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居住分异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表现,它由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文章对阿朗索的土地竞标租金模型进行修改,加入中国城市特有的假设条件建立住宅竞标价格模型来分析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现象产生的市场因素。从社会稳定、劳动力市场、城市交通及公共资源四个方面讨论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最后,基于住宅竞标价格模型的分析,我们找到居住分异对策的核心是缩小不同收入家庭对住宅价格反应程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演化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中国城市居住分异进行阶段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城市居住分异的特点,认为居住分异在空间上已经由大尺度的分异转向大尺度混合、中等尺度的分异,即在城市尤其大城市的内城或近郊区都呈现各类收入阶层居住社区混合现象,楼盘(小区)成为当今城市新的居住分异单元;同时,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演变与住房供给方式的发展、演变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居住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不同居住区域类型的空间组合形态。近年来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居民的收入差距日渐扩大 ,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 ,伴随住宅商品化的全面推行 ,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居住分布也发生了分化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分异日趋明显。目前迫切需要对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居住地域空间分异进行研究。本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分析 ,以期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一、开埠之初…  相似文献   

4.
杨卓 《科技与企业》2014,(11):174-174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制度逐渐向商品化改革,同时伴随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城市社会空间出现分异现象,特别是居住空间分异十分明显。本文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对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比较、分析,明确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应对策略,为防止居住空间分异极端状况的出现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1990年以来天津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评述国内外居住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1990年以来天津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概括为居住区分布边缘化、建设规模化、地价空间分异现象显现及中心区内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偏低,进而论述了居住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住宅商品化政策、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城市政府的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6.
朱静 《城市问题》2011,(4):55-60
随着城市扩展,空间性的社会实践场域的竞争加大,城市的居住空间随之进行了重组。系统地回顾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研究,力求在争论中厘清空间分异的若干形态;在综述中透析居住空间分异的结构与文化动力;在比较中阐释结构和文化解释的异趣及其关系。以期为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扩大的实证研究提供清晰的理论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化的社会环境里,逐渐形成农民工聚居区,这是居住空间分异的极端表现,往往会引起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变化。本文对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化、农民工居住空间演变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居住空间分异动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中西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动因不同.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因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同动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经历了逐渐分异的历史变迁过程.如果不对居住分异加以适当的调控就会出现居住空间极化与隔离问题.城市居住空间极化是社会不公正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城市政治经济转变与城市规划、土地制度改革与房地产开发、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商品化是转型过程中城市居住分异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社会自组织力量、制定公正的社会政策是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收入差距扩大,也促使城市居民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迅速的分化。同时,近几年住宅商品化在全国各地的全面推行,使得城市居民的居住消费水平和居住分布在空间上发生分离,导致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城市空间上的居住分异。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居住区空间环境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重视。人性化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以及邻里和睦、居住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加强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必然选择。在对居住区空间环境人性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明确了其生态性、经济实用、营造意境等设计原则,进而从绿地系统空间、活动空间、交往空间以及观赏空间提出了人性化设计的相关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2.
13.
李小朋  王景 《价值工程》2010,29(21):148-149
在现代城市居住空间发展中,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及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少。营造良好的居住空间归属感,为居住者提供丰富、美好的生活空间,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本文根据现有城市居住空间中存在的现象,总结了几点关于城市居住空间的归属感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多  徐耀生 《价值工程》2012,31(29):79-8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问题已成为改善居民生活,评价城市建设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住宅小区的停车问题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八十年代以前建设的老小区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出现的小区,甚至是近几年刚刚建成的新小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停车难问题。停车难问题不仅对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和交通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也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因此,本文将对以上三个时期的住宅小区分别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三类住宅小区的现状分析,从而提出对不同住宅小区停车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以此改善住宅小区中居民的停车环境与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对未来住宅小区的停车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邻里”视角下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的空间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北京市多个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的实地调研、访谈及文献研读,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置于邻里理论视角下,阐述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对邻里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比较研究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在规模与边界、用地布局、要素构成、道路系统和社区感方面的特点。基于邻里的空间性内涵,探讨了单位大院在封闭性与开放性、混合性与单一性、异质性与同质性等方面对城市规划与住区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城市住房领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对有效解决我国城市住房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在多元经济学范式下分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结合住房和住房市场的特性,探寻社会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规则:市场与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边界,构建了住房领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下,探讨我国城市住房问题求解的思路及对策:完善住房市场、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发挥“第三方”的作用,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俊峰 《城市问题》2011,(10):15-20
当前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符号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档次居住空间的符号生成机制存在差异,而符号分化的居住空间将对居住群体的社会身份产生建构作用。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加以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住宅区用地规模控制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各个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用地规模控制思路,并从物业管理的经济性、公建规模的合理性、绿地系统的功能性、居住空间的多样性和城市更新的整体性等方面探讨了住宅区用地最小规模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风景旅游型都市的空间开发途径--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大树 《城市问题》2003,(3):37-41,33
根据对杭州市空间开发历程和国外空间开发模式的分析,论述杭州市在建设风景旅游型都市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把行政区域的空间扩大优势,转变为城市社会、经济、空间、环境的全方位耦合优势,进行科学、合理、可行而具有超前性的城市空间开发.  相似文献   

20.
康恒文 《价值工程》2010,29(33):105-105
通过对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在居住区规划中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包含内容的分析,对今后居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