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华商》2013,(9):75-7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施行。《解释》进一步厘清了网络言论的边界等问题,为打击网络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既要打击网络诽谤犯罪,又要保护网民的表达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2.
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公布。官方评价是,通过该司法解释,厘清了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相似文献   

3.
《商》2015,(34):226-227
刑法作为一种最为严厉的社会治理手段,其运用要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就刑事诽谤而言,其在当代的作用已经被其他法律手段削弱,刑事诽谤的除罪化在民主制度逐渐成熟的当代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本文将从法律的实用性层面对我国现存的几大类刑事诽谤罪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对我国刑事诽谤的除罪化探讨提出相对有益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商》2015,(45):242-24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诽谤者选择在网络上进行诽谤。由于网络诽谤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隐匿性强、证据收集困难等传统诽谤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因此如果只是依靠刑法中规定的有关传统诽谤的相关法条来规制网络诽谤已经不能适应打击网络诽谤犯罪的需要,为了弥补传统诽谤对于规避网络诽谤行为的缺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3年9月6日联合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对网络诽谤犯罪的一些概念进行的细致解析,有助于司法实践中惩治网络诽谤犯罪,但是《解释》也存在着一些模糊之处和欠缺合理性的地方。例如公诉与自诉的选择;自诉案件调查取证的困境;案件的管辖权争议。  相似文献   

5.
兴卫 《中国报业》2014,(21):80-81
最高法院这次发布的司法解释,与已经实施的《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同形成了有关互联网法律问题的裁判规则体系,对于规范网络行为、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是因特网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法律问题.本文对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因特网在数十年的时间内风行全球,成为融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传播媒体,也成为著作权和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的全新课题。网络作品是其保护的重点对象。分析了网络的三个法律特征,提出了网络作品发展与现有著作权制度和著作权理论中冲突较为明显、急需法律规范的三个问题,并分为三个层次加以论述,提出其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反域名侵占消费者保护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才 《消费经济》2001,17(2):9-11
我们正生活在网络时代,因特网及因特网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这样发展也大大超过了现有法律的发展,除了其专业技术层面以外,因特网业务的发展对商标法,消费者保护法,竞争法等传统法律构成了重大挑战,企业的名称,商标与个人的名字擅自被他人注册为域名,消费者在堤坝多上购物或者网上冲浪时欺骗,被诱导,因特网的高度发达与传统法律的不足的矛盾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传统的立法和判例已经不能为受害人损供充分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9.
张可  王新婷 《消费导刊》2011,(10):142-143
近年来,诽谤”案件便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在关注“诽谤”案件的同时不难注意到,当今的“诽谤”案件亦不乏公安机关“忙碌”的身影。公安机关肩负着依法惩治违法犯罪,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保护服务人民的职责。因此对于公安机关办理的“诽谤”案件进行研究,总结其特点和规律,发现其中的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和完善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2001,(4)
因特网对我们国家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秩序有全面的影响。因特网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技术以美国为例,包括因特网规则的制定,都是以美国人为主来操纵;第二,因特网没有政府管制,它的概念是无政府、无国界。各国都认识到因特网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极大的好处,同时也确确实实给各国带来一些法律、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等问题。从中国网民构成看,现在我们网民的80%是35岁以下的人,8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这两个80%是说现在的网民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网络对人民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之大。全国人大和政协委员多年提的一个很重要的提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