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在梳理成都土地整理和农村房屋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基础上,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框架,从理论上论证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转让先行试点的科学性,探讨了农村房屋转让配套政策完善的必要性,为农村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背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研究目的:探讨房地分离模式下的农村房屋融资、产权对价和占有、使用登记制度。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研究结果:房地分离是农村房屋产权流动的必要条件,农村房屋占有、使用登记是农村房屋产权对价和融资的制度基础。研究结论:要与时俱进地推进农村房地产权制度改革,就必然要求法律承认农村房地分离,并创制出农村房屋产权对价和融资的制度工具,同时创设城镇居民占有、使用农村房屋的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3.
农村房屋产权的自由转让是最终体现房屋财产价值的核心内容,但《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我国农村房屋产权转让有多重禁止性规定。那么如何才能既让农村房屋产权自由流动,同时又能有效回避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呢?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市房屋和农村房屋实行不同的产权登记制度。城市房屋可以依法进行登记,取得房屋产权证书.而农村房屋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所以.没有取得房屋产权证书。这一缺陷或盲点,使农村房屋与城市房屋在财产权利表现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影响了农村房屋财产权能的实现,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啟翔 《企业导报》2014,(6):124-125
农村房屋抵押贷款法律思考是契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命题。我国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制度价值的发挥。基于现有国情和法律语境,在保持农村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推动立法承认农村房屋抵押贷款,消除司法障碍的同时推动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宅基地法定租赁制度、房屋价值评估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制度建设对农村房屋抵押贷款突破当前困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城市已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其在农村的房屋仍然闲置,资产难以资本化,必须通过深化农村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实现城乡同富裕、共发展。  相似文献   

7.
房屋抵押期间能否自由转让的制度设计,即房屋抵押期间抵押人的处分权问题,关系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物尽其用,更关系抵押权人、抵押人及房屋受让人三方之间的权利冲突与利益平衡以及交易安全的保护。2008年4月11日,成都市房屋产权监理处政策法规科结合工作实际,对该问题的理解与适用展开了一次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产市场》2012,(2):58-59
清晰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和基础。2007年,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08年1月,成都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基本思路是:加强耕地保护,明晰农村土地和房屋所有权,以“还权赋能”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产权已形成多元化格局,居民个人拥有住宅所有权的比例越来越高。房屋维修、更新、改造和管理责任由过去国家或单位承担逐步改由现在的房屋产权个人承担。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是否完好、运行是否正常,关系到相邻住宅、整栋楼、整个小区住宅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农村地区房屋测绘工作,在认识到房屋测绘对于减少乱占耕地现象有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某农村实际情况,从前期房屋地籍图的修测入手,研究整套房屋测绘方法,包含平面图测绘等内容,明确测绘基本要求,最后,通过实践得出,借助可靠测绘成果能很好处理农村地区房屋产权测量困难较大等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9-2010年组织的浙江10个县(市、区)农户和官员问卷调研,描述浙江宅基地与农房产权管理现状,论述各地宅基地与农房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探索情况,并分析宅基地与农房产权制度改革需求和方向。调查分析表明,当前各地宅基地与产权管理现状差异较大,农户和官员对宅基地与产权制度改革需求较大。建议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宅基地与农房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演变,经过了从农民私有权向集体所有权发展两个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演变与发展,客观反映了我国国家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认识集体土地所有权演变历史,对完善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推进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也有利于预防土地腐败,促进社会和谐。在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工作,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实行城乡土地同价同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并要有效地解决征收制度对农村土地市场秩序的威胁,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加速转型阶段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态势、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分析,认为为了有序规范地推进农地流转,应进一步合理定位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大对土地流转项目的服务和监管力度,注重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的积极作用,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土地资源资本化,完善基层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标:借鉴马克思及西方产权理论主要思想,研究揭示中国农村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制度选择及经验。研究方法:基于产权理论对经济事实进行逻辑推演,并采用1978~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农村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主要体现在农村资源(土地和人力)的产权制度改革上,由此形成的资源产权激励效应和正向扩散效应,正是中国农村人口发生大规模减贫的最重要原因及主要经验,并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研究创新:本文基于产权理论的研究为减贫提供一个新的微观制度视角解释。研究价值:总结提炼中国农村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一般性理论经验,对今后减贫事业推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以“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为基本方向,以发育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了“近郊全面推开,远郊扩大试点”的局面。本文总结了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四种模式,分析了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立及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农村土地财产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立,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功能的有效弥补。经过多年实践,我国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土地使用权加以建立,并不断进行改革。科学认识现行土地使用权法律制度,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体系,是推进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现行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制度存在较大争议,制约着经济适用房的合理流转,也将会影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与管理,甚至会影响到我国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共有产权制度实现了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与商品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经济适用房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社会住房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功能,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内涵介绍,结合重庆市为统筹城乡发展所做的土地改革探索,分析了重庆市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改革、"地票"制度建立及农村土地交易所创设、农民转市民农村集体土地退出与利用探索对于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重庆市在土地改革上的探索为确保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顺利推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改革要以充分保障农民权益为前提,土地改革的重点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