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指通过有效地管理客户信息资源,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相互信任的密切关系,为企业吸引新客户,锁定老客户,提供效益和竞争优势。它是企业“以产品为中心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模式”转移的必然结果,其目标是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捷、更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是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CRM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在我国,CRM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已经引起了众多行业和企业的关注。一、数据…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开发》2015,(34):43-45
CRM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方面与客户进行交互,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管理机制。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已经很难完成海量的客户数据分析,只有借助数据挖掘技术企业才能更有效的利用CRM,通过剖析客户数据信息,找出潜在客户,维持现有客户群,最终发展成忠实客户。  相似文献   

3.
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客户关系管理(CRM)最早由GartnerGroup提出。所谓的CRM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CRM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必须由过去的“产品”导向朝“客户”导向转变,对企业与客户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的管理,不断改进对客户的服务水平,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然而,如何管理和分析大量、庞杂的客户信息,从中找出对企业管理决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则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和工具的支持,数据挖掘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为CRM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上海兰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崛起的以钢铁物流信息服务和企业品牌策划为主的机构。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客户致上,诚信服务”的宗旨,致力于提供信息咨询、商务会展、品牌策划、创意营销、广告传媒等服务,受到了客户的青睐,目前已经拥有了上千家客户。作为北京兰格钢铁集团旗下企业,上海兰格秉承总公司“及时准确、优质高效、真诚服务、共谋双赢”的经营理念,努力开拓、积极进取,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用评价由来已久,但到目前为止,尽管各企业拥有大量的客户数据,但没有把这些客户信息与相应的信用评价体系相结合,因此仍然停留在初级评价阶段。本文建议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企业信用评价,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对客户提供可靠切实的信用评价,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防止信用欺诈。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被誉为信息社会的矿产资源.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消费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营销的需求,大数据时代随之来临.通过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掌握市场动向,实现精准营销,从而提高营销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销售额,并与客户建立长期的营销关系.然而,大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电子商务网站客户的行为信息进行了重点分析,主要将客户浏览行为与客户购买行为数据进行结合,并将二者一并作为电子商务潜在客户挖掘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同时,针对电商企业网站客户行为信息进行细分,利用网站数据以及国内前期研究资料对本文所提出的数据挖掘处理计算方法进行实证模拟,旨在帮助企业通过对潜在客户相关信息的挖掘,促进潜在客户转变为企业的现实客户、忠实客户。  相似文献   

8.
<正>大数据技术可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和信息整合,帮助企业实现最优化经营决策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倪虹部长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物业管理行业如何在已建成的智慧化平台上通过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为客户及企业自身创造更多的价值,如何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物业服务企业未来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研究每个阶段中的传统环境和网络环境下客户参与方式的具体模式和应用特点;然后按照企业和客户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对传统环境和网络环境下的参与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在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参与方式,更好地引导客户参与。  相似文献   

10.
<正>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企业的经营策略已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对于企业而言,绝对忠实的客户已经不存在。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大多数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正在摒弃过去的低效率的企业经营哲学,采取一种创新的方式来维护顾客的忠诚度,并从中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自我更新、调整,诸如降低成本和简化操作流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是数字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进行大数据的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以物流企业为例,指出企业通过分析客户信息数据、市场行情数据以及销量数据等海量信息,不仅能够明确物流公司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还能使企业充分挖掘出数据背后的真相,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目前,物流企业的大数据供应链运作管理模式发展尚未成熟,仍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数据管理有待完善、产业优化升级不足等。因此,需要从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数据管理以及加速产业升级几个方面着手,优化大数据时代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运作路径。  相似文献   

12.
聆听客户声音的关键是发现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络社区中,客户的信息量大且密度高,致使企业聆听声音困难。运用特征筛选和信息融合相结合的特征识别方法,将表征客户特征的有价值的相关数据项经过筛选、分类进行动态地提取和融合,完整地表征和反映有价值的客户信息;同时,采用聚类算法,对具有高、中和低价值的客户特征数据分类过滤,以识别出具有高价值信息特征的客户。该方法对企业聆听网上客户声音,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其战略和营销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物流时代》2011,(9):24-31
经过4年努力。浙江省率先启动的“物流信息化平台”发展良好,已经步入正轨。8月4日,交通部李盛霖部长在调研了浙江省经验后,强调要加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目前已经有16个省进入了“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省部级联合行动阶段。其实不仅在浙江省,近两年来各地都已经开始了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企业、省部级党委都已经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4.
创新难,自主创新更难,持续创新则难上加难。我国绝大多数制造企业已经从“仿造阶段”过渡到“制造阶段”.但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走到“创造阶段”。而企业若不进行自主创新,则很难做强做大;只有自主创新,才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杨俊 《企业活力》2005,(7):24-25
<正>服务业正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力量。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企业必须直面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技术、资金已不再是进入行业的壁垒,企业的竞争焦点已经聚集到客户的争夺,是否拥有客户将决定企业的生存。在“服务经济”时代,谁拥有客户,谁就能把握竞争的先机。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石的客户,不再是徒有虚名的“上帝”,“以客户为中心”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显著标识。  相似文献   

16.
物流信息化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化角度来看,成功案例集中在两种类型:一是制造、商贸等企业如何通过信息数据的集约化管理推进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与优化;二是物流企业如何与客户的信息数据整合,推进供应链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客户会在维系老客户、开发新客户、推广品牌和文化、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抵制竞争者等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真正实现从“客户关怀和客户活动中心”向“客户价值创造中心”的转化,地产商们无疑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使得企业数据信息呈爆炸式趋势急速增长,企业急需对海量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传统的文件传输平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视觉需求,本文基于此背景下,提出了一套文件传输中间平台的瘦客户端系统构建方案,可以在有效减少客户平台的占用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由客户端到服务端之间数据信息的上传和下载功能。  相似文献   

19.
浅谈现代物流的个性化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晖 《物流科技》2003,26(2):29-31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个性化服务作为“以客户为中心”理论的产物,越来越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现代物流企业应积极发展个性化服务,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及其技术;善于创新;积极与客户沟通。  相似文献   

20.
<正>大数据、云计算的不断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而远东股份更是把“数智化”纳入企业战略中,通过各个部门的沟通协作,达到企业透明化运作,成为“看得见”“管得住”“放得了”的活力组织,并通过将大量基础数据转化为无形资产,达到挖掘数据价值、支持科学决策的目的。“3+N”:从财务报表到管理报表的不断升级现代企业的本质体现是数据,而财务信息作为所有业务信息的最终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