SITCREV.3贸易统计数据分析双边贸易产品结构变迁,使用贸易特化系数分析双边贸易中的产业内互补及产业间互补,从多个视角对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双边贸易进行全面研究,以探求双边贸易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自建立以来.中国与新加坡间的双边贸易关系日趋紧密,但同时,金融危机后,由于中新贸易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双方贸易仍然受到打击。本文对中国-新加坡的双边贸易进行分析,并重点通过双方的比较优势及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分析双方贸易结构,从而对中新贸易的竞争性与可行性性做了思考,展望中新贸易前景、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相近,优势互补,双方在贸易投资方面进行了密切的合作,而越南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越南的贸易与投资往来更加密切,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建设给双方创造了新的平台。但是中越双边贸易与投资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双边贸易与投资的现状分析,对中越双边贸易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双方基建投资项目合作、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支持政策创新的建议,以促进中越双边贸易与投资更好地合作。  相似文献   

20.
基于贸易概况和商品格局两个方面,综合运用SITC Rev.3商品分类法,从UN Comtrade数据库中选取相关数据,分析1992—2020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的双边贸易。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从贸易发展趋势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长期保持良好的贸易合作,除个别年份外,两国的双边贸易总额年增长率均为正值。(2)从贸易顺逆差角度看,共经历了4个阶段:1992—2004年,中国处于贸易逆差;2005—2009年,中国处于贸易顺差;2010—2013年,中国再次处于贸易逆差;2014年之后,中国处于贸易顺差。(3)从商品格局角度看,中国主要向哈萨克斯坦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料密集型产品和粗加工产品。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两国双边贸易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