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5年12月9日,世界第一大啤酒商比利时英博集团以58.86亿元收购雪津啤酒(超过百年哈啤的50亿元),成为中国啤酒行业最大的外资并购案。雪津仅用5年的时间在1.5个省(福建全省,江西占一半),从1999年销售额2亿元、亏损4千万元,发展到2004年销售额18亿元、利税6.6亿元,创造了一个堪与蒙牛相媲美的经典案例。蒙牛用5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实现3年销售额达100亿元的“蒙牛速度”(全国性面上扩张),而雪津则用5年时间从濒临倒闭到企业价值达58.86亿元(深度分销高份额占有市场)。  相似文献   

2.
吴勇毅 《广告大观》2007,(5S):66-68
背景链接:2006年1月19日,在福建雪津啤酒身上发生了惊天之举: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突然宣布,砸下巨资58.86亿元(约合6.14亿欧元)价格,收购中国福建雪津集团100%股权。2006年12月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更名为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这看似“不起眼的变动”里面,却是中国啤酒业重新布局与洗牌的暗流在汹涌澎湃。  相似文献   

3.
叶岩峰 《中国广告》2002,(11):55-57
雪津对于福建人来说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牌,十多年来,雪津一直演绎着福建啤酒业的神话。早在1996年,许多外资啤酒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时,建厂才10年的雪津就被评为中国十大民族啤酒品牌,并连续5年蝉联福建啤酒销量第一。然而,1998年啤酒业的大环境也使雪津卷入了以量制胜的价格促销战中,使产品形象受到很大破坏,品牌急剧下滑。庆幸的是,1999年7月,雪津新一代年轻的领导班子上任,大刀阔斧地进行各种改革,并经过两年的市场整合推广,雪津啤酒一路凯歌高奏,高端市场的份额逐步上升。继2001年雪津产销量历史性地突破30万吨大关后,2002年上半年雪津产销量再上新台阶,达到20.6万吨,产销量和增幅均居福建省第一位,跻身全国同行十强,曾一度被福建媒体称之为"雪津现象"。同样曲折的是,十多年来雪津的品牌内涵和广告诉求,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广告语来看,不管是早期使用的"享受生活,还是雪津",还是之后的"飞越世纪难忘雪津",都难以真正诠释雪津品牌的个性内涵。直到  相似文献   

4.
品牌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旦形成就会备受消费者的依赖和关注,在以后的消费活动中也会成为消费者的惯性选择。传媒市场亦如此。江西卫视从“江西是个好地方”到“为品牌创造无限传奇”再到今天的“品牌突破传奇无限”,经历的是品牌“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2007年11月7日,航美传媒(Airmedia)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优势使得这家已占据国内机场、机上液晶广告接近90%市场份额的传媒航空媒体完成了新一轮规模扩张。08奥运日益临近,航美选择这个时机扩张,无法不让人想到其明确的目标——奥运商机。对于奥运,航美传媒已经做好了准备。作为媒体运营商,航美认为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使得广告主的广告传播价值最大化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媒体平台竞争的白热化.推动了媒体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发展.传统媒体的重新崛起与扩张、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给广告主越来越多的投放选择,广播、电视、报纸、户外、互联网、楼宇、手机等等,众多的传播媒介对于广告主来说既丰富又迷惑、传播媒介的广告市场出现“拐点”和转型。广告主的投放策略也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