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确保治疗的高效性及安全性,使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67例患儿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干预组患儿的呼吸困难恢复时间、咳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地提高及康复均有明显作用,可最大程度的发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对小儿阑尾切除术114例,有41例是患儿就诊时已经发生感染,其中21例合并腹膜炎,12例坏疽性阑尾炎,8例合并全身感染、发热、呕吐、嗜睡。结果经抗感染治疗和综合护理疗效满意。结论小儿阑尾炎较成人易发生穿孔合并腹膜炎,早期明确诊断,术中术后的正确治疗和护理可以提高小儿阑尾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脑瘫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小儿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护理方法和护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归纳相应的护理注意事项及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50例患儿完成护理后治愈4例,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整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患儿在护理期间无严重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小儿脑瘫的护理工作需要精心制定,加强各方面的注意事项,避免可能对患儿造成影响的因素出现,积极做好全面的护理工作,增加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7例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康复护理后27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6%。结论临床护士在为脑瘫患儿做康复训练时一定要做到将解释、疏导、鼓励贯穿于整个护理全过程,从而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V71型脑炎二期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PICU收治的EV71型脑炎二期100例0~5岁的患儿进行病情观察,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并加以评估总结。结论:早期EV71型脑炎,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隐匿,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抓住此期特点,尽快掌握其观察及护理要点,可以大大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烧伤患儿4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后,患儿痊愈率为97.6%(40/41),护理满意度为95.1%(39/41),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小儿大面积烧伤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儿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全方位护理措施,将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患者进行手术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方法。方法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患儿进行护理,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手术护理的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并观察患儿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七氟烷麻醉下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手术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良好,预后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气道异物取出实施手术的患儿进行护理,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避免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痊愈21例,占84.0%;后期复发者4例,占16.0%。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较顽固,在对症治疗期间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即能提高患儿治愈率,又能降低复发率,并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科学的护理,51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及时准确的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对于促进过敏性紫癜患儿疾病的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小儿高热惊厥医护措施,提高小儿惊厥医护质量。方法对我院儿科近段时间以来所收治的118例高热惊厥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探讨。结果所有11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医护效果,最终痊愈,无1例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儿科病症,应不断对小儿惊厥的医护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改进、完善,确保患儿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循证护理肾病综合征的方法,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63例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结果患者满意率达到100.00%,情绪稳者为50例(79.37%),开朗的为13例(20.63%)。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提高了护士积极寻求科学依据的意识,明显改善了临床护理中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应用电子胃镜检测结果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配合的要点。方法选择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78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儿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儿童电子胃镜检查的结果及检查过程中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 178例患儿全部完成电子胃镜检查,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为主;年龄大于8岁的患儿80例,其中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为41.25%,以8岁为年龄分界线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是儿童上消化道系统疾病的主要病种,通过对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检查过程中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多形红斑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2例重症多型性红斑患儿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并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及手卫生,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22例患儿中1例转上级医院,其余21例均治愈获得满意疗效而出院。结论对于儿童重症多形红斑患儿实施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避免皮肤不受损伤及继发感染,提高患儿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我科治疗15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所有患儿症状均有改善,且痊愈出院。结论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需加强护理,可有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减轻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研究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时应用思密达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74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抗感染、补液等基础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中32例有效,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患儿中25例有效,有效率为67.57%。结论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因此运用思密达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时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在临床值得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达到92.8%,平均治疗时间为(8.7±2.4)d,患儿平均抽搐时间为(4.1±1.1)min;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1.4%,平均治疗时间为(12.6±2.7)d,患儿平均抽搐时间为(7.4±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和抽搐时间,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门诊行肌内注射的患儿388例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8.5%,对照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行为疗法联合功能训练在治疗小儿遗尿症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60 例遗尿症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分别随访2 月~2 年,2 例复发,2 例恢复欠佳,其余患儿均满意.结论 行为疗法联合功能训练及全面细致、正确有效的护理及尽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患儿的全面康复,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