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人大抵以为《汉广》一诗是恋歌,但本诗明言"之子于归",此诗之主旨必关乎婚姻。周代婚姻制度中存在"成妇之礼"及相应的"留马、返马之礼",本诗正是这种婚俗的产物。《诗经》中其他诗篇,如《关雎》,同样具有"成妇之礼"的婚俗背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文心雕龙》在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之下,已发展成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刘勰说"声发则文生矣"。可见在人类早期音乐和文学就是相伴共生的,音乐和文学关系紧密。本文将论述《文心雕龙·乐府》之"乐",其主体包括乐府的音乐思想、诗与乐的关系以及"乐与政通"三个方面。具体而言,乐府诗的音乐思想是以儒家礼乐为主的,古者诗歌无别、诗乐互为表里是诗与乐的关系,乐和政治的关系则侧重于音乐在政治中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信达雅"三原则在中国翻译界的是非争论从未停息过。在坏"译本"充斥市场的今天,重新提倡"信达雅",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即"准确、通顺、简明",或"信达简",对现代翻译危机有警醒之效。而要做到"信达简",要从外语水平、工作态度和中文水平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精华,是儒家文化的经典,对现代旅游景区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论语》思想对韶山景区进行解读,发现在景区管理中存在忽视"为政以德",管理简单粗暴;忽视"中庸"之道,景区定位不准;忽视"人不知而不愠",缺乏对游客的合理引导;忽视"君子无争",利益相关者关系处理不当等诸多问题。借鉴《论语》的思想,应"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加强景区制度管理;应"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加强游客管理;应"揖让而升",合作共赢,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5.
姚华是清末民初画坛上一位全才大师,他的画论体现出了鲜明的文人画精神,对作为哲学本体的"道"有着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画虽小,道宏之",他既主张画作要"常参造化之权",同时也认为"文人之画有人存焉",他认为画不仅仅要反映自然之道,更重要的是对"人之道"的自然抒写,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苏轼在词史上的贡献,认为苏轼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无论是从题材还是到语言,都大大扩展了词的表现效能,使之基本具备了诗的公用而又能显示词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明末高僧蕅益智旭,早年诵读儒家经典,后入释门研习佛学,于佛法有成时又撰《四书蕅益解》,以佛释儒。其中的《大学直指》透显出智旭对《大学》一书的独特见解。他解"大"为"心",解"学"为"觉",认为"大学"即觉知自己的本觉真心。如此,便不必再言"三纲领",而"只一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亲民、至善皆是明德中事。至于"八条目"又仅是达成佛教境界的八种修行功夫。智旭所关心的不是其注解是否有文字训诂依据或是否符合儒家义理传统,而是如何通过注解儒家经典达到阐发佛家教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网络民意表达已具备了"合法性",但由于网络自身的"双刃剑"效应,网络民意表达也因之表现出复杂的"两重性",实有必要对之进行细致的利弊权衡。为克服网络民意表达之弊,亟待确立以下四项机制,即:"疏导而非压制"的鼓励机制、"自省而非抵触"的回应机制、"规范而非武断"的法治机制、"理性而非率性"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9.
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开山之祖,不但开启了天道之本体"太极",还通过"人极"即"诚"、"圣人之道"、"圣人之法"圣人观思想的论述开启了心性之学;为宋明理学心性之学的发展作了铺垫,为中国儒学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郝文波 《大众商务》2010,(1):264-264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是指导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理论,应准确把握它们的含义,规范使用其概念,对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所区分。旧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材对这一概念有误用之嫌,有商讨必要。  相似文献   

11.
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生涯是苏轼人生政治之低谷,却是其思想性格之高境、文学成就之巅峰。考察苏轼贬谪经历,可以将其心态概括为三个方面:幽独孤高又坦然超旷、皈依释道却执著现世、历尽磨难而了悟人生。苏轼的影响是深远的,后代士人从苏轼精神世界中汲取营养,滋润着苦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为河南金丹乳酸有限公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经过"小改小革"、"单项突破"和"整体工艺技术提升",河南金丹乳酸有限公司实现技术创新"三级跳",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突出重围,成长为国际一流企业,形成国际乳酸生产的"中国优势",其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方面的经验对众多中小企业有借鉴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地税制因开征之初计征条件的限制,采用了不科学、不合理的"从量计征"计税办法,从而导致其出现扭曲计税行为、缺少税收收入弹性等诸多弊端。随着计征条件的日渐成熟,现行土地税计税办法应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规范完善适应"从价计征"需要的土地税税目、税率和免缴范围。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词亦多酒后游戏之作,因此涉酒词比例很大,大致可分为醉舞狂歌、旷达酣适、浅斟低唱三类,兼有李白酒诗之狂歌美与苏轼酒诗之旷适美,表现了外旷放而内悲哀的强烈悲剧精神。由于受到酒后作词及题材影响,他的涉酒词表现了强烈的醉态强力,是中国酒神化模式之酒词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儒家“无为”思想的几点思考——朱熹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一是"修己",二是"用人",目的是"大治"和"有为",对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授权"对领导者、下属和组织的必要性和现实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即"无为而无所不为",从道家的"无"之本源探究,由"无"阐发"无为"之思考,提倡"无为-有为-无为"三段论管理,继而阐释道家哲学中的"无为"对西方管理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杭州旅游最大客源国之一,为进一步开拓日本来杭客源市场,本文通过对杭州旅游市场日本客源发展与现状的分析,提出建设"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提升杭州旅游产业品牌,打造"以西湖为中心的杭城水景旅游体系,提高杭城旅游产品品质",推介"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等金字招牌,提高杭城国际知名度等市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无为",在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  相似文献   

19.
孟子从不忍人之心出发,强调爱物节用,主张"取物以时"、"取物有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虽较为朴素简单,但对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仍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20.
屈原辞赋在表现手法上给后世提供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前引",其作品表现出爱国爱民情怀、深深忧国忧民思想,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屈原是中国文学之一"源",他养育了中国文学,陶冶了炎黄子孙,其作品的影响力量是巨大而难以估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