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锦 《现代企业》2004,(2):47-47,31
现代公司制度的首要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也正是这种权利的分离制度带来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不相一致,所以所有者必须设计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来引导经营者朝着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方向行进。激励机制中的一个基础问题就是业绩评价。对经营者的奖惩必须基于对经营者业绩的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股份制企业逐步代替业主制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发生了分离,企业股东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而是把生产经营委托给企业经理。这样,企业经理就掌握着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和重大的决策权,由此便形成了以股东为委托人,以经理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理性经济人,他们均以追求自身  相似文献   

4.
陈华 《事业财会》2004,(2):53-55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美国会计学斯考特(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s)的一种具体体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6.
一按照契约理论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体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契约就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报酬契约 ,而报酬契约中最关键的条款是业绩衡量标准的确定。现实中 ,最常用的业绩衡量标准是以企业净收益为基础和以企业股价为基础两大类。一、以净收益为基础的业绩衡量标准从会计的角度看 ,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经营成果 )的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的净收益 ,也可以将其进一步扩展为每股净收益或净收益率等。为了叙述方便 ,我们仅以净收益作为该类别业绩衡量标准的代表。根据西方实证会计结论 ,经理人员有动机利用会计准则容许的会计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报酬契约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盈余质量特征会影响管理者持股和股权激励报酬契约的选择,反之,管理者持股和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也会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盈余质量可靠性和及时性较低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授予管理者较多的股权;管理者持股对盈余及时性产生正向影响;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盈余可靠性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前人文献的回顾,分析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因,剖析前人对其定义的不足,对盈余管理进行了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9.
林先云 《现代企业》2008,(11):58-59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及其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盈余管理产生于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企业的所有者)和代理人(企业的管理当局)的利益不一致,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及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全,使代理人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有动机也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安然事件、世界通讯、南方保健到我国的银广夏、科龙事件,会计丑闻接连不断,这些公司不同程度地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美国颁布SOX法案后,使盈余管理的手段发生了变化,从账面盈余管理转向更为隐蔽、不易被计量的真实盈余管理。债务融资具有一定的抵税效应,且不会分散企业的控制权,是企业筹资的首要选择。银行作为债权人会对企业的一些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作出要求,一些企业为了避免违反已有的债务契约,有动机对盈余进行管理。因此,研究债务契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对债权人、政府的投资与政策制定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盈余管理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会计信息产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得出会计信息产权界定清晰可以抑制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12.
桂明晖 《四川会计》2003,(10):22-23
盈余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利润操纵,但它同一般意义的利润操纵有所区别。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虚增虚减利润。而盈余管理则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在职业判断中规划交易,使得企业的经营行为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盈余管理首先可以通过调节企业的收益来帮助企业合法合理地避税。其次,在合理范围内谨慎的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以维护企业和其他利益关联者的利益。然而,现代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  相似文献   

13.
试论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近20年来西方实证会计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随着我国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数量的逐步增加,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会计盈余(即会计收益)及其产生过程的质量问题.会计盈余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资源能否有效配置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否有效决策.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是目前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课题。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但在下列四个方面是一致的。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第二,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第三,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它与会计造假不同,会计造假是一种蓄意欺骗行为,而盈余管理则是一种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17.
论盈余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盈余管理是指当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这样一种行为。盈余管理在有些地方也被译成利润操纵,但我认为盈余管理更为中性,也更符合本对这种行为的态度,盈余管理也不同于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一种蓄意欺骗行为,而盈余管理则是一种合法行为。在因为如此,盈余管理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各公司财务经理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盈余管理问题也成为了当代西方尤其是美国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论会计信息与报酬契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的一大特征是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职业经理控制着公司资产的日常管理与经营权 ,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这个委托—代理关系中 ,所有者 (股东 )是委托人 ,经理人员是代理人 ,作为理性人 ,他们均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的 ,双方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股东主要关心红利额及股票价格增长趋势 ,经理人员希望获得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 (如社会地位、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等 ) ,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 ,股东 (委托人 )不可能完全地观察到经理人员 (代理人…  相似文献   

19.
有关盈余管理 (earningsmanagement)的研究在国外会计学界已有 2 0年左右的历史。在我国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推进 ,对盈余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也陆续出现。理论界对盈余管理有不同的观点。有观点认为盈余管理称之为管理 ,不是利润操纵。不同之处在于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内或是在现有的法规制度框架之下以寻求有利于己的财务结果 ;也有观点认为盈余管理可以与利润操纵相提并论 ,二者并无严格区别 ,盈余管理的手法同利润操纵一样是不合法规的。笔者认为 ,在完善的制度框架下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利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