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财力性转移支付是我国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平衡各地区间财力差距,促使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本文主要对这种转移支付方式的内容、结构、数量规模进行描述。财力性转移支付在平衡地区间财力上作用明显。但是由于财力性转移支付在全部转移支付中所占比重仍然很低,因此还难以解决地区间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因此,建议要持续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清理、归并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2.
江庆 《南方经济》2010,28(8):3-16
本文以1997年~2005年全国31省级财政数据为样本,运用基尼系数和GE指数分解法对省级财力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1997年至2005年间我国省际间财力差距没有明显收敛迹象,省际间财力差距一半以上来源于地区内部,并且呈扩大趋势;对省际间财力差异贡献最大的是本级财政收入,其中营业税和增值税贡献是主要因素;净转移支付解释了财力差异的约30%,其中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是造成省际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唯一起到均等化作用的是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旨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并没起到相应的作用;预算外收入的不平等贡献率大幅缩小,从边际效应看,增加净转移支付和预算外收入的规模,可以降低总体财力差距。  相似文献   

3.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不断地变化,对促进我国政府间财力的均衡化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亟待完善。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简单描述,在分析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绩效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就完善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1995年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至今,我国对转移支付具体制度安排的改革从未中断。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甚至还与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目标相背离。所以,有必要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明确定位,确定其目标及结果。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是纠正政府间财力不均衡,追求的最终结果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才可能对转移支付的具体政策及措施进行合理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吴丽 《中国城市经济》2011,(30):188-189
新政治经济学的首要假定就是异质性。目前在很多国家,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与促进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正在努力解决现存的社会公平问题,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作用。而我国各级政府间在利益的差别上均存在着异质性,这就使得政治经济学转移支付在政治利益的驱动下出现地域性的偏差。这种偏差恰巧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经济决策机制与政治决策机制在某一个层面上不相容,因此仅仅靠普通经济学分析也会发生失之偏颇的问题。那么,利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偏离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童疆明 《新疆财经》2009,(4):30-35,40
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也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手段。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规模不断增长,它在推进改革和促进地区财力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加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目标效应、结构和规范性方面对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评析,并从财权事权划分、转移支付结构调整和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会影响各地区财政能力的均等化水平,进而影响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本文通过对广东省转移支付现状的分析和对地区间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检验,初步分析了广东省各地区间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研究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对各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具有一定均等化效应。同时,从分项转移支付效果来看,财力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最强,专项转移支付次之,税收返还效应最差。  相似文献   

8.
转移支付制度是各级政府对市场失效的宏观调控,其立足于地方公共产品的基础之上,是平衡各级政府间财力的重要手段。文章立足于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依据,以临汾地区转移支付现状为缩影,反映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转移支付制度,提出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转移支付制度作为重要的财政工具,在调节政府间财力分配,补偿外部性以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转移支付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更需规范。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及原体制补助三种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返还及原体制补助不应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种方式)。财力性转移支付是一种对地方政府的财力性补助,主要目的是平衡各地区间财力差距,使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本文主要对这种转移支付方式进行实证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广东财政转移支付基本情况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现行转移支付在体现公平原则方面所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在现行体制下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均衡能力、缩小地区财政差距和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严峻,主要表现为供给总量不足,与国际差距较大;地区间不均等,四大区域差距大;城乡间不均等,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群体间不均等,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究其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事权财权不合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采取统筹城乡发展、匹配事权财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财政转移支付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平衡中央-地方以及区域间财力不均的制度,我国专项转移支付又始终占据着财政转移支付的重大比重。专项转移支付在确定资金转移地区,资金转移项目以及每个专项拨款多少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这些都取决于专项转移支付的决策过程。文章通过多源流分析视角来探析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4.
黄麟 《改革与战略》2011,27(12):81-83,102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在于现行地方财政制度存在缺陷:二元财政支出形式、地方分税制不健全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应建立城乡统筹、事权明晰的公共服务内容体系,打破原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并建立公共预算体制,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日本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区域问题所采取的6次全国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财政政策,值得借鉴。中国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过程中,应当运用差别化税收政策引导重点开发区域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大对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力的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移支付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范和监督转移支付对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方面和法律层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以支付金额计占了我国电子支付总金额的近六成。支付系统作为金融系统重要的基础设施,经由它支付的资金流的信息有丰富的含义,其中重要的信息是显示了各地区金融的发展水平。通过分析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6~2008年)的数据,以揭示不同地区和不同地区组成的经济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要素市场整合是实现规模经济效率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讨论了转移支付对"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参与国内市场分工的差异化激励.具体来说,转移支付为落后地区提供了参与市场分工的财政补偿,促进了市场整合.但因锦标赛模式中的经济绩效导向与"零和"特性,转移支付不利于发达地区在锦标赛中胜出,从而引致其"逆市场"行为.这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