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颖 《全国商情》2011,(4):62-64
时至今日,提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依旧能让人闻到那幅卷轴的墨香。一个“和”字凝聚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谐,是一种包容,一种凝聚力。和谐文化,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和谐社会,就像是一幅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国化一开始就与中国的现代化进行强烈而自觉的互动。其间,离不开先进中国人的“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国化是“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而“文化自觉”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实现中国化的一种必需。这既是社会学学科的品格使然,更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强调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并不意味着对异域思想文化的鄙夷和拒斥,而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知之明”,是增强我们民族的自主性在思想文化上的必然反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管理制度创新面临的是传统文化相对滞后的矛盾,“人治”和“集权”已是造成这种人文矛盾困扰的深层原因,而进行文化创新是走出人文矛盾困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胡冉华 《企业家天地》2007,34(6):147-149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存在,也有着白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反映出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这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社会思潮,从而引导好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处理矛盾。因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社会诸多不和谐问题,均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是其思想精髓,尊重差异、包容和合、永续发展是其时代价值。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建设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福祉与实现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遵循"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和合文化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6.
“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文化多元性,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汇聚的成果。三个层面的24个字中有14个字即“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而另外10个字即“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来自西方现代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本文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起着引领的作用,而研究生态文化的和谐价值就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价值,以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生态文化价值观为思想指导,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进行改善,最终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秦文化是秦人先民在立国、强国、实现大一统的过程中形成的以物质文明为主要标志的区域性文化,具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开放性、创新性等特征。秦文化中"开地千里"的农耕文化,圜道一统的思想文化,雄伟壮阔的建筑文化,融合中外的佛教文化,保健养生的医学文化,太虚气本的哲学文化以及崇尚修身观念、精神文明等精粹,已演绎为当代秦人务实开放、变革进取、包容互补、协调和谐等文化因子,在陕西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化,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固绕“以人为中心”,坚持借鉴、发展和创新的原则。同时,还要关注企业化建设中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调整问题,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的社会风尚;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广泛开展和谐文化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1.
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保护与文明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文化保护中存在的资金不足、民众利益和文物价值差异3个问题提出质疑,论述了以科学发展观和文明进步作为旅游开发中文化保护的指导思想,并进而阐明:文明的本质是人类的创造,中国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遗产,打造旅游文化应该采用“历史魂,现代情”的手法予以融合。强调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保护必须推进文明进步,以现代元素展示人本精神,实现中华文明的全球共享。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现是一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和谐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当代中国阶层分化形成了多元的利益格局和价值取向,阶层分化所引发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挑战。阶层的分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各阶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界限逐渐产生,阶层文化也随之产生。传统和谐观为追求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和谐提供智慧,对构建和谐的阶层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起着引领的作用,而研究生态文化的和谐价值就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价值,以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生态文化价值观为指导,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进行改善,最终真正实现和谐价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当前物业企业普遍存在着的人才流失严重现象,从“人”与“家”之间具有的强关系出发,认为传统“家文化”当中的血缘关系、家规与家教、家庭利益一致性和家庭成员互助友爱是人们爱家恋家的主要原因,提出在企业管理中,可以通过提升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完善企业制度规范、引导员工目标与企业发展的一致性、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等手段,打造物业管理企业有序、和谐、发展、友爱的职业“家”空间,改善物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天人合一、自然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这种观念,可以说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它对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法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浓厚的以追求“和谐”为目标的法律传统,内乡县衙中的法律文化正是传统的“和谐”法律文化在这个方面的体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历史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规律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其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二是提倡建立以“大同社会”为核心的和谐社会理想。在当前,应该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一社会”生态关系上的体现。倡导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效法自然生态的规律,突现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自然的和谐性、稳定性和持续发展的特性。而实现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觉的根基在于哲学主体性。民众的文化自觉,就是民众对某种哲学精神的自觉,即哲学主体性的高扬。为文化自觉提供理论支撑,是哲学本性所使然。从社会历史看,文化自觉和哲学主体性的提升都以人类主体性的不断高扬为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文化自觉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全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全球化、科技滥用、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显得更为重要。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当前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必须要引导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生态价值观念、绿色行为方式和生态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资源性作用,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容与精华。作者认为,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和方克立先生所倡导的“综合创新”文化观对于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即一方面要系统总结和认真阐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充分发掘传统和谐文化所蕴含的现代价值,同时汲取西方“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赋予传统“和谐”思想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创造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