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神话中的贡献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因为继承了中国神话中的贡献精神,从而获得了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中国的源头神话是由原始人创作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生存下来.他们在集体中劳动,实行平均分配,这其中包含着强者对弱者的照顾,强者利益的牺牲.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必须从精神上肯定强者的牺牲精神,从而产生了以贡献精神为特征的集体主义道德.在盘古、伏羲和女娲三则神话故事中能够看到这种精神的闪光.  相似文献   

2.
很多学者对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流传久远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文章尝试用起源于生物学的谜米学原理,这一崭新的研究思路来探讨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复制和传播问题。希腊罗马神话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对"我"的传播、对"爱与美"的传播、"利他主义"的传播策略,成为成功的谜米。  相似文献   

3.
在神话的花园中有一朵奇葩——灾难神话,这其中不乏大量优秀的、广为流传的灾难神话,很少有人探讨其在产生伊始是以怎样的形态出现的,本文主要集中对与洪水相关的灾难神话的演变进行讨论,关注灾难神话在最早的"万物有灵"时期的静态存在到后世成熟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网络玄幻小说与中西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在原型、神话色彩、生命意识以及叙事模式上受到中西神话原型及原型背后的故事的影响。网络玄幻小说将其中可以利用的原型故事拿来为己所用,对其进行重述和演绎,使古老的神话在信息时代全面复活。这种现代化的复活,不仅展现着传统文化绵长悠久的生命力,而且体现着当代中国网络玄幻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汉族和土家族“天梯”神话的比较,认为汉族和土家族的“天梯”神话无论是其载体还是功能都存在着差异,同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除了渗透着一种“神贵民贱”的思想之外,更重要的在于都弘扬了人类积极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6.
茅盾的神话研究对中国神话学体系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茅盾的神话研究涉及到神话与文学的关系,积极探索利用神话素材进行再创作。同时茅盾吸收、借鉴人类学派神话学先进的研究方法,为中国神话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侗族的创世神话,是先民对人类社会与天地万物起源的理解,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精神,如自然化人与人化自然、人类自我意识与环境承载力、与邻为善与泛博爱情怀等,为现代社会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裨益思考。  相似文献   

8.
石生人神话作为中国神话的重要母题,不仅存在于古籍文献中也存在于一些少数民族的活态神话里。石头生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观念,其本质体现为石头是具有生殖力的,因而石头是母体的象征。石头作为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原物及其神话,隐藏着十分丰富而神秘的文化象征密码。  相似文献   

9.
精卫填海神话故事在民间传颂已久,本文着重从精卫神话的发源地、精卫神话的形成以及精卫神话与鸟图腾崇拜之间的联系三个方面对进行探讨,试图解释神话背后蕴涵的深层次内容。  相似文献   

10.
《故事新编》是鲁迅一部独特的小说集,其创作过程涵括了鲁迅思想发展的多个时期,呈现了颇为复杂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风貌;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与现实意义,也蕴含着鲁迅复杂的神话观,也启迪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文章着重探讨了鲁迅的神话观,分析了《故事新编》的神话思维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维科的《新科学》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神话理论催生了现代神话学的诞生,并对二十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神话哲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从维科的“诗性智慧”到卡西尔的“神话思维”是一脉相承的;在神话与人类的历史和语言、艺术的关系上也持同样的观点;在关于神话的真实性方面,卡西尔坚持了维科的观点。卡西尔在维科的基础上提出“神托斯”(神话)和“逻各斯”(理性)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唐代以前,文人对女娲神话非常重视,文学和史学作品中大量写到了女娲.这一阶段,女娲神话的书写是以恢弘的政治意识表达对女娲作为圣王和英雄的褒扬,这种书写使得女娲神话呈现出表现宏大理想的集体政治意识.在女娲神话发展演变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对女娲这位原始神、人祖神和巫术神三位一体大神的敬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承前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一切艺术的起源。中国神话虽无完整的体系,但材料颇多,大可从中理出众多神话母题的生命史。而蛇女母题是众多神话母题中具有代表性的母题之一,它的生命史是从蛇图腾开始、再成为蛇女神、演变为蛇女妖、最后形成蛇女人的过程。这一神话母题的发生与演变包含着女性与蛇结合的深层涵义,显示着女性命运的发展史,要求人们对女性命运进行深刻思考与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4.
巫山神女是巫山神话中最著名的人物形象,但是巫山神女的神话是经历过一系列的演变的。从文学创作中的角度可以看出,在神话演变的同时,神女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形象的演变中暗含着神性的演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对女娲神话和壮族姆六甲神话进行功绩、神格、信仰习俗、生殖崇拜的比较,表现女娲神话在流传过程中对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影响,梳理汉族文化和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进而展现文化传承中的民族交流与融合,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6.
哈代在小说《还乡》中引用大量神话原型意象进行环境描写和人物塑造,尤其体现在小说背景埃格敦荒原氛围、男女主人公克林.约布赖特和尤苔沙的命运归属上。通过这些原型的应用,强化了该小说的悲剧性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神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神话故事中有许多关于生态观点的描写。本文以中国神话中的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三个故事为例,分析了神话故事中的生态观念。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神话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世敏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8(1):119-119,142
神话是各国原始文化的结晶,也是各国民族意识的积淀。拟就从神的特征入手,探究了中国古代神话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荒原》的救赎主题,神话是必经的门槛。T.S.艾略特运用"圣杯+金枝"的"神话术"构建诗歌的底层思想结构,建立起"救赎"与"再生"的精神联系,并从人类学本体论的高度实现了对宗教思想范畴的反思和超越。而着眼于时间循环和生命周期发展的动态过程,《荒原》的非理性神话结构模式体现着史前宗教的"永恒回归"信仰。返回文化生命之源、重现初始完美之境,人与世界的对立再度化为"统一",神话承载的"死而再生"的生命寓意就获得了永恒性的文化指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神话-仪式的分析,揭示了神话-仪式中所蕴涵的戏剧因素.这些戏剧因素分别是戏剧性的内容(神话)、戏剧艺术的呈现方式(扮演)、戏剧表演和欣赏的心理准备(有意的自欺)以及戏剧的情感功能(集体体验).由于具备了这些基本的戏剧因素,这种神话-仪式可以被称为仪式戏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