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作为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包含了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还居住着较多的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逐年扩大.与农村相比,城市在社会前进过程中,扮演者更加关键的角色.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城市公共安全的探讨,以及对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化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对城市公共安全与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进行分析,本文从城市公共安全的含义出发,提出了城市公共安全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城市公共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为城市公共安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治理带来新思路。当前将大数据大规模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实践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1)需要突破“数据孤岛”问题;(2)解决数据存储和结构化问题;(3)为数据安全问题做好准备;(4)需要进一步增强数据挖掘能力。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促进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各种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频度和程度迅速增加,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进行公共安全规划势在必行.文章从事故防御和事故应急诸方面讨论了城市规划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分析了公共安全规划理论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行公共安全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雯 《新经济》2022,(8):64-6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城市公共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的影响下,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被凸显出来。而且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的不断发展,风险管理已经是城市公共安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在社会进步大环境的影响下,大部分的人员涌入城市中工作、生活,导致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大量增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已经是当前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基于此对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提升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城市街区公共安全的建设——以人行道的安全用途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街区公共安全的需求已呈现出多样化和个别化。城市人行道除了承载路人行走的功能外,也具有公共安全的功能。而目前城市街区人行道的安全功能发挥不充分,使得城市街区的公共安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激发人行道自身的安全自治化活力,增强街区居民归属感,树立街道居民自觉监管意识以及充分利用街区公园的特点来提高整个街区的公共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6.
刘景维 《城市建设》2011,(2):454-454
本文介绍“数字城市”概念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源和建立城市GPSCORS系统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数字城市的主要框架体系和内容,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数字城市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撑,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独特的组织文化特征、大学生群体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生活环境,导致高校成为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高发地.高校既要对传统校园危机持久的管理,同时也要对互联网带来的新挑战有所应对.只有建立科学、完整的公共安全课程体系,组建职能明确的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制定高校危机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和建立健全学校应急预案才能有效应对高校公共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廖远甦  刘弘 《财经研究》2003,29(11):76-80
突发事件对公共安全领城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虽然预测突发事件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及时捕捉突发事件的异常变化却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突发事件发展态势的突变通常表现为某种特征变量的方差发生突变,所以,利用方差多变点分析技术可以敏锐地监控突发事件的变动趋势。本文在Inclan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方差参数的先验分布和求解方法,利用变点解的一致性构造了一个快速算法,并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SARS为例展示了新算法的高效率和准确性,为检测突发事件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姜爱林 《经济前沿》2002,(12):24-27
1998年美国首次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关注数字地球问题,与此同时,为数不少的国家和地区不约而同地将数字城市——地球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研究与建设作为其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的新发展战略。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城市建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不少城市紧跟世界潮流,积极投入到数字城市建设之中,纷纷喊出了数字北京、数字上海(上海信息港)、数字广州、数字厦门、数字武汉、智能济南、香港数码港、澳门网络等口号,制定了相应的行动同标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有40多个城市正在实施数字城市计划。  相似文献   

11.
论数字化城市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信息化是实现数字城市的关键,如何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就成为数字化城市的首要问题。通过分析数字城市及信息资源的一些特点,对数字化城市下的信息资源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划分为工程措施类安全风险、非工程措施类安全风险指标、社会经济基础指标和安全事故损失类指标,提出了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风险能力与脆弱性评价风险评价模型和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以及公共安全风险评价的危险指数方法和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各种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频度和程度迅速增加,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本文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规划、推行基础设施项目公共安全风险评价制度、健全安全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安全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与应急管理机制、推进安全社区建设以及健全安全管理人才培养与安全教育体系等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冉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3,(34):219-221
围绕三个方面,对十几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的重要成果做系统综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变迁的背景分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基本理论的研究;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学科研究方向和实践模式分析的角度,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数字城市政府管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是城市政府管理的第三次革命,是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的缩影,其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方法都必将发生深刻变革,并需要新的管理理论的指导。提出了组织结构由科层制到扁平化,组织决策由满意到最优,组织方式由封闭到开放,激励机制由经济人、社会人到信息人的数字城市政府管理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北京老城已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大批失去原有景观特征的“失落空间”亟待改善,与此同时,北京大力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工作,强调公众参与的老城更新模式悄然兴起。以西城区三庙社区花园的设计与营造为主要案例,解析其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角色与机制,多层次公众参与的社区花园设计方法,精细化更新承载社区活动的公共空间,多样化因地制宜的社区花园绿化形式,以及基于社区花园建设的社区凝聚力重塑,为未来历史城市里的社区花园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抽取厦门市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诊处方,统计分析每100张处方中的用药个数,含静脉点滴、激素、抗生素以及二联以上抗生素的处方数量,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100张处方平均用药数为246.80个,100张处方中平均含静脉点滴处方14.30张,激素处方4.50张,抗生素处方4().50张,二联以上抗生素处方7.55张。结论: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抗生素、激素的使用存在着不合理的趋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情况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建议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不合理用药问题的重视,加强对社区医师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发挥执业药师的作用,加强对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作为数字时代技术赋能型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新趋势,对我国实现低碳转型具有关键性作用。基于2006—2019年我国223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智慧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在引入PSM-DID、空间DID等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通过数字技术创新的直接路径和“数字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路径影响城市碳排放;(3)在人力资本、资金、物质越集聚的城市,数字技术赋能路径对城市碳减排的正向调节作用越显著。上述研究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城市实现数字赋能与低碳引领的双轮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