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农村休闲经济的开发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选择,也是人们自然文化回归的选择。我国广大的农村不仅具有发展休闲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固有优势,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休闲作为一个城市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对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福州地区已经出现休闲消费,现代人们的需求已从传统目的型消费进入休闲型消费;休闲产业渐进规模,成为一种新的商业热。探讨福州这座城市的休闲消费和休闲产业现状,提出“休闲福州”发展战略,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旅游经济、休闲产业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梅生  郭梅军 《生产力研究》2002,(5):228-229,235
以旅游经济为特色的假日经济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 ,但受关联产业的影响 ,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如何以旅游经济为龙头 ,带动整个休闲产业的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 ,进一步发挥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并结合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历史、经济发展战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特点 ,提出发展以旅游经济为特色的假日经济进而发展休闲产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休闲时代是小康社会发展的一种主要社会形态。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迅猛发展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生态旅游资源的"鱼型"剧场开发模式为旅游景区在休闲时代中不断地吸引游客提供了新的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消费社会和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精神愉悦与审美体验成为经济活动的高层诉求,休闲与旅游的趋合以及体闲旅游的繁荣体现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转向.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进程中,经济形式、政府角色、家庭组织、生活方式和教育文化等社会体制的变迁是促使休闲旅游得以产生和繁荣的社会因素.在体验经济时代,休闲旅游的研究和发展呈现出人文化、生态化、体验化和产业化四种趋势,以休闲为目的的休闲旅游已逐渐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为了拉动内需国家旅游局提出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其中作为计划中提出并倡导的四项旅游之一的社会旅游与西文国家研究并倡导近五十年的社会福利旅游从宏观、长远的利益追求上来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相通性。从社会旅游产生背景入手,在对国内外对社会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后,并针对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社会旅游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浅析如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及地貌特征打造"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并对建立绿色、人文旅游胜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主办,北京地理学会、延庆县科学技术协会、旅游局、政府办公室承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协办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于2002年9月6日—9日在北京市延庆县举行。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和全国各省、市、区的研究所、大专院校、生产部门和来自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屏东科技大学、明新科技大学等共17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台办等有…  相似文献   

9.
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具有要素特殊性、产业内涵丰富性、产品及服务虚拟性等特点,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范畴,更适合应用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对我国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树立"大旅游"和"旅游-休闲"的理念、拓展产业链条、推进旅游休闲产业的组织制度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监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家悖论”与转轨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悖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学派国家学说的分岐的焦点。“国家悖论”在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在我国,承认“国家悖论”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背景,对海南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分析海南省体闲体育发展趋势特征,提出海南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设置和专业方向设置的建议;探讨在教育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专业教材和教师方面的制约瓶颈,以期望海南高校为国际旅游岛休闲体育产业培养相关优秀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水休闲旅游规划是生态型城市发展旅游经济的创新点。如何整合区域内水利资源、合理规划和运营区域内滨水空间,如何引入生态循环式管理理念和开发规划步骤评价体系的同时确保水休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生态循环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主要探讨城市水休闲旅游"不规则锥形"规划模型,并从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常规性思路剖析、规划战略理念与切实目标、模型猜想与构成因素分析、模型运行程序设计、模型困境、时空拉升理念设置这六个角度进行研究,以期更好拓展城市规划经济。  相似文献   

13.
张国红 《商周刊》2012,(23):69-69
经济去房地产化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抑制房价反弹的同时,发挥房地产投资回稳对提振经济的正面效应。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景气状况持续下滑,促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稳定投资才能稳住增长,但同时又不能终止经济去房地产化进程。中国经济因此陷入了既要提振投资需求、又要坚持去房地产化的阵痛之中。从目前看,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制造业PMI月度数据仍低于50%的荣枯线,这意味着制造业尚未走出萎缩的阴影。需要指出的是,去房地产化对制造业的快速收缩影响也相当显著。上一轮制造业的持续繁荣,在某种程度上来自制造业企业扩大产能或进入新产业的投机性目标,即获取廉价土地、寻求投资性房产的增值空间,由此带来的利润当然比制造业本身更高,甚至这部分利润可以对冲制造业海内外经营的不确定性风险。可以说,制造业的房地产化,  相似文献   

14.
何勇 《经济与管理》2004,18(5):14-15
本文就技术创新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展开论述,主要说明了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强调了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论述了技术创新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指出了技术创新是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休闲农业是实现我国乡村内生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手段。利用2007—2016年全国1 382个县的县级面板数据,以2010年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研究对象,设定示范县评定为外部政策冲击点,使用PSM-DID方法对示范县经济效应进行评价,分析政策影响的动态效应和边际效益,检验模型的稳健性,阐明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休闲农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显著,设立示范县时间越长,经济贡献越来越大。②休闲农业示范县边际效益递减,后期进入的示范县经济贡献逐渐减弱,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带动效益的增长。③休闲农业主要通过财政手段作用于地区经济,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6.
韩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01-203
道文化是一门深入的哲学,被认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跟现代休闲学最为接近的一种意识形态。中国古代休闲方式以及休闲观念深受道文化的影响。以道文化为视角,阐释了中国古代休闲行为,指出了中西文化冲突下道文化的衰落以及休闲失范现象的存在,并运用道家哲学思想释放被束缚的、固化的、变异的休闲思想,重塑现代休闲观念,将其回归到满足心灵自由恬适的目的上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当中,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主要英语国家经济增长普遍快于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主要非英语国家.无论从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还是失业率,或者劳动生产率来看,都是主要英语国家好于主要非英语国家.造成这种差距出现的原因是:主要非英语国家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一些失误,错失了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发展的机遇,产业没有及时转型以及一些有强大势力的"利益集团"的消极影响,因而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主要英语国家由于积极推进经济改革,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利用英语语言工具在全球中的优势,因而加快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英语国家经济与非英语国家经济的增长差别,给其他国家发展本国经济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全球经济增长长周期考察,2025年高收入国家门槛将提高到人均GDP约14 100美元。对2035年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情景分析表明,十四五时期末我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是大概率事件。但不容忽视的是,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错综复杂,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经济金融风险可能反弹,将给十四五时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来风险和挑战。应主动创造于我有利的发展环境,加快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确保十四五时期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9.
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是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德、法、意等欧洲主要国家在其去工业化过程中,转移低端制造业而保持高端制造业,但不乏“空心化”等负面影响。为应对石油危机、提升国际竞争力,欧美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的同时,在个别产业领域断断续续推进了“再工业化”。1991~2013年欧洲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去工业化通过产业结构服务化,推动经济增长的逻辑是荒谬的,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远远大于其对再工业化的间接支持。而对去工业化作用的困惑,主要是因为一些学者从就业结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的研究范式缺乏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