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富强”对应于经济,“民主”对应于政治,“文明”对应于文化,“和谐”对应于社会。这一表述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中国未来的目标和愿景。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的中国思想界,在各种各样的“中国价值”、“中国模式”、“中国主体性”的叙事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理论预设,这就是对抗普遍理性的历史主义。中国的历史主义从20世纪90年代的反西方主义思潮发展而来,在21世纪初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挑战价值性的普世文明,相信历史只是以个性的方式存在,国家乃是个性化的集中体现。它试图发现中国特殊的民族本真性,以对抗西方的文明一元论,然而,历史主义对中国的整体化诠释是暧昧的,在抛弃西方文明中启蒙价值的同时,却吸纳了其可怕的国家主义,最终其所追求的另类现代性,只是一种去价值和去伦理的国家富强和韦伯式的制度合理化而已。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经济社会与文化社会都逐步改革和完善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中国梦”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要奋斗目标的国民梦想。因此,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吴介民 《商周刊》2012,(18):40-41
在富强、新颖、时髦的表象下,"建设文明城市"的标语随地可见。"文明"在这个古老国家仍然是个关键词,一种由于匮乏而急于建构的社会状态。"渴求文明"的焦虑状态,精确地陪衬了中国作为上升中大国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天心区通过扎实有效地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天心特色的“富裕、健康、文明”的生态建设之路,朝着构建“富强天心、和谐天心”的战略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理念的顶层规范。我们必须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新疆精神”的现实场域,形成各族人民面向未来的共同信仰和精神依托,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精神动力与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明发展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崛起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才的珠江文明,既是在小平同志新的文明发展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的,又同时检验和证明了小平同志文明发展理论的巨大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正在形成一种具有自己鲜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纲和党章 ,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把“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使“三个代表”真正成为三个文明建设的助推器。一、准确把握“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三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改革开…  相似文献   

9.
强世功 《开放时代》2005,(5):95-108
本文从中国文明面临的现代性挑战来思考台湾问题,将其既看作政治事件,也看作思想事件.一方面,中国迈入现代在释放出巨大个人自由的同时,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保障个人自由的实现,台湾对于中国的崛起具有地缘政治上的战略地位,台湾统一必须放在中华民族复兴这个"文明持久战"的大战略中来思考.另一方面,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迈入现代,导致中国人丧失了文明主体性地位,实现台湾统一必须重建历史在现代性中的地位,为中国人的伦理生活提供哲学根据.国家崛起与文明复兴应当携手共进,中国作为政治大国的崛起意味着中国人要为全人类提供伦理生活的榜样,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存方式,这一历史使命呼唤着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携手合作,共创人类文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富强"对应于经济,"民主"对应于政治,"文明"对应于文化, "和谐"对应于社会.这一表述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中国未来的目标和愿景. 目标既已定,问题是如何达到这些目标.达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无非是发展.而促进发展的基本途径有三:一是制度改革;二是要素投入;三是分工深化.其中,制度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关键途径.因此,中国的未来系于改革.  相似文献   

11.
郭有和 《经济论坛》2011,(9):126-126
张家口市第十次党代会把”绿色崛起”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而作为京津水源地与生态屏障的沽源,深刻领会”绿色崛起”则更为重要、迫切和现实。一是”绿色崛起”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辩证统一,为沽源县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沽源是京津的上风上水区,白河、黑河、滦河发源于此,水域面积达6.1万亩,国家投入巨资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12.
2013年4月21日,第五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在海南省五指山市隆重开幕。论坛的主题是“生态文明,绿色崛起”。校长周先雁率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就绿色教育做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论坛》2005,(10):1-1
20世纪初,东渡日本求学的少年周恩来写下一句铮铮豪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那个中国受尽列强欺压的年代,“崛起”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能是遥远的梦想。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崛起”越来越成为国际上评论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的常用词汇。56年来,中国通过一系列改革开放终于走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发展方面一个最值得重视的成绩,在于中国既顺乎潮流,又独立自主,为人类贡献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发展模式.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是指从中国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重属性这一基点出发,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肖明仙 《经济师》2004,(10):78-78,121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的崛起是史无前例的。它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 ,因而“中国威胁论”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 ,我们又要看到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当今世界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恐怖主义上升 ,这给中国和平崛起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阐述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概念特征 ,探析了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孝”观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是构建血缘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作是孝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之上的社会。为此,“孝”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大表现之一,而儒墨两家之“孝”又有一定的分歧。  相似文献   

17.
廊坊,一座崛起在京津走廊上的文明和谐之城,一幅铺展在燕赵大地上的锦绣画卷,2008年1月30日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成为我国最佳宜居城市之一。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记者踏上了廊坊的土地,考察廊坊打造宜居城市的经验,探寻廊坊发展变化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余江 《新经济》2006,(10):38-39
“中国制造”最终是要面向世界,“中国制造”为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Made in China充斥着世界各国街头的时候,中国的商品却并没有获得对方的尊敬,在西方企业强烈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冲击波的时候,“中国品牌”也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竞争力。从“中国制造”的繁荣到“中国品牌”之富强,我们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三个提倡”: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作用,从具体情况展开分析,提出见解,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要充分认识企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第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道德传统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道德始终是调整人们关系的主要行为规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