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章萍 《经济月刊》2011,(12):137-139
见到高宪明是在他的办公室,五十开外的年纪,中等个头,言谈话语总是让人感到他性格中的豁达,而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执着又充满自信的人。从教师到废旧收购大王,他在不停地打拼着。因为一句“不甘心”,他和同事们便倾其所有、历尽艰辛,  相似文献   

2.
陆岩 《生产力研究》2003,(6):280-284
了解卢嘉瑞的人,都为他的勤奋、博学所折服;熟悉卢嘉瑞的人,更为他的充满激情、疾恶如仇而赞叹。他是一个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经济学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社会活动家。在河北省社科界乃至全国,他的名字为很多人所知晓,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之所以如此,源于他在经济理论百花园中的不懈努力,源于通过努力而收获的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李先生是一名跨国手机研发公司的高管,他拥有六年多的手机设计经验,他培养着一支团结向上的队伍,他还拿着令他人羡慕的年薪。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  相似文献   

5.
和他共事的人说,他把事业看得比金子还珍贵。找过他办私事的人说,他手中的权力,就是用金子也买不动;他的下属说,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他的领导说,他是一块真金。是金子总要发光…… 他就是曲周县地方税务局局长魏银锡。 已过不惑之年的魏银锡出身农家,1986年因工作需要调入曲周县税务局,从此和蓝色的税服结下了不解之缘。魏银锡不拘谈笑;不善言辞,对工作却有一股异乎寻常的执著。工作中,他时时处处争先创优,唯恐人后,而且任劳任怨,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同志们的好评。从1986年到1990年短短4年间.他从一名普通税…  相似文献   

6.
另一个欧洲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离开了他的国家捷克,去了法国。在那里,他惊讶地发现,他竟然成了一个来自东欧的流亡者。他无数次向人解释他的民族和国度,但他的法国朋友们对他的国家知之甚少。尽管他一再描述捷克人的历史,正如波兰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的历史一样,都是纯西方的,与遥远的俄罗斯根本没有关系,但周围的人都以“共产主义化”作为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你的办公里的是不是有这样一种人?你视他为工程伙伴、好朋友,和他推心置腹,可到了上司面前,他却毫不犹豫地出卖了你。  相似文献   

8.
丁蓉 《经济改革》2009,(12):21-24
其实,当他接到中央的“转正”任命,几乎没有人感到意外。他在重庆的8年,正是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破解发展难题,确定发展方向、奠定发展基础的8年,而他作为一名“副”字头市长,却每每展现惊人之笔,大有“功高盖主”之势。如今,当他终立潮头,便不能不让人对重庆的未来再添期待。  相似文献   

9.
我留着董欣宾过世后人家写他的一些剪报。凡熟悉、了解他的人,都认为他在中国当今的画坛上,是会有一席之地的。然而,现今的世界是那样的浮躁,浅薄之徒犹多。一个文人画家的离去,就象天上划过的一颗流星,又有多少人肯去留心?因……  相似文献   

10.
唐志军 《商周刊》2014,(4):54-55
“了解鲁学祚的人告诉说。他把酿好山东人的好酒当成梦。不如说是一种责任更贴切。因为在他的三十余年奋斗中,倾情和专注于生产管理、技术升级、市场营销等一切的背后,归根结底是精神力量的驱使。”  相似文献   

11.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阿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相似文献   

12.
据报载,说雨后有一只蜘蛛爬墙。由于墙壁湿滑,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掉了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了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一口气道:“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一无所得。”于是,他日浙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呢?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就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相似文献   

13.
《孝经》曰:穆风易俗莫良乐。 一个人心中有美.性情优雅,他的生活就自然有趣味。像春天来的时候.万物都能够在他的心中滋长。心灵优雅的人.他的谈吐、举止都会优雅美丽。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随地吐痰、随地丢垃圾、随地丢烟蒂、讲话粗俗、没有耐性、急躁、小器.这都是因为缺少优雅的教育。所以,美感教育很重要,以德活国。首先要让一个人优美起来,然后才能树立起“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4.
《经济论坛》2002,(23):69-69
一、一门心思谋致富路李更田是河北省高阳县邢南乡六合屯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兄弟四人,起初住着四间旧房,家境贫困。自从听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都富起来”的党的号召以后,他就日夜思索,如何脱贫,如何才能团结全村党员和群众走上富裕路。他带着干粮到全国各地去寻找致富路,俗语说“老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北京找到了“酒心糖”的项目。他把办铁厂积蓄的一万元全部投入“酒心糖”生产上去,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很快就带动了全村7户进行酒心糖生产。初次收获使他敢于向更高的目标挑战。在1992年,他看准…  相似文献   

15.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湿滑,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掉了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又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一口气道:“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一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呢?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相似文献   

16.
“马班邮路”的先进事迹被全国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王顺友——这个名字一直在神州大地上回荡。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那牢记使命、忠诚执着、爱岗敬业、尽心尽责,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朴实语言使人振聋发聩,催人奋进;他二十年只干了一件事,但他那利民为民、无私奉献、安心本职、乐于助人、扎实工作、永不懈怠的感人轶事让人深受教育、倍受鼓舞。为此,透过人民数月不息的赞歌,回忆英雄酸甜苦辣的足迹,追溯平凡人平凡岗位上的非凡,笔者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7.
他和他的团队是一批因喜欢动漫而汇聚在一起的年轻人,而且他们有着同样的标识—一豆子。走出大学校门之后,他们希望能把自己的一份喜好变成一份事业。从4个人到10个人,不到两年时间,他们终于走过创业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18.
《经济纵横》2004,(4):1-1
张立春,现年79岁,他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中,被魏巍称作“小老虎”;他是电影《上甘岭》里英雄连长张忠发的原型之一;他孤身打死4名近2米高的美国兵,俘虏12名美国兵。有人说:“他就是活着的黄继光、董存瑞。”“合上功劳簿,我就是普通劳动者。”离开战场40余载,那双拿枪的大手,拿起了铁锤,默默地做起了修鞋匠人。40多个春秋,他从未向党和政府索取过什么。因此,有人赞扬道:“他走下战场还是英雄!”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作家威尔斯开始编写《世界史纲》的时候,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年。他在书中写到:“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末、最腻人、最令人感到幻灭的一年,到处是罕见的匮乏,到处是悲痛的哀悼。死亡和伤残的总人数高达好几百万”。他当时还未曾料到,他有生之年还要经历另一次更为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20.
林峰 《新经济》2011,(1):49-51,48
一场没有商业目的的解密运动发起者,时代是应赋予他更多的尊重,还是像有些人给予他的修辞——一场信息暴动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